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有一条谋略,兵不血刃就能灭蜀吴,如今成老美的惯用伎俩

贾诩有一条谋略,兵不血刃就能灭蜀吴,如今成老美的惯用伎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坤说历史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3/12/9 17:10:38

二战时期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发动上百万德军攻打苏联。百万德军在东线战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终也没能征服苏联。而美国用“和平演变”一招就解决了苏联,可以说兵不血刃就肢解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和平演变”是美国原创吗?不,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和平演变”的谋略,我们比老美早上千年。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毒士-贾诩。

贾诩的祖上是贾谊,汉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方针基本上都是出自贾谊。年轻的贾诩继承了贾谊的智慧,自幼被人评价有张良陈平之智。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反应能力,他有一次辞官回乡的时候遇见叛乱的氐人,同行的人都被氐人抓获,在情急之下他喊了一句:“我外公是段颖”。段颎是边塞猛将,整个西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贾诩冒充段颎的后代,氐人担心段颎的报复,非但不加害他,反而是护送贾诩回去。

董卓被杀之后,王允大肆清剿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吓得赶紧逃亡。而贾诩就一句:你们就算跑了也难逃一死,还不如带着士兵攻打长安。李傕、郭汜两人迅速拉拢凉州士兵,然后率领十万士兵奔袭长安,击败了吕布、王允,掌握了天子。事后俩人想要封贾诩为侯,但是贾诩坚决不受,最后在两人的坚持推举下当了一个尚书。李傕、郭汜对贾诩非常忌惮,但是又不敢得罪贾诩,所以只能不断亲近贾诩。手握十万凉州兵的猛将竟然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想而知贾诩有多高深莫测。

贾诩他对局势走向非常敏锐,李郭两人内斗的时候都想拉贾诩为盟友,因为他俩知道,谁有了贾诩,谁就能成大事。贾诩并没有留在这里,反而是投奔了段煨。投奔段煨之后受到了十分礼遇,但是他竟然选择离开。有人问:“段煨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离去?”贾诩:因为我厉害,他肯定会猜忌我,我一直在这里肯定会受到猜忌。我现在早点走,他不仅高兴,而且还会善待我的家人。后续发展果不出贾诩所料,贾诩投奔张绣之后段煨对他十分殷勤,而且还善待贾诩家人。

曹操南征张绣的时候受到袁绍的偷袭,曹操赶忙撤退。张绣想要追击曹操,贾诩:“千万不要追,肯定会失败”。张绣想着他都跑了,我还能失败?于是不停贾诩劝告,果断追击曹操,结果遭到大败。大败之后张绣就很后悔没听贾诩的,这时贾诩又劝张绣追击曹操。张绣:“我不听你的,结果失败了,现在还能追吗?”贾诩:“你只管追击,准能杀他个措手不及。”张绣听从他的建议追击曹操,结果把曹操后卫全部击溃,自此之后张绣十分佩服贾诩。

之后贾诩更加传奇了,袁绍和曹操对阵时,所有人都觉得袁绍会赢,结果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十分信任贾诩,于是投降了曹操,后续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袁绍被曹操击败。

曹操意气风发的南征,贾诩却劝曹操不要南征,曹操不听,结果迎来了赤壁惨败。

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贾诩献策离间马超和韩遂,曹操用他的计策,结果大胜而归。

曹操选继承人的时候,贾诩闭口不言。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贾诩:我在想袁绍和刘表。曹操听后果断立曹丕为继承人,贾诩也就成了帝师。能在乱世中踩着点换主子,每次主子都是巅峰时期,每一步还都十分正确,我真的怀疑他是不是提前看过三国的剧本。

曹丕南征东吴时,曹丕问贾诩:“我想统一天下,蜀吴我该先讨伐哪个?”贾诩:“你应该谁也不要打,然后休养生息,然后先文后武。”(《三国志》:贾诩: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

贾诩提出的计策就是“和平演变”,蜀吴谁也不要打,只需要发展自我,然后就能兵不血刃灭蜀吴。曹丕他觉得这计策没用,所以选择南征东吴,结果三次南征皆铩羽而归。之后曹丕就去世了,而魏国吸取了曹丕的教训,听从贾诩的建议,试图“和平演变”蜀吴。

曹魏的和平演变有没有用?有用,且十分有用。益州就被和平演变了,诸葛亮死后谯周提出了《仇国论》,就是反驳姜维北伐。司马昭灭蜀的时候,益州人争先恐后的做带路党,就连刘禅都主动开城投降。诸葛亮就是意识到了曹魏的狠毒用心,认为如果不北伐,那么蜀汉就会被和平演变,于是数次北伐,试图武力抗拒和平演变。

