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煮酒杂谈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1/21 4:20:55

三国司马懿家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家族,特别是从司马炎之后,更加的奇葩。这个家族,为了权力,可以自相残杀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也给华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汉人一度成了濒危族群。由此,也可以大概猜测出,司马炎为什么要毒杀司马炎了吧。

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家族的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就明白了,这也是司马懿家族被后世人所鄙视的重要原因。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个个阴险狡诈,手段毒辣。但从权力交接上看,三父子似乎是相对团结的。难道是司马家也有团结的基因?非也。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作为长子继承了司马懿的爵位,继续掌控曹魏大权。因为司马师无子,所以,司马师去世后,必然是兄终弟及,由司马昭继承爵位。这才是司马昭和司马师之间没有发生争斗的主要原因。

司马师“目有瘤疾”,在平淮南时,“使医割之”。结果,刚做完手术,文鸯率军来攻,司马师“惊而目出”。自此,司马师的病越来越重,很快就在许昌去世了。司马师去世前,把军权交给了司马昭,完成了军权的交接。

司马昭接替司马师的权位之后,魏帝曹髦准备收回大权,下令司马昭留镇许昌,而让尚书傅嘏率远征大军回洛阳。不过,司马昭的确厉害,没有中计,而是亲自率军回师。司马昭随后“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后来,又加九锡,开始了篡位的步伐。

魏帝曹髦也并非一个昏庸之主,正是他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言。只是,曹髦的势力太小了,但曹髦并未放弃反抗。曹髦联合了数位忠臣,率领300宫人,准备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得知消息后,马上派兵入宫镇压。另外一个无耻奸险之徒出现,他就是贾充。中护军贾充(跟中护军赵云的忠君为国,义薄云天,数救幼主相比,贾充就是一个渣渣)率军迎战魏帝曹髦。他命令下属成济去杀曹髦,成济一剑刺穿了曹髦的胸部。这在西方,会永远被人称为“弑君者”。成济原本应该是大功一件,结果事后,司马昭却以弑君之罪,杀了成济一族。成济成了司马昭的替罪羊。

善恶终有报,司马昭的报应还是来了,而且,报应他的人,还是他的亲生儿子司马炎。

司马昭在杀死了曹髦之后,立曹奂为帝,成了魏国实际上的“太上皇”。司马昭在稳定朝局后,派钟会邓艾等人伐蜀。蜀汉随之灭亡,三国一统的步伐开始。魏元帝曹奂因司马昭灭蜀有功,下旨拜司马昭为相国,并晋封司马昭为晋王,加九锡。晋朝的国号就来源于司马昭所受封的晋王。

司马昭成王了,就要确立接班人,立王太子。司马昭次子司马攸,聪慧机敏,性格温和,且亲近贤能,乐于施予,才能和威望都超过司马炎,司马懿在世时,都非常器重司马攸。只是呢,司马师无子,所以,司马昭将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给嗣子。这时候,司马昭想立司马攸为王太子,就常说“此景王(司马师)之天下也,吾何与焉。”

这些话传到司马昭长子司马炎那里,自然会心生怨恨。因为司马炎可不是一个善良之人,此时的司马昭危矣。支持司马炎的何曾等大臣,在得知司马昭要立司马攸为王太子之后,据理力争,说司马炎是:“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吉尼斯世界纪录呀,头发第一长),手过膝(这刘备第二呀,让人不免联想,手臂长的人是不是都很腹黑),此非人臣之相也。”

当年的五月,司马炎被立为了王太子,当年八月,司马昭就因病去世了,年仅55岁。相比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昭死的的确有点蹊跷。司马炎随后接任了相国和晋王之位,并在年底迫使魏帝曹奂禅位,登上了帝位,史称晋武帝。

以上皆出自《三国志》、《晋书》记载,其中,的确没有司马炎毒死司马昭的记录。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却暗示了司马炎毒杀司马昭。

司马昭在立司马炎为王太子之后,有大臣奏,说天降祥瑞,预示司马昭当称帝。司马昭听闻,非常高兴,准备迫曹奂禅位了。结果,回到宫中,刚要吃饭,突然中风无法言语。第二天,司马昭病危,司马炎及多位大臣入宫请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

司马昭为什么要指司马炎,王太子已经册立过了,这时候没有特别之事,没必要指司马炎。所以,很多人以此推测是司马炎给司马昭下了毒,导致司马昭中风,很快去世。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写,应该也是当时早已经流行司马炎毒死司马昭的说法。

司马炎毒死司马昭的原因也很简单。司马昭更喜欢司马攸,虽然司马炎已经被立为王太子,但变数照样存在。而且,司马炎在继承晋王两三个月之后就逼迫曹奂禅位,可见司马炎想做皇帝的急切。因此,司马炎才下毒,毒死了司马昭。

司马炎做了皇帝,又立了“白痴皇帝”司马衷为太子,还让司马衷娶了奸佞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后,导致了“八王之乱”,随之引发了“五胡乱华”,以及晋人的“衣冠南渡”。如果是司马昭篡位,司马攸继位,相信历史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司马昭的巅峰之战:击败诸葛诞,歼灭2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担任大将军等重要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了不小的反抗,其中以淮南三叛最为激烈。淮南三叛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以及诸葛诞之叛。而就笔

  •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司马昭

    其实从某个角度去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法是有误的,应该把司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这样才符合当时司马一族专揽曹魏政权的境况,而司马昭只不过是曹髦树立给天下人看的专权的司马一家的代表。当年曹爽专权,司马懿借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从而使得司马一家替代曹爽成

  •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一

  •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司马昭

    文/涛声依旧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群臣疑惑不解,昭:倒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司马昭

    古今最受争议的皇帝是刘禅,大智若愚与天生愚钝有个词语都加诸于身,现如今,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种种细节去揣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但一切只能成为揣测,无法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三国演义》带有虚构成分,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未必能反应全面。刘禅并非嫡出,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妾,但刘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昭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想去打,被魏帝下诏阻止了。(《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想要进军,是很合理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大笑:免死,众人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司马昭

    在东汉末年,战乱连年,天下大乱。蜀汉的刘备虽然英明神武,但在他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却被人们所诟病。人们都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蜀汉的覆灭。但是,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其实,刘禅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无能,他心中清楚,身为蜀汉的君主,自身的安危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他并不是没有想

  • 曹操比司马昭能力强,为何司马昭可以统一了天下,曹操却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刹时的科技标签:司马昭

    曹操之所以最后没有一统天下,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内斗。曹操拿天子做幌子,挟天时以令诸侯,其实为了让自己称霸。但是他的手下后来有很多的人不再忠心于他,所以曹操最后也变得比较敏感,他不相信一些人说的话,所以导致有些人离开了他,最后曹操没有得到天下。曹操一生之中都没有成功的登上地位,他其实就是以挟天子

  • 此人和司马昭当面翻脸,司马昭也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司马昭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继承了父兄大权独揽的地位,试图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皇帝曹髦。曹髦小时候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拥立为皇帝,好不容易熬到司马师死了,以为能收回朝政大权,结果又成了司马昭的傀儡。所以曹髦对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