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除了计策毒辣,眼光同样毒辣!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除了计策毒辣,眼光同样毒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韶彬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4/1/25 22:20:15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感谢关注本期的《墨说三国》,这一期我们聊聊曹操麾下五大谋臣之一的贾诩

贾诩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不论是年轻时期还是辅佐曹操时期,亦或者是辅佐曹丕时期,贾诩最著名的只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毒辣,一个保命。

毒辣不仅仅是说贾诩不献计则以,一献计便是毒计。还有一点是说的贾诩眼光毒辣,乱世中看人极为准确,屡试不爽。

至于第二个特点:保命。可以说三国时期最擅长保命的人里面,贾诩绝对能排到前三。

但是在正式开始讲述贾诩的故事之前,先澄清一点:贾诩之所以被称之为“毒士”,并不是国人说的,而是来自于日本游戏。

日本人从唐宋开始就非常喜爱三国故事,到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更是把三国系列开发成各种各样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游戏开发者为了给魏朝诸位谋士起一个和“卧龙”、“凤雏”相当的绰号也是大费脑筋。什么毒士贾诩、冢虎司马懿等等就是这样诞生的。

结果游戏传播到国内后,许多玩家都以为这些绰号是真的历史存在,也是醉了。

一、计策毒辣

而贾诩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贾诩一计使得王允丧身、吕布逃命,长安大乱,百姓死亡无数……这一切虽然不是贾诩所想见到的,但是毕竟缘起在他,称之为毒士并不为过。

我们看看贾诩这个计策到底有多毒辣。

王允自从理由美人计杀了董卓后,就和吕布一文一武垄断朝廷大权,然后大肆报复性屠杀和董卓有关系的人。

董卓麾下的西凉将士们首当其冲。而且一度传出谣言称王允和吕布要杀光西凉人。于是西凉将士们纷纷人心惶惶,李榷郭汜等几个主要将领也都打算赶紧逃亡。

贾诩一看,跟着董卓女婿的他也算是董卓余孽,要是这么乱跑大家全完了。于是赶紧拦住这几个有勇无谋的西凉将领,对他们说:

现在传言要杀光西凉人,你们这么孤身逃跑,随便路上一个片警就逮起来杀了。莫不如我们先把队伍集结起来,以替董卓报仇的名义帅军往西奔长安试试,要是失败了,我们再逃亡也不迟。

李榷郭汜等几位一寻思:对啊,是这么个事,就照你说的办!

然后这哥几位带兵一路打到长安,王允玩阴谋诡计一把好手,吕布单挑厉害。但是比起人数众多的西凉将士们也是没办法。于是吕布一看打不过就逃命去了,王允没法子跑,就被叛军杀了全家。

叛军杀了王允,打跑了吕布,劫持了皇帝百官。没有了对手的他们,于是开始争权夺利,互相攻杀。

贾诩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这一计太过毒辣,锋芒毕露,引得众人忌惮。于是干脆跳出长安乱局,最后投奔张绣去了。

李榷郭汜等人没了顾忌,于是双方放开手脚,往死里打。结果好好的长安之地,被打成了废墟。短短几年时间,长安的百姓几乎都死光了。

这一计虽然是贾诩为了逃命被迫之下献给西凉将领。但是毕竟此计过于毒辣,因此贾诩被称为毒士,倒是也算准确。

二、眼光毒辣

贾诩的一生中,虽然起步很差,一开始就处于必败的董卓阵营;

但贾诩硬是一步步算计,在西凉兵败的危局之下,成功的脱离苦海,又带着张绣击败曹操,投降曹操,最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最后还跟对了曹丕。

这一系列操作简直眼花缭乱,如果没有毒辣的眼光,万万没有可能做到。

贾诩在张绣麾下的时候,建议张绣对付曹操和投降曹操的时机选择就可以看出其眼光之毒辣。

张绣联合刘表、袁绍对抗曹操,曹操虽然屡次击败张绣,但是因为刘表和袁绍的关系,一直不能完全稳定局势。

一次曹操击败张绣后,因为袁绍的关系迅速撤军,张绣觉得这是好机会,决定去追击,贾诩劝张绣说:别去,去了必败。

张绣不听,结果果然有伏兵,吃了个败仗垂头丧气回来了。贾诩呵呵一笑,说:你赶紧追曹操啊!

张绣:先生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听你的,你就别啥讽刺我了!

贾诩:谁顾得上讽刺你?现在追赶曹操,一定能取胜!别说了,赶紧走!

于是张绣再一次追击曹操,果然取胜而回。

张绣问:同样是追击?为啥第一次败了,第二次就赢了?

贾诩说:这个很简单啊。曹军紧急撤兵,曹公必然亲自断后,在用兵上我们都比不过曹操,所以必败。但是曹操撤军肯定是后方不稳,一旦击败了追兵,曹操肯定要去前面指挥,后面断后的就是普通将领,而且刚刚打了胜仗,警惕不足,所以第二次追击必定取胜。

张绣:听上去是很简单,可是贾诩你心理学到底考了几级了?

等到张绣宛城降而复叛,曹操差点死在宛城后,张绣就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只能和曹操作对了,毕竟曹操长子、侄子、典韦全死在宛城。等到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联合张绣,打算南北夹击曹操,张绣马上就要同意,结果贾诩站出来,指着袁绍使者鼻子骂道:

袁绍连自己兄弟袁术都容不下,还能容纳天下的豪杰吗?

