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毒士贾诩那反复无常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是谋士中的奇葩

三国毒士贾诩那反复无常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是谋士中的奇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青竹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3/12/9 17:09:50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辈出,谋士也是多如牛毛。然而有这么一位谋士,他的谋略很高,但是很多时候都把我们绕晕了,堪称是三国谋士中的奇葩。他就是贾诩

关于贾诩,我们先看看几位大佬的评价。

陈寿: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裴松之: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陈寿好裴松之都是三国史的大佬。他们对贾诩的评价一个褒一个贬,我们接下来看一看贾诩究竟干了什么事情?

贾诩计谋

第一计:怂恿李傕郭汜进攻长安。

贾诩字文和,原来是在董卓手下混饭吃的。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联手干掉之后,他的手下李傕郭汜叛逃西凉。去西凉的路上就遇到了贾诩!贾诩建议两人攻打长安!这个计谋真叫人看不懂,李傕郭汜仗着兵多将广,把王允和吕布打败,并且还控制了汉献帝,让东汉王朝陷入了黑暗的深渊。从历史发展来看,贾诩这一计让他成为了历史罪人。

第二计:促使张绣曹操相杀相爱。

这一计就比较复杂了,我们慢慢说。这个计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绣是北地枪王,战斗力很强,在宛城这个地方当起了一方大佬。而曹操又想统一北方,所以和张绣会有战争。张绣地盘小,实力与曹操相比较弱,所以联合刘表一起打曹操。一次曹操因为有其他的事情,没有和张绣硬碰硬,只是留下了一些军队断后。然而张绣想追击曹操,但是贾诩劝张绣不要追。结果张绣不听,被曹操的断后军队打得大败。张绣回来之后,贾诩又劝张绣赶紧追击曹操,这次张绣听了,结果大胜归来。不仅仅张绣都搞糊涂了,我们其实也是糊涂的。后来贾诩解释:第一次曹操有精锐的部队来防止追兵,我军虽然精锐,但却不能与知相比,所以一定必败,但是曹操却急着退兵,一定是有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军可以乘其不备追赶,所以才能够胜利。这段解释让很多人都折服了!

第二阶段:曹操强攻宛城,张绣偷袭。然而曹操好色看上了张绣的嫂嫂,于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反起来了。这一仗让曹操损失惨重,大将典韦和曹昂都死在这里。而后面官渡之战前,贾诩又劝张绣投降曹操。让张绣和曹操联盟起来对付袁绍!可以说在张绣和曹操之间的变化,贾诩是出大力的。从此张绣彻底变成了曹操的人了。

第三计:帮助曹操计谋三方:

三方指的是袁绍、孙权和马超。曹操要和袁绍打,手下的谋士纷纷献计,以荀彧和郭嘉的计策最为出色。而贾诩也献了计策,只是被两个人的光芒照耀下去了。然后曹操要攻打孙权,发动赤壁大战。这个时候,荀彧要守许昌,郭嘉已经去世,只有贾诩、荀攸等几个谋士。贾诩劝曹操休养生息,不要急于和孙权开战!然而曹操不听,随后赤壁大败而归。后来,潼关之战,贾诩随着曹操大战马超,开始的时候,曹操打败,割须弃袍!而后贾诩建议分化马超韩遂,这一计非常成功,帮助曹操打败了马超!

第四计:帮助曹丕顺利上位。

曹丕从其言,深自砥砺。后曹操为太子事屏退左右问贾诩,贾诩闭口不答。曹操说:“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说:“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说:“何思?”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三国志》

曹操问贾诩继承人的事情,贾诩告诉曹操想想刘表的事情。曹操很快就醒悟了,立了曹丕为继承人!

纵观贾诩的主要四计,有好有坏,有浅有深,每一计都多了几分奇特。

个人看法:

一、三国众多谋士,没有一个像贾诩这样,频繁跳槽,并且出好主意和馊主意的人。比如陈宫一样,他虽然也跳槽,但是他的主意基本上都是很不错的。

二、贾诩的计谋确实算无遗策,但是他的反复让很多人都看不懂他!至少我看不懂他。

综上所述:三国毒士贾诩那反复无常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是谋士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曹操生性多疑,不信任他人,为什么背叛过他的贾诩还能得到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微聊历史标签:贾诩

    在三国时期,曹魏曹操被称为“奸雄”,一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疑神疑鬼;二则是由于他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他曾说出“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来,所以背叛过他的人都测测发抖,然而有这么一个“负心汉”,不但活得很好,而且成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成为曹魏开国功臣,他就是贾诩。贾诩究竟是何人?做了哪些事?

  • 贾诩有一条谋略,兵不血刃就能灭蜀吴,如今成老美的惯用伎俩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贾诩

    二战时期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发动上百万德军攻打苏联。百万德军在东线战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终也没能征服苏联。而美国用“和平演变”一招就解决了苏联,可以说兵不血刃就肢解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和平演变”是美国原创吗?不,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和平演变”的谋略,我们比老美早上千年。这个

  • 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言殊标签:贾诩

    导语:在三国时期,曹魏一方绝对是三国时期实力强劲的一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曹操的辛苦经营以及雄才大略。可以说曹操是十分有才能有远见的,在打败了袁绍之后也成为了东汉时期实力最强劲的一方霸主。但是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势

  • 三国时期像贾诩这样的谋士在平时不出谋划策时的工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安西读史标签:贾诩

    汉末三国没有“谋士”这种职务名称,能靠上这个工作性质的只有曹操在建安三年(198年)设的军师祭酒来印证。在汉末征战时,已经出现“参军事”这类职务,可以推为“谋士”的前身。例如陶谦、孙坚担任过张温征西时的参军事。到曹操在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之后,担任司空(三公之一,开公府),领车骑将军(有军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郭嘉仅排第二,贾诩排第四,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曹操统治北方,这其中少不了曹操手下谋士的出谋划策。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郭嘉,曾经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流言,都比“卧龙”诸葛亮厉害了,可见郭嘉的谋略多么厉害。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还会想到贾诩。贾诩号称“国士无双”,他曾经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如果

  • 重演历史,美国用贾诩的计策对付中国,幸亏我国71年前警惕了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贾诩

    简介: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反复重演,就比如说曾经贾诩出的计策本身是魏国用来对付吴国和蜀国的,而如今这个计策却被美国用来对付中国。这个计策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在长期以来美国演变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红色大国-苏联。但是美国这一招对中国行不通,原因是在71年前,我国就已经警惕了和平演变的危机,并且做出

  •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后,孙权大笑:曹魏必亡!45年后才知他高瞻远瞩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贾诩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随后,他便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其中太尉是前太中大夫贾诩,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在听闻这件事后,竟然“笑之”,还评价道: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亡!那么,孙权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贾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贾诩,凉州的寒门子弟,满腹

  • 三国贾诩进阶史,活了77岁的他,从不是毒士反而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贾诩

    引言:全文7954字,请保持耐心!在《三国志》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记载: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三国志》这话的意思是,曹丕任用贾诩当三公之一的太尉,听了消息后的孙权,哈哈大笑。看过这段记载,估计很多人会寻思,难道孙权觉得毒士能力不行?或者说人品不行?于是有不少文章解析就在这两个方向发散,说

  •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贾诩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就这一次而已。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毒士”,当还数董卓的女婿李儒,少读史书百家,精通谋略,是董卓的首席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贾诩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