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聪明人的活法,“毒士”贾诩的谋略之道

聪明人的活法,“毒士”贾诩的谋略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2759 更新时间:2024/1/2 16:59:53

建安五年,袁绍围曹操于官渡,曹军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曰:“善。”官渡之战时,曹操犹豫不决,贾诩给曹操树立信心,找袁绍主力决战,最后抓住时机大破袁绍。渭南于马超韩遂决战时,贾诩出离间计,助曹操大破马超,平定西凉。不过,在我看来,最能体现贾诩对时局判断力的还在于阻止曹操、曹丕发动两场战争。

赤壁之战前,曹操平定河北、扫平鲜卑、刘琮束手而降、刘备狼狈逃窜、刘璋偏安一隅,距离平定天下只差江东一隅。曹操志得意满,给孙权写信:“今治大军八十三万,愿与将军会猎于吴。”贾诩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现在威名、军势都处于压倒性优势,不如休养生息,犒赏官员和将士,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过几年不用出动军队江东就会臣服。以阴谋诡计著称的贾诩提出如此堂堂正正的对策,实在是出人意料。

其实他这话说得很隐晦,曹操固然兵多将勇,但精锐大多数是北方军士,水土不服、不晓水战,而且接连征战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西北后方隐患尚在,新投降的荆州人心尚未归附。此时一动不如一静,凭借着巨大的战略优势以静制动,那么也许曹操真能完成统一大业。可曹操没能听出贾诩的言外之意,只能哀叹郭奉孝早逝了。曹丕刚一即位,想以武力一统天下,就询问贾诩是先伐蜀还是先伐吴。贾诩又给曹丕上了一堂宦海哲学课,告诉他应该以德为本的道理:夺取权力靠的是兵法权谋,但建立国家的根本还是要依靠道德教化啊。

陛下如果用文德治理好国家,等他们发生变乱,那么平定他们是不难的。蜀都是偏远的小国,依仗着山水地利,刘备诸葛亮、孙权陆逊也不是吃素的。用兵之道在于有获胜的把握再去作战,现在群臣之中没有人是刘备和孙权的对手,就是陛下您亲自去也不一定能成,还是先文后武吧。然而曹丕哪里听得进去,结果就是士卒多战死,徒劳耗民力。贾诩从一介寒门布衣,到大魏开国三公,凭借着卓越的情商和智商,实现了在三国乱世的完美逆袭。仔细研究其生平,发现“毒士”二字实在是对他最大的误解。

祸乱长安确实是他生平的一大污点,可汉帝在王允和吕布手上也未必就好过李傕郭汜,在这说来,也不过是乱世中挣扎图存的救命之举。对待李傕郭汜,他处理争端,保护百官,维持汉帝。对待猜疑他的老乡段煨,他不动声色地主动离开,顾全了两人的交情。对他尊敬有加的主公张绣,张绣要反曹操,他帮助张绣出主意,大败曹操。接着,又让张绣在适当的时机归顺曹操,最终得保平安富贵。在曹营,官渡破袁绍、渭南平马超,贾诩功不可没。可惜因为祸乱长安的“污点”,在曹魏始终难以进入决策的中枢,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

而凉州武威的寒门出身也他在以颍川士族为班底的曹魏政权中显得格格不入。谏阻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曹丕的伐吴之举虽然都没有成功,但都表明贾文和决不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好战之徒,而是一个心忧天下、洞察时局的大智者。在九品中正制下的魏朝,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但他坚持不和门阀贵族联姻,反而使子孙因此避免了魏晋之交司马家族的大斩草,福祚绵长。但毫无疑问,同时代的陈寿还是看到了他的功绩以及“毒士”骂名背后他对天下苍生的操守与担当,让他得以和二荀同传。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谋士贾诩其人其事》

特约作者:李亚儒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除了计策毒辣,眼光同样毒辣!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贾诩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感谢关注本期的《墨说三国》,这一期我们聊聊曹操麾下五大谋臣之一的贾诩。贾诩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不论是年轻时期还是辅佐曹操时期,亦或者是辅佐曹丕时期,贾诩最著名的只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毒辣,一个保命。毒辣不仅仅是说贾诩不献计则以,一献计便是毒计。还有一点是说的贾诩眼光毒辣,乱世

  • 说一说在三国职场的跳槽之王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

  • 贾诩:深谙乱世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喃成不亦标签:贾诩

    223年,贾诩病逝,活了77岁。三国谋士,贾诩活最久,他知道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保全自己和家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毫不含糊。汉末三国,是谋士辈出的时代,贾诩最令人敬佩,他懂得生存的法则。贾诩由孝廉为官,回家路上被氐人劫持,同伴无一幸存,贾诩却安然无恙,还能好吃好喝。189年,贾诩投奔董卓,担任讨

  • 贾诩算无遗策,如果他得到重用,可能会改写三国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贾诩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贾诩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立于不败之地,在混乱的世界中,贾诩最初由董卓任命,并帮助董卓进京;董卓去世后,他鼓动李傕和郭汜攻打

  • 贾诩,进可安天下或乱天下,退可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贾诩

    在曹操的策士集团中,贾诩是非常奇妙的一人,堪称“算无遗策”。作为曹操的对手,他曾两度让曹操败得很难看;归附曹操后,又深得曹操的亲信,并在新生的曹魏接班人之争中表现了重要作用。贾诩原是董卓凉州集团的一员。董卓被暗杀后,李傕、郭汜、张济等下属打算遣散武力各自叶落归根。贾诩劝说:现行长安城里正打算杀尽凉州

  •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贾诩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贾诩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谋士和文人,他活了很长时间,成为了三国时期生死存亡之间的重要人物之一。贾诩能够在三国时期活得最久,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贾诩具备高超的谋略和智慧,是当时魏国的重要谋臣之一。他不仅深谙兵法,而且精通政治和经济,对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形势具

  • 深度三国:历史操盘手贾诩操纵乱世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类科技的发展标签:贾诩

    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颇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贾诩。而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之中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他也是为数不多保障了自己家庭完全,没有成为士大夫的牺牲品的谋臣。而关于他的讨论迄今为止都从来没断绝,有人说他有大智慧,是为数不多的智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冷血动物,是个看着几十万黎民百姓生死不屑

  • 三谋士:司马懿、贾诩、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贾诩

    一雄主:曹操。曹操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日本人认为曹操个性强烈,文韬武略,又胸怀大志,绝对是三国第一枭雄。那么关于这一点,其实跟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有略有关系。比如刘备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代枭雄,后世的三国演义对刘备是很赞美的。但是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呢?这一点日本朋友的态度是刘备虽然是枭雄,但是刘备身上中庸

  •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陀螺V标签: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的著名谋士和军事家。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而是来自日本的游戏。贾诩善于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二是眼光。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贾诩一个计划使王允迷失,吕布逃跑,长安混乱,人们死亡无数。虽然这一切都不是贾诩想看

  • 三国谋士贾诩,为何多次跳槽却始终能够受到重用,且最终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贾诩

    在三国的众多谋士当中,贾诩绝对算是高人,他先后为多个势力效命,且总能发挥重要作用,眼光犀利、算无遗策,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势力覆灭之前,他总能顺利改换门庭,且最终得以善终。可以说,这一切应该与他的性格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淡泊名利:贾诩的追求不同世上之人,大多追求名、利二字,但贾诩显然不在此列,或者说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