位置:首页历史人物>73岁马英九回来祭祖,他是谁的后代?跟战国名将赵奢有什么关系?

73岁马英九回来祭祖,他是谁的后代?跟战国名将赵奢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唔爱我家的家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4/1/16 12:16:14

自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海两岸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但不少人也许都还记得,之前有不少时间段,海峡两岸的关系是比较缓和的,双方开展“三通”,可以相互通航、旅游。

而两岸最近的缓和时期,主要就是在台湾由马英九掌权的时期。

今年的3月27日起,马英九率领台湾的三十多位青年来大陆交流,参观数座大学学府。同时,马英九的3个姐姐和1个妹妹也在同行的团队中。他们在4月1日赴湖南湘潭进行祭祖活动。

是的,马英九的祖籍在大陆。他的父亲是马鹤凌,湖南湘潭人;母亲秦厚修,是湖南长沙人。追溯起来,马英九还是战国名将赵奢的后代。

马英九的祖父是马立安,在清末民初时做过当地的团练,家谱记载马立安那时候拥有300多亩水田,有铸铁锅厂、屠宰场、米厂、店铺等生意,成为湖南湘潭富甲一方的财主和实业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马英九的家族是东汉名将马援将军的后代,但是从马援接着溯源,他的老祖宗却不姓马,而是赵国名将赵奢。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赵奢,曾经率领军队大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赵赐予“马服君”的封号。“马服君”赵奢的后代,既有赵姓,也有马姓。马英九一族的马姓,也正是从这里发源。

虽说祖籍湖南,但事实上,马英九在人生的前七十几个年头里,从来没有踏上过大陆的土地。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 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

1974年,考取中国国民党中山奖学金赴美国攻读法律,获得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及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马英九曾在美短暂工作,任法律顾问、律师等职,1981年,他返回台湾工作,因家世简单清白,被蒋经国安排在身边担任英文秘书,从事翻译工作。之后的日子里,他先后出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及多种行政职务。

经过一些波折之后,1998年,马英九当选台北市市长。2005年,当选国民党主席。

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击败民进党的谢长廷,并于5月20日就任。2012年1月14日,马英九顺利连任。

2014年12月,因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受挫,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2016年5月,马英九卸任当局领导人。

马英九在任期间,还是作出了一些政治成就的。2008年金融危机,马英九通过降息、发放消费券等手段,使得台湾经济很快地恢复增长。此外,他在产学研对接、鼓励生育、保护耕地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但他在官员的培养和任用上做得并不好,国民党内部青黄不接,都剩下些中老年人,影响力逐渐下降。文化引导方面,也没能压住独派的抬头,最终彻底失势。

细数马英九7年“执政”之路,其实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由于岛内特殊的政治环境,马英九所有政绩也都被一概抹黑,成为政党恶斗的牺牲品。

在两岸关系的缓和上,马英九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马英九任内在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坚持“九二共识”,实现三通直航,消除了两岸交流的诸多障碍;加大贸易往来,让两岸同胞都得到实惠。两岸关系得到发展。

但实际上,虽然马英九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但他并没有对国家统一一事表现出什么热情。

他之所以强调坚持“九二共识”,主要目的是在于为台湾谋好处,只有保持台海和平,台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他的态度实际上是“政治平等,台湾优先”。

因此,马英九采用了“不统不独不武”,以及“只经不政”的方针。这也导致在其任内两岸关系可以有很大进步,但始终无法突破藩篱。

在他执政的后期,民进党携台独势力强劲冒头,马英九的“不独”已经得不到大多数的认可。之后,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急转直下,逐渐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这次马英九来大陆,从他个人的角度,是寻根问祖,强化文化和血缘的认同。从两岸交流的角度,一批台湾青年获得了了解大陆、熏陶民族文化的机会,减少了他们的成见和误解,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仅凭这一行的影响力,想要在岛内引起比较大的波澜,恐怕也并非易事。两岸统一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赵奢

    历史上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原因是什么?赵奢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将军,曾因在战争中的表现而被封为马服君。虽然他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但他却在被封为马服君之后没有再次参与战争。那么,为什么赵奢被封马服君后没有再打仗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众所周知,春秋时期政治斗争非常激烈,许多将领的晋升和地

  • 赵奢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了名将?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赵奢

    秦昭襄王至秦始皇时代,正是战国时期战争最频繁、最激烈的时候,在这个史无前例的战争大环境下,诞生了一大批名将,著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就是这个时代舞台的主角。除了他们,还有一位不太出名的兵家大师——赵奢。赵奢与四大名将不同,他的履历非常简单,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只有寥寥数笔,仅记载

  • 赵奢出奇制胜、大败秦军,仅用一战站稳了战国名将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赵奢

    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虽熟读兵书却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帅,结果导致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经此一战,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仅使赵国损失惨重,还让自己成为千百年来的笑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父亲赵奢竟然是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与吴起、孙膑等人齐名。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出奇制胜,大败秦军,由此成功地跻身名将之列

  • 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除了阏与之战,就再也没有成功战例了?

    历史人物编辑:KC科技标签:赵奢

    提起儒家名将赵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知道他打败了秦军。第二个反应可能是:能打败秦军,说明这个人很厉害。他打过一场著名的战役吗?其实,史书上关于赵奢的记载并不详尽。我们只知道他曾率军攻打齐国,结果不得而知。他名垂青史的真正原因是,除了燕羽之战大败秦军外,就只剩下号称“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了。说起燕

  • 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赵奢

    项羽打的巨鹿之战,韩信打的背水之战,周瑜打的赤壁之战。这些战役,都是打一次就能够让他们炫耀一辈子的。马服君赵奢打的阙与之战,也是属于这样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阙与之战,是连当时的名将廉颇,都不敢保证能打胜的。要知道廉颇可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当秦国进宫阙与的时候,赵王是有先找廉颇商议的。廉

  • 屡次挫败秦军的赵奢,临终前仍不放心赵括,赵王不信导致长平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赵奢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断,其中以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士兵们奋勇杀敌想要靠军功封侯,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胡服骑射”,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效果,所以两国的军力都十分的强盛。赵国军力强横在秦昭襄王荡平了北方的义渠等部族之后,开始了侵袭三晋疆土的步伐,无论是进攻韩国还是

  •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赵奢

    赵国名将赵奢曾被迫逃亡燕国,是因为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为了将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曾经发生过沙丘之变,当时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困死在了沙丘宫,而赵武灵王亲近的人都受到了牵连,这其中就包括了赵奢,所以赵奢才逃亡燕国。 战国时期,原本弱小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之后,迅速地强大起来,成为了

  • 赵奢杀了平原君九个管家为何安然无事,对秦首胜为何却被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赵奢

    提起赵奢,大鹏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儿子赵括因为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中败给了白起,致使赵国元气大伤。其实,赵奢本身也是战国的一员名将,只是受他儿子的拖累,大家往往对他的军事能力不以为然。据史料记载,赵奢是大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儿子。沙丘之乱后,李兑专权,赵奢被迫逃亡燕国。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他的巅峰一战,让赵奢也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王跃明V标签:赵奢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是两年,双方均感压力巨大。赵军虽然是本土作战,粮道较短,但需要翻越崎岖的太行山道,至少七成的粮食消

  • 赵奢就打了一场胜仗,怎么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奢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可是赵括的父亲就是赵奢,相比较来说,赵奢的能力要比赵括强很多。赵括仅仅纸上谈兵,根本没有什么实战技巧。赵奢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肯定是不如赵括的。知名度非常低,但是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