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辈出,谋士也是多如牛毛。然而有这么一位谋士,他的谋略很高,但是很多时候都把我们绕晕了,堪称是三国谋士中的奇葩。他就是贾诩!
关于贾诩,我们先看看几位大佬的评价。
陈寿: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裴松之: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陈寿好裴松之都是三国史的大佬。他们对贾诩的评价一个褒一个贬,我们接下来看一看贾诩究竟干了什么事情?
贾诩计谋
贾诩字文和,原来是在董卓手下混饭吃的。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联手干掉之后,他的手下李傕郭汜叛逃西凉。去西凉的路上就遇到了贾诩!贾诩建议两人攻打长安!这个计谋真叫人看不懂,李傕郭汜仗着兵多将广,把王允和吕布打败,并且还控制了汉献帝,让东汉王朝陷入了黑暗的深渊。从历史发展来看,贾诩这一计让他成为了历史罪人。
第二计:促使张绣曹操相杀相爱。
这一计就比较复杂了,我们慢慢说。这个计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绣是北地枪王,战斗力很强,在宛城这个地方当起了一方大佬。而曹操又想统一北方,所以和张绣会有战争。张绣地盘小,实力与曹操相比较弱,所以联合刘表一起打曹操。一次曹操因为有其他的事情,没有和张绣硬碰硬,只是留下了一些军队断后。然而张绣想追击曹操,但是贾诩劝张绣不要追。结果张绣不听,被曹操的断后军队打得大败。张绣回来之后,贾诩又劝张绣赶紧追击曹操,这次张绣听了,结果大胜归来。不仅仅张绣都搞糊涂了,我们其实也是糊涂的。后来贾诩解释:第一次曹操有精锐的部队来防止追兵,我军虽然精锐,但却不能与知相比,所以一定必败,但是曹操却急着退兵,一定是有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军可以乘其不备追赶,所以才能够胜利。这段解释让很多人都折服了!
第二阶段:曹操强攻宛城,张绣偷袭。然而曹操好色看上了张绣的嫂嫂,于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反起来了。这一仗让曹操损失惨重,大将典韦和曹昂都死在这里。而后面官渡之战前,贾诩又劝张绣投降曹操。让张绣和曹操联盟起来对付袁绍!可以说在张绣和曹操之间的变化,贾诩是出大力的。从此张绣彻底变成了曹操的人了。
第三计:帮助曹操计谋三方:
三方指的是袁绍、孙权和马超。曹操要和袁绍打,手下的谋士纷纷献计,以荀彧和郭嘉的计策最为出色。而贾诩也献了计策,只是被两个人的光芒照耀下去了。然后曹操要攻打孙权,发动赤壁大战。这个时候,荀彧要守许昌,郭嘉已经去世,只有贾诩、荀攸等几个谋士。贾诩劝曹操休养生息,不要急于和孙权开战!然而曹操不听,随后赤壁大败而归。后来,潼关之战,贾诩随着曹操大战马超,开始的时候,曹操打败,割须弃袍!而后贾诩建议分化马超韩遂,这一计非常成功,帮助曹操打败了马超!
第四计:帮助曹丕顺利上位。
曹丕从其言,深自砥砺。后曹操为太子事屏退左右问贾诩,贾诩闭口不答。曹操说:“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说:“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说:“何思?”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三国志》
曹操问贾诩继承人的事情,贾诩告诉曹操想想刘表的事情。曹操很快就醒悟了,立了曹丕为继承人!
纵观贾诩的主要四计,有好有坏,有浅有深,每一计都多了几分奇特。
个人看法:
一、三国众多谋士,没有一个像贾诩这样,频繁跳槽,并且出好主意和馊主意的人。比如陈宫一样,他虽然也跳槽,但是他的主意基本上都是很不错的。
二、贾诩的计谋确实算无遗策,但是他的反复让很多人都看不懂他!至少我看不懂他。
综上所述:三国毒士贾诩那反复无常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是谋士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