如今这一招成了老美的惯用伎俩,但是这并不是老美的首创,贾诩要早他们上千年。所谓的和平演变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太好使了,让人不知不觉的堕落,国家也江河日下。等老美漏出獠牙的时候,人们意识到反抗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好书推荐

中国早在20世界60年代就意识到了“和平演变”的危机,为什么我们能这么早就洞悉到危机?这是未卜先知吗?不,这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以史为鉴。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几千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但唯独人性未变。

中国人讲究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上发生的事都值得我们借鉴。就拿“和平演变”来说,为什么我们能提前那么早认识到危机?就是因为历史早就上演过这一幕,我们能过提前面对。因此我向大家推荐阅读《三国志》,乱世时期各种阴谋诡计、权谋韬略层出不穷,我们只要提前窥测一丝智慧,就能比别人更加进步。

下面这套《三国志》原价680,现价182,能让我们窥测历史上风云人物的较量、惊心动魄的谋略博弈、面对危机的解决方式。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言殊标签:贾诩

    导语:在三国时期,曹魏一方绝对是三国时期实力强劲的一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曹操的辛苦经营以及雄才大略。可以说曹操是十分有才能有远见的,在打败了袁绍之后也成为了东汉时期实力最强劲的一方霸主。但是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势

  • 三国时期像贾诩这样的谋士在平时不出谋划策时的工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安西读史标签:贾诩

    汉末三国没有“谋士”这种职务名称,能靠上这个工作性质的只有曹操在建安三年(198年)设的军师祭酒来印证。在汉末征战时,已经出现“参军事”这类职务,可以推为“谋士”的前身。例如陶谦、孙坚担任过张温征西时的参军事。到曹操在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之后,担任司空(三公之一,开公府),领车骑将军(有军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郭嘉仅排第二,贾诩排第四,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曹操统治北方,这其中少不了曹操手下谋士的出谋划策。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郭嘉,曾经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流言,都比“卧龙”诸葛亮厉害了,可见郭嘉的谋略多么厉害。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还会想到贾诩。贾诩号称“国士无双”,他曾经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如果

  • 重演历史,美国用贾诩的计策对付中国,幸亏我国71年前警惕了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贾诩

    简介: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反复重演,就比如说曾经贾诩出的计策本身是魏国用来对付吴国和蜀国的,而如今这个计策却被美国用来对付中国。这个计策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在长期以来美国演变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红色大国-苏联。但是美国这一招对中国行不通,原因是在71年前,我国就已经警惕了和平演变的危机,并且做出

  •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后,孙权大笑:曹魏必亡!45年后才知他高瞻远瞩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贾诩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随后,他便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其中太尉是前太中大夫贾诩,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在听闻这件事后,竟然“笑之”,还评价道: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亡!那么,孙权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贾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贾诩,凉州的寒门子弟,满腹

  • 三国贾诩进阶史,活了77岁的他,从不是毒士反而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贾诩

    引言:全文7954字,请保持耐心!在《三国志》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记载: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三国志》这话的意思是,曹丕任用贾诩当三公之一的太尉,听了消息后的孙权,哈哈大笑。看过这段记载,估计很多人会寻思,难道孙权觉得毒士能力不行?或者说人品不行?于是有不少文章解析就在这两个方向发散,说

  •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贾诩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就这一次而已。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毒士”,当还数董卓的女婿李儒,少读史书百家,精通谋略,是董卓的首席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贾诩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

  • 贾诩成太尉孙权大笑,曹操儿子误国,40多年后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贾诩

    贾诩何人?知晓三国的都知道,这人就是三国第一坑,第一毒士,有他在准没好事。那么他哪来坑,容我娓娓道来。话说这贾诩也是寒门出生,凉州武威人,在三国属边缘地带士子,从小家境不咋地。但往往是这样家庭孩子有出息,这不贾诩就很有出息,在三国乱世哪个注重门第出生的时节,硬是熬出了头。这熬出头的背后,就是无所不算

  • 三国演义中,真正的“毒士”不是贾诩,有一人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贾诩

    提起《三国演义》,里面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些谋士们,谈笑间便能左右天下大势,而在这群谋士中,贾诩因用计毒辣被人称作“毒士”,但其实在整个演义中,有一人比他还毒。他就是董卓帐下第一谋士李儒。李儒在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记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都是帮助董卓为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演义中的李儒。当初十常侍作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