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孙权为何笑称“曹魏必亡”呢?45年后一语成谶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孙权为何笑称“曹魏必亡”呢?45年后一语成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2/13 13:53:45

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数不胜数,除了诸葛亮、郭嘉这样忠心又才华横溢的惊世谋臣之外,还有张良陈平贾诩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英杰人才。照理说,像他们这种人才理当重用,委以重任,然而就在曹丕登上帝位后,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并且封贾诩为太尉的时候,孙权听闻此消息竟然笑称:“曹丕虽然很有头脑,但是比起他老爹真的是差远了,不久的将来曹魏必亡。”

曹操乃三国时期的一代奸雄,他的儿子们虽然都挺争气,但是全都不及他的一半,就曹操这一身的魄力,曹丕等人已经很难超越了。所以孙权要说曹丕赶不上曹操,也是无可厚非的。可为何让贾诩位列三公之一,曹魏就要灭亡了呢?这又从何说起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贾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在那个年代,门第观念非常重要,若不是高门望族的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真的比登天都难,不管你多么有才华,也很难有机会和资格去争一争。东汉末年,正逢乱世,贾诩是凉州的寒门子弟,满腹才华却寂寂无名,本以为会这么碌碌无为地过一生,没想到却遇到了转机。当年董卓带领着凉州铁骑四处征讨,暴虐的行为早已引发众怒,在吕布和王允合谋将其弄死之后,王允更是声称要杀光凉州人。

当时李傕郭汜赶紧带领着残余手下逃跑,正好碰到了同为凉州人的贾诩。贾诩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坏了,不过这么跑也不是个办法,看到李傕、郭汜还有不少兵力,干脆给他俩支了个招,可以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返回去直接袭击长安,如果成功了他们就是天下的主人,若是不成功也能全身而退。没想到贾诩的办法还挺有用,吕布战败,王允身死。本以为随着董卓、吕布和王允的相继逝去,就此可以还天下一个太平,没想到李傕、郭汜这两个莽夫居然带着凉州士兵“血洗长安城”。

贾诩一看大事不好,自己若是再继续跟着这两个“屠夫”,恐怕也离死不远了。于是贾诩就去投奔了张绣,在他的谋划之下,曹操损失惨重,不但忠心耿耿的典韦死了,连自己的儿子和侄子都丢了小命。这个时候贾诩也看出来了,曹操才有一统中原的能力,自己帮着张绣杀了他的至亲和爱将,若是不做出点什么,曹操将来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于是贾诩劝说张绣投降了,可小编认为,曹操虽然没有直接杀了贾诩,但是心中早有决断,只不过那个时候他需要让所有英才都知道自己有多惜才、多大度,即便是贾诩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和亲信,他依然能够包容对方,由此贤名自然可以让更多有才华的人前仆后继。但小编觉得,曹操虽然面上很宽容,但心里也是恨得牙根痒痒,张绣也知道自己没什么好果子吃,最后引咎自杀了。

贾诩当上太尉之时,孙权笑称“曹魏必亡”,45年后才明白其中深意

而贾诩一向懂得明哲保身,所以低调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怕曹操太过注意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不过在“世子争夺战”中,他押对了宝,选择了曹丕的阵营,因此在曹丕继位后,贾诩自然得到了魏文帝的重用。不过他并非一个真正顾全大局的人,也不是绝对的忠心,所以这种人私心太重,无法堪当大任,关键时刻可能会弃国家的前途于不顾。孙权自然是知道其中的猫腻的,所以才会笑称“曹魏必亡”。

各位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军师贾诩有“毒士”称号,到底有多高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注码不抓狂标签: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三国时期谋士的称号都较为高雅,比如卧龙、凤雏、冢虎、幼麒,但贾诩的称号却是“毒士”。他足智多谋又老奸巨滑,不少人认为他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在他因病辞官,返回家乡路上,很不幸遇上了叛乱的氐人。贾诩与同行数十人都被抓住,氐人正要把他

  • 贾诩的灭国毒计,如今被美国完善,瓦解一个超级大国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贾诩

    《圣经》中曾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事情,每一件事都有其特定的规律。有意思的是,尽管后人能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但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事情,往往在后世还会发生。人们似乎很少会真正意识到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前人所犯下的诸多错误,后人依旧会重复上演。三国时期曹操一度非常接近统一天下,

  • 一言乱天下的贾诩能在曹操手下善终,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贾诩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风林秀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神人无功,达人无迹。东汉末年,实际是看出身的年代。诸葛亮虽然谦称布衣,但当时的诸葛家和司马家一样,也算是名门大族。诸葛瑾事吴国,诸葛亮事蜀国,诸葛诞事魏国,都官居丞相、大将军之职,合称为诸葛家“龙虎狗三兄弟”。相比之下,贾诩才是一个真正的布

  • 为何世人说贾诩是“毒士”?只因为他帮扶的是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很有名的谋士,算是很另类的一种人,主子一直更换,但是他却一直受到重视,最后高龄善终。贾诩在那样的乱世里,能够一直留住性命,保护家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在三国时期是很聪明的人了。不论是帮助曹操,还是在曹丕手下,他有两个特点非常著名,毒辣和能够保命。每次他一献计,必定是毒计,而且他的眼

  • 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一生算无遗策,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贾诩

    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时候的贾诩还是武将一枚,不过他的小脑袋瓜子似乎已经开窍了。本来跟董卓混得挺好

  • 贾诩:多次跳槽易主,乱世之中得以善终,究竟是谋臣还是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南国一张标签:贾诩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是我国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诸侯军阀林立,四处混战。乱世也造英雄,英明的主公有曹操、刘备和孙权,武将有赵云、关羽和张飞。智囊就更多了,主要以卧龙、凤雏出名。剩下的都水平参差不齐。这么多人里有一个很特殊,他就是贾诩。因为他的很多精彩预言他位列首席谋士,也因为他频繁更换队

  • 贾诩:三国时代最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为什么不值得我们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贾诩

    贾诩谁是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曹操最欣赏的智囊郭嘉?还是蜀汉的重臣诸葛亮?我觉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人一定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他就是贾诩。在我看来,说贾诩是整个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也不为过,不过虽然这个人十分有智慧,但他的为人却并不值得我们学习。贾诩出生在凉州地区,年少的时候被举为孝廉,但并不为人

  •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并非曹操父子,而是最强毒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贾诩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看到这个耸动的标题,我想大家心中会很快地闪过几个人名。对三国有点概念的朋友可能会直觉性地回答:“曹操!”。而再深入研究一点的朋友,可能会准确地回答出:“不是,是曹丕篡了汉室!”而精通三国、涉猎更多的朋友可能会回答得更细微:“宦官和外戚内斗严重、董卓引兵进京废立少帝,诸侯逐鹿中原而

  • 贾诩一句话,曹操坚定了传位给曹丕的决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贾诩

    曹操文武兼资,曹丕、曹植也非常有才,父子三人被称为“三曹”。这对同胞兄弟也没能免除帝王家的烦扰,曹丕和曹植曾经有过夺嫡之争。不过贾诩只说了一句话,就坚定了曹操传位给曹丕的决心!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因为曹操长子曹昂在南征张绣的过程中战死,所以曹丕成为嫡长子。公元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看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和郭嘉,诸葛亮都不敢招惹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随着战争的发展。战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蜀之所以能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蜀国宰相诸葛亮足智多谋。但也因为诸葛亮的形象过于光鲜,掩盖了别人的才华。其实,蜀中不仅有诸葛亮,还有一种威力更大的毒药。此人包括贾诩和郭嘉。他们太强大了。连诸葛亮都很嫉妒。这个人是F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