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一说在三国职场的跳槽之王贾诩

说一说在三国职场的跳槽之王贾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744 更新时间:2024/1/15 12:39:10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三国那个乱世,有点武艺能纠集个几十人百把人啸踞山林者,小了说是山大王,大了吹也算一方诸侯。所以,三国时代大大小小的诸侯不下百位。有的人为了找到一位明主,甚至跳槽,多次跳槽,既要有勇气,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不是投机,良鸟择木而栖,本属正道,不须大惊小怪。三国是个特大职场,员工和老板互相选择,乱纷纷你方跳罢我又跳,比一比看谁跳得“更高、更快、更强”!

就说跳槽吧,赵云赵子龙那么一位德艺双馨的名将,不但跳过槽,从公孙瓒那儿辞职不干了,还一度占了个山头,当了几天草头王。直到遇上刘备,这才一路追随,忠心不二。可以说,不跳槽就没有后来的常胜将军赵龙。

跳槽与跳槽不同,吕布也曾多次跳槽,但他不是要寻求明主,而是有奶便是娘,谁给哥们好处多我就跟谁干。所以,先投了李傕郭汜,被策反后又投了董卓。王允用美人计逼他杀了董卓,后来兵败他又跑徐州投了刘备,最后被曹操在白门楼处吊上了绞刑架。吕布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没有方向和目标,乱跳槽的结果只能是自寻绝路。

神机妙算深得曹操信赖的郭嘉,当初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跳槽跳到了曹营,是因为荀彧先生的鼎力推荐。这也算高士遇到了明主,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不跳则已,一跳就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还有一种跳槽叫不得已而跳之,代表性人物是徐庶黄权。这二位都是忠于蜀汉刘备的谋士,颇有远见卓识。徐庶是被程昱用计赚进曹营的,终生不为曹操献一策。但他能在赤壁大战之前脱身去守西部边境,也保证了自家的安全。黄权在夷陵之战时劝刘备防止东吴火攻,刘备不听,让他领兵去守卫北部边疆,战败后不得以降曹。他深得司马懿器重,在曹魏也有所作为。你不想跳槽也得逼你跳,一跳之后,却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果说这些人跳槽都属于一般水平,那么,哪位高手跳槽还能跳出不同凡响来呢?此公不是别人,就是曹魏谋士贾诩!仔细检索贾先生的跳槽经历,我们发现,他曾多次跳槽,最少三四次,没有一次跳错,堪称是三国超一流的“三级跳”之王者。因之,你不能不刮目相看!

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跟着董卓其实是找一个饭辙。知道这个老板不怎么样,先跟着混吧。结果混得还不错,一混混到了京城,眼界大开!董卓败亡后,贾诩第一跳跳到了李傕郭汜那儿。这一跳只是为了逃避追查,追随董卓是杀头之罪。不过贾诩给二位出了个主意,反攻京城得逞。可是,李郭跟董卓是一路货色,更是胡作非为。所以,贾诩难免要劝诫、提醒儿,闹得李郭很烦。

这一回往哪儿跳哦?贾诩一时犯了踌躇。对,这一次必须跳远一点儿才可脱身!经过仔细斟酌,第二跳他选择了宛城张绣,离开京城,远走他乡,自身的安全没有了问题,李郭也送了顺水人情。张绣是一员武将,一杆铁枪武艺堪比赵云,但缺少智谋。贾诩到来可以说是“想娘家人,孩子他舅舅来了”!除去给张绣出谋划策,贾诩还得以静观天下,为下一次跳槽做好准备。在官渡之战前,他建议张绣投奔曹操。认为曹操在诸侯中是最大的潜力股,余者都不在话下。张绣认可,一起降曹。可是,这关键的一跳出了岔头,由于曹操睡了不该谁的张绣的婶婶,张绣一怒之下反水,好事闹崩了。贾诩只好退回原地,等机会再跳槽。后来,他还是建议张绣投降曹操,结果曹操不计前嫌,此一“跳”宣告成功。

这第三次,贾诩终于完成了三国时代超远的“三级跳”。是否为张绣找到了合适的大老板暂且不论,自己确实成为了曹操的得力谋士。出谋虽不多,谋谋多有毒,但每谋皆是成功。直到曹丕继位,贾诩已经是官居太尉,进入中央了。