一句话彻底得罪了袁绍,双方合作泡汤了。张绣急忙问:我已经得罪了曹操,你现在又得罪了袁绍,我怕是要完了,这下可咋办啊?

贾诩说:我们还是投降曹操吧,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而且曹操胸怀天下,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计较我们和他的私仇的。

张绣也同意了,曹操知道后大喜过望,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在官渡之战这个关键节点,贾诩成功再次跳槽,成为曹魏集团的核心层,也为之前的旧主张绣谋了一个好的出身。当然张绣后面的故事就和贾诩无关了。

贾诩政治眼光极为毒辣。

曹操在立储一事上来回纠结,对于曹丕和曹植两个亲儿子不好拿捏。

曹植占上风的时候,曹丕曾经偷偷去拜访贾诩求计,贾诩只说了:“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这话可以说正确之极的废话,谁传出去都不怕,但是却给了曹丕一个定心丸。毕竟曹丕是嫡长子,只要自己不犯错,曹操就没有理由废了自己。

等到曹植屡次犯错,曹丕的位置就更加稳固了。在这个时候,贾诩再次给曹操吃了一个定心丸。

曹操故意逼着贾诩问立储之事你怎么看。贾诩这个时候说曹丕、曹植都不合适,不管说谁好或者不好都显得自己有政治诉求。

贾诩故意不回答。

曹操等了一会,不见贾诩说,又催问道:你想撒呢?赶紧给个意见啊!

贾诩说:我再想袁绍和刘表当时是咋处理的?

曹操哈哈一笑,坚定了立曹丕的信心。

曹丕继位后,贾诩位列三公,但是从不和豪门贵族结交,保持孤臣的身份一生,这也是贾诩极其聪明的做法。

另外贾诩在三国乱世中,活了77岁,几乎战胜了99%的人。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说一说在三国职场的跳槽之王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

  • 贾诩:深谙乱世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喃成不亦标签:贾诩

    223年,贾诩病逝,活了77岁。三国谋士,贾诩活最久,他知道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保全自己和家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毫不含糊。汉末三国,是谋士辈出的时代,贾诩最令人敬佩,他懂得生存的法则。贾诩由孝廉为官,回家路上被氐人劫持,同伴无一幸存,贾诩却安然无恙,还能好吃好喝。189年,贾诩投奔董卓,担任讨

  • 贾诩算无遗策,如果他得到重用,可能会改写三国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贾诩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贾诩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立于不败之地,在混乱的世界中,贾诩最初由董卓任命,并帮助董卓进京;董卓去世后,他鼓动李傕和郭汜攻打

  • 贾诩,进可安天下或乱天下,退可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贾诩

    在曹操的策士集团中,贾诩是非常奇妙的一人,堪称“算无遗策”。作为曹操的对手,他曾两度让曹操败得很难看;归附曹操后,又深得曹操的亲信,并在新生的曹魏接班人之争中表现了重要作用。贾诩原是董卓凉州集团的一员。董卓被暗杀后,李傕、郭汜、张济等下属打算遣散武力各自叶落归根。贾诩劝说:现行长安城里正打算杀尽凉州

  •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贾诩

    贾诩为什么在三国时期活的最久?贾诩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谋士和文人,他活了很长时间,成为了三国时期生死存亡之间的重要人物之一。贾诩能够在三国时期活得最久,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贾诩具备高超的谋略和智慧,是当时魏国的重要谋臣之一。他不仅深谙兵法,而且精通政治和经济,对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形势具

  • 深度三国:历史操盘手贾诩操纵乱世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类科技的发展标签:贾诩

    三国之中,有这么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颇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贾诩。而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之中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他也是为数不多保障了自己家庭完全,没有成为士大夫的牺牲品的谋臣。而关于他的讨论迄今为止都从来没断绝,有人说他有大智慧,是为数不多的智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冷血动物,是个看着几十万黎民百姓生死不屑

  • 三谋士:司马懿、贾诩、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贾诩

    一雄主:曹操。曹操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日本人认为曹操个性强烈,文韬武略,又胸怀大志,绝对是三国第一枭雄。那么关于这一点,其实跟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有略有关系。比如刘备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代枭雄,后世的三国演义对刘备是很赞美的。但是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呢?这一点日本朋友的态度是刘备虽然是枭雄,但是刘备身上中庸

  •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陀螺V标签: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的著名谋士和军事家。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而是来自日本的游戏。贾诩善于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二是眼光。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贾诩一个计划使王允迷失,吕布逃跑,长安混乱,人们死亡无数。虽然这一切都不是贾诩想看

  • 三国谋士贾诩,为何多次跳槽却始终能够受到重用,且最终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贾诩

    在三国的众多谋士当中,贾诩绝对算是高人,他先后为多个势力效命,且总能发挥重要作用,眼光犀利、算无遗策,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势力覆灭之前,他总能顺利改换门庭,且最终得以善终。可以说,这一切应该与他的性格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淡泊名利:贾诩的追求不同世上之人,大多追求名、利二字,但贾诩显然不在此列,或者说他对

  • 三国男子图鉴|贾诩的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贾诩

    编后语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贾诩与荀彧、荀攸叔侄合为类传,排在文臣之首。如此编选,当然不无道理。这三人均是曹魏的的顶级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均为当世一流。但是,三人的政治理想、人品高下,显然有别。为此,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解中提出了批评:“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