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等谋士都在身边,却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

曹操擒获吕布时,郭嘉荀攸等谋士都在身边,却为何只听刘备的意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原始人侃历史 访问量:4780 更新时间:2023/12/9 15:30:45

荀彧、荀攸玩的都是战略层面上的玩意,一向就不愿意掺和这种事儿。要不说曹操是个好老板呢,这种事儿都要咨询一下他俩儿,那不是拉低了他俩儿的档次了嘛!

而对于郭嘉程昱来说,怎么打吕布是个事儿,杀不杀吕布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在他俩儿的眼里,旁边的那个刘备才是个事儿。

那时候的各个州牧,其来头都不一样。像陶谦的徐州牧、刘表的荆州牧,那是朝廷任命的;袁术占据扬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吕布占据徐州,那都是靠武力夺取的。

只有袁绍、曹操和刘备,他们仨儿却是被人推领成为州牧的。袁绍和曹操他俩儿的底子厚啊,同时还多少使用了些胁迫的手段。那么刘备凭借的是什么呢?这种人可比吕布要可怕得多!

自打刘备来了之后,曹操和刘备那可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郭嘉、程昱觉得刘备是个事儿,并不是担心刘备会把曹操给刺杀喽。刘备这个人还不能杀,杀了反而更麻烦;不杀,留着也是个麻烦。

再说啦,曹操真地打算留下吕布,不是还有个主簿王必嘛。王必劝曹操杀掉吕布这事儿,见自裴松之注引用的《英雄记》。虽说是难辨真假,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旁边能给曹老板提个醒儿的大有人在,何劳郭嘉等人费心。

这个时候的曹操看吕布,就跟猫看老鼠一样。曹操这个人一向好玩儿,这个时候要是不玩上一把儿,估计曹操也会觉得对不住自己。

那么曹操玩儿谁呢?肯定不是玩儿吕布,当然是在玩儿刘备啦。

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曹操很喜欢逗长相奇特的人玩儿。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立马就把司马懿找来让他走两步。刘备呢,长相也很奇特呀: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看吧,第一个能看见自己的耳朵,第二个不喜欢说话。咱们身边就有这么样一种人——越是不喜欢说话,就越要去引逗他说话。

曹操这么一问刘备,刘备就回答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你猜曹操听到这句话后会怎么想?——俺文学地位比你高好几个档次,你还真把俺当成了“不知丁董”的货色啦!

之前提起刘备,像孔融之流都夸他“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这时候吕布却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也正是从吕布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开始,刘备的名声就越来越差了。

孙权骂刘备是“滑虏”,瞅瞅“虏”这个字眼儿,还他马狡猾狡猾滴。至于张鲁骂起来那就更狠了:“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不亚于女人羞辱男人时说“我就算嫁猪嫁狗也不嫁给你”吧?

刘备觉得涮了曹操一把儿,但是曹操是那么好涮的吗?从这之后,刘备走到哪里人家都要防着他。

刘表表面上用“上宾礼待之”,暗地里也做好了防范措施。周瑜、吕蒙等人,都认为刘备比曹操威胁更甚。刘璋看起来没有防范刘备,但手底下多少人都在防着刘备啊。

“是儿最叵信者”,吕布诚不我欺也!

标签: 荀攸

更多文章

  • 荀彧、荀攸、荀衍、荀谌,名字怎么读,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荀攸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荀彧(xunyu)读成了苟或,现在还经常有网友拿着个段子来开玩笑。颍川荀氏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世代簪缨,从他们取得名字可能你也看出来了,一般人真认不全。荀彧(xúnyù),字文若荀衍(xúnyǎn),字休若荀谌(xúnchén),字友若荀攸(xúnyōu)

  • 荀彧和荀攸私底下关系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荀攸

    荀彧和荀攸两人的关系当然好,所谓两人“政见不同”,实属误读。荀彧因为反对曹操称公而死,荀攸则是入了曹操的魏国当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是两人“在其位,谋其政”的表现,根本与政见无关。荀彧身居汉廷,守尚书令十多年,他反对曹操称公,是维护汉廷的利益;荀攸则是曹操丞相府的官员,他效忠曹操,是职责和忠义所在

  • 三国毒士贾诩那反复无常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是谋士中的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贾诩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辈出,谋士也是多如牛毛。然而有这么一位谋士,他的谋略很高,但是很多时候都把我们绕晕了,堪称是三国谋士中的奇葩。他就是贾诩!关于贾诩,我们先看看几位大佬的评价。陈寿: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裴松之: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

  • 曹操生性多疑,不信任他人,为什么背叛过他的贾诩还能得到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微聊历史标签:贾诩

    在三国时期,曹魏曹操被称为“奸雄”,一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疑神疑鬼;二则是由于他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他曾说出“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来,所以背叛过他的人都测测发抖,然而有这么一个“负心汉”,不但活得很好,而且成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成为曹魏开国功臣,他就是贾诩。贾诩究竟是何人?做了哪些事?

  • 贾诩有一条谋略,兵不血刃就能灭蜀吴,如今成老美的惯用伎俩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贾诩

    二战时期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发动上百万德军攻打苏联。百万德军在东线战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终也没能征服苏联。而美国用“和平演变”一招就解决了苏联,可以说兵不血刃就肢解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和平演变”是美国原创吗?不,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和平演变”的谋略,我们比老美早上千年。这个

  • 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言殊标签:贾诩

    导语:在三国时期,曹魏一方绝对是三国时期实力强劲的一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曹操的辛苦经营以及雄才大略。可以说曹操是十分有才能有远见的,在打败了袁绍之后也成为了东汉时期实力最强劲的一方霸主。但是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曹丕任用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势

  • 三国时期像贾诩这样的谋士在平时不出谋划策时的工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安西读史标签:贾诩

    汉末三国没有“谋士”这种职务名称,能靠上这个工作性质的只有曹操在建安三年(198年)设的军师祭酒来印证。在汉末征战时,已经出现“参军事”这类职务,可以推为“谋士”的前身。例如陶谦、孙坚担任过张温征西时的参军事。到曹操在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之后,担任司空(三公之一,开公府),领车骑将军(有军

  •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郭嘉仅排第二,贾诩排第四,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曹操统治北方,这其中少不了曹操手下谋士的出谋划策。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郭嘉,曾经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流言,都比“卧龙”诸葛亮厉害了,可见郭嘉的谋略多么厉害。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还会想到贾诩。贾诩号称“国士无双”,他曾经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如果

  • 重演历史,美国用贾诩的计策对付中国,幸亏我国71年前警惕了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贾诩

    简介: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反复重演,就比如说曾经贾诩出的计策本身是魏国用来对付吴国和蜀国的,而如今这个计策却被美国用来对付中国。这个计策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在长期以来美国演变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红色大国-苏联。但是美国这一招对中国行不通,原因是在71年前,我国就已经警惕了和平演变的危机,并且做出

  •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后,孙权大笑:曹魏必亡!45年后才知他高瞻远瞩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贾诩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随后,他便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其中太尉是前太中大夫贾诩,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在听闻这件事后,竟然“笑之”,还评价道: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亡!那么,孙权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贾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贾诩,凉州的寒门子弟,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