跳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远虑,会跳槽,跳好槽,找到最有潜力的大老板,有滋有味地吃一碗白领高管的美食,那才是智慧与谋略的上佳体现。如此,贾诩先生称得起是三国职场一位难得的精英之才!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贾诩:深谙乱世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喃成不亦标签:贾诩

    223年,贾诩病逝,活了77岁。三国谋士,贾诩活最久,他知道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保全自己和家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毫不含糊。汉末三国,是谋士辈出的时代,贾诩最令人敬佩,他懂得生存的法则。贾诩由孝廉为官,回家路上被氐人劫持,同伴无一幸存,贾诩却安然无恙,还能好吃好喝。189年,贾诩投奔董卓,担任讨

  • 贾诩算无遗策,如果他得到重用,可能会改写三国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贾诩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贾诩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立于不败之地,在混乱的世界中,贾诩最初由董卓任命,并帮助董卓进京;董卓去世后,他鼓动李傕和郭汜攻打

  • 贾诩,进可安天下或乱天下,退可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贾诩

    在曹操的策士集团中,贾诩是非常奇妙的一人,堪称“算无遗策”。作为曹操的对手,他曾两度让曹操败得很难看;归附曹操后,又深得曹操的亲信,并在新生的曹魏接班人之争中表现了重要作用。贾诩原是董卓凉州集团的一员。董卓被暗杀后,李傕、郭汜、张济等下属打算遣散武力各自叶落归根。贾诩劝说:现行长安城里正打算杀尽凉州

  •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贾诩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贾诩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谋士和文人,他活了很长时间,成为了三国时期生死存亡之间的重要人物之一。贾诩能够在三国时期活得最久,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贾诩具备高超的谋略和智慧,是当时魏国的重要谋臣之一。他不仅深谙兵法,而且精通政治和经济,对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形势具

  • 深度三国:历史操盘手贾诩操纵乱世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类科技的发展标签:贾诩

    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颇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贾诩。而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之中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他也是为数不多保障了自己家庭完全,没有成为士大夫的牺牲品的谋臣。而关于他的讨论迄今为止都从来没断绝,有人说他有大智慧,是为数不多的智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冷血动物,是个看着几十万黎民百姓生死不屑

  • 三谋士:司马懿、贾诩、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贾诩

    一雄主:曹操。曹操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日本人认为曹操个性强烈,文韬武略,又胸怀大志,绝对是三国第一枭雄。那么关于这一点,其实跟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有略有关系。比如刘备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代枭雄,后世的三国演义对刘备是很赞美的。但是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呢?这一点日本朋友的态度是刘备虽然是枭雄,但是刘备身上中庸

  •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陀螺V标签: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的著名谋士和军事家。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而是来自日本的游戏。贾诩善于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二是眼光。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贾诩一个计划使王允迷失,吕布逃跑,长安混乱,人们死亡无数。虽然这一切都不是贾诩想看

  • 三国谋士贾诩,为何多次跳槽却始终能够受到重用,且最终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贾诩

    在三国的众多谋士当中,贾诩绝对算是高人,他先后为多个势力效命,且总能发挥重要作用,眼光犀利、算无遗策,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势力覆灭之前,他总能顺利改换门庭,且最终得以善终。可以说,这一切应该与他的性格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淡泊名利:贾诩的追求不同世上之人,大多追求名、利二字,但贾诩显然不在此列,或者说他对

  • 三国男子图鉴|贾诩的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贾诩

    编后语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贾诩与荀彧、荀攸叔侄合为类传,排在文臣之首。如此编选,当然不无道理。这三人均是曹魏的的顶级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均为当世一流。但是,三人的政治理想、人品高下,显然有别。为此,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解中提出了批评:“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

  • 怎么看待三国的贾诩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贾诩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难得的是,贾诩数次‘’投降‘’但却能够安详晚年,平安一生。在三国那个动乱的时代实在是异数。在三国的乱世之中。忠于其主自然值得赞赏。但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必然。贾诩就是后者。用现在的话说贾诩就是一个精致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