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凤燎原》将贾诩列为八神迹之一,必杀招是暗兵法,掌门之子,这一招会自尽然后一起杀敌,可以说是相当神奇。
但笔者认为,贾诩真正擅长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对人心的深刻理解,让人自然而然地踏入他的计谋,但同时,也没有哪个高手会怀疑他,所以贾诩的真正善良是自强不息的艺术。
要说毒,贾诩确实够毒。可见贾诩一生几经易主。有好下场吗?
董卓、李过惨死,张绣后来被曹丕吓死,段衍死于建安十四年,但这么多次易主,贾诩哪一次受到牵连?贾诩总能非常敏锐地判断出主子快要崩溃了,赶紧换到下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种判断就像船上的老鼠。每当船快要沉没的时候,老鼠总是跑得很快。
不过比老鼠厉害的是,贾诩的每一位老板都给了他日后升职的机会,他都卖了个好价钱。
贾诩从小就很擅长这种自强术。他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氐族叛军,随行数十人被俘。
贾诩机智,谎称自己是太尉段狄,众人相信他的孙子,不敢害他,但其余的同伴都死了。史载贾诩此举为:权以助事,咸之。
后来,曹丕问他如何争储,贾诩只回答说:做儿子该做的事。这句话谁也不能说贾诩有错,但贾诩已经提醒过曹丕,没有争议才是真理。
同样,当曹操询问应该立谁为太子时,贾诩也保持沉默。曹操再三追问后说:我想起了袁绍和刘表父子,曹操明白贾诩的意思。
袁绍和刘表都因为宠爱小儿子而废了大儿子。他们死后,都是因为内部斗争而死。贾诩并没有直接说曹丕和曹植谁更好,所以不管以后谁做太子,谁也不能说他打错了。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绝对的谨慎和自卫。
在多疑的曹父子之下,贾诩在关键时刻献计献策,却从不让人起疑。因为贾诩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旧臣,不与任何人交往,儿女出嫁也不嫁贵人,不拉帮结派,完全是一个孤臣。
善智者,必能谋己、谋人、谋兵、谋国家、谋天下。能求天下之智者甚多,而真正能求己自保之智者甚少。
君不见荀彧惨死,鲁迅悲愤而死,而贾诩,从官到太尉,安享晚年,善于自求自强之术,这才是贾诩真正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