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说荀彧是被曹操害死的?为您解密荀彧离世的真相

谁说荀彧是被曹操害死的?为您解密荀彧离世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东南史官 访问量:3587 更新时间:2024/1/18 22:05:46

荀彧是曹操帐下第一谋臣,辅佐曹操尽心竭力。一直到曹操当上魏王之后,民间传说他和曹操反目,曹操派人把荀彧干掉了。

一种说法是赐蒸鹅,因为荀彧生了大疮,吃蒸鹅必死;第二种是送给荀彧一个空盒,荀彧明白空盒的意思,马上自杀。

这可真是会编会说!

可能这种传说源自于古代说书人的嘴。那时候没有电视,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听书。这些说书人往往为了吸引眼球,就把好人说成天生少有人间全无,就把坏人说成头上长包脚底流脓。

老百姓便大声喝彩,然后往说书人身上乱丢大钱。

荀彧跟着曹操大半辈子,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有什么理由要杀他?

荀彧是在公元191年投奔曹操的,原先他在袁绍那里任职。

袁绍是个蠢蛋。有时候忽然之间很精明,像个贤明的君主。更多时候就是个糊涂蛋,是非不分。

荀彧看穿了袁绍的本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

那么,天下诸侯那么多,他为什么选择了曹操呢?

那时候的曹操,青年英俊,雄才大略,有着重振朝纲的理想和愿望。有人评论说那时的曹操早就想推翻汉室而自立,简直是胡说八道。就像开公司,你说刚开业就要三年完成上市的任务,现实吗?

股份公司上市,需要明面上的资料(暗地的不说),比如财务报表、营销数据、交税记录、资产大小等等,上缴给证监会审批。你新开一个公司,投资多少钱?盈利能有多少?员工多少人?市场占有率多大?主营产品盈利如何?

三年上市,痴人说梦,只有没头脑的傻子才会相信。

曹操那个时候的理想,就是恢复汉朝朝廷的正常秩序,自己做一个能臣。请不要忘记,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担任洛阳县令的曹操,拿着五色大棒,痛打宦官蹇硕的叔叔,是何等的执法不阿。

这和荀彧不谋而合。

荀彧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可是靠他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

他必须寻找一个杰出的英主,能够实现他的理想。

而曹操,恰好是这么一个执法不阿、情怀沸腾的热血青年,甘愿和荀彧同赴国难。

荀彧选择了曹操,是“事在人为”;曹操选择了荀彧,是“非卿莫属”。

荀彧没有让曹操失望。他推荐戏志才,曹操的实力迅速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他推荐程昱,曹操在军中有了上传下达的最佳人选;他推荐郭嘉,曹操得到了三国前期第一谋士。

曹操东征陶谦的时候,被吕布偷袭大本营兖州,是荀彧严防死守,没有让吕布得逞;曹操带兵官渡对抗袁绍的时候,是荀彧咬牙坚挺、调集粮草让曹操坚持到了最后。

荀彧为曹操,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血,曹操当着所有人对荀彧说:“您就是我的子房啊。(子房是汉初谋士张良的字)”

但是曹操逐步地变了。征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定北方,进而占据荆州。曹操已经成为了一个骄狂无度的君主。

人,往往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改变。如同我们赚到了第一桶金,便乐不可支,丑态百出。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不再把心思放在复兴汉室、重振朝纲的上面,也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越来越张扬的做法,和荀彧的理想渐行渐远。

到了曹操封为魏王的这一天,荀彧只能与曹操分道扬镳。因为,他别无选择。

还有什么事,比自己的理想破灭更让人心碎呢?

荀彧只能够以告老的借口离开曹操,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曹操是有感情的,虽然他杀起人来眼都不眨。

对于共事了大半辈子的荀彧,他只能让他自由离去。因为他知道,荀彧的理想不是被曹操自己破灭,是汉室名存实亡的时局演变造就的。

让荀彧自由离去,才是对荀彧最好的报答。

何况,此时的荀彧,已经是一个快六十岁的孤独老人。

生命行将结束,荀彧还能有作为吗?

曹操最终没有代汉自立,他仅仅是魏王。但是极有可能,他没有办法面对天国之中荀彧那双哀伤的眼睛。

荀彧是安静地在家里死去的。风烛残年,他回顾着戎马半生的自己,嘴角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这丝微笑的意义,只有他自己知道。

或许,曹操在同时同刻的那一瞬间,也能感知到吧。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荀彧一生都在辅佐曹操,为什么曹操要称帝,他反倒第一个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荀彧

    东汉末年,汉朝皇室已经是越发的没落了,汉明帝之后,皇帝就已经开始没什么实权了,当时汉室内能够支撑帝国统治的,其实就是宦官、外戚以及士族。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遍地,天下大乱,皇权干脆就成为了军阀的傀儡,当时的什么宦官,外戚,全部都已经没用了,士族还能好一些,好就好在士族依靠于军阀,军阀又是自立的。像诸

  • 曹操派人给荀彧送了一个空盒子,荀彧见后一笑,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荀彧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即有人称其为“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劝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

  • 荀彧死后,曹操是否后悔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荀彧

    后悔这种事,曹操活着的时候,经常有。【一】刘备在许都时,郭嘉、程昱都曾提醒曹操提防刘备,曹操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能够收服刘备的心;刘备向曹操请求出击袁术,曹操没细想就答应了,等刘备刚出去,曹操就后悔了。果然刘备也做出让曹操后悔的事——趁机夺了徐州。曹操派王忠、刘岱出击失利后,也只能亲征弥补过失。再有,

  •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荀彧打开后,为何服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荀彧

    不少人看到荀彧,第一个印象就是关于他的错误读音:“狗货”。实际上作为曹操帐下的首席军师,帮助曹操开疆扩土统一北方,成就王霸之也,荀彧功不可没。在早年,荀彧年少成名,举孝廉成为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谈吐不凡的他被评价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天下大乱,荀彧也罢官回家,到冀州投奔了袁绍,被

  • 曹魏肱骨-王佐之才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荀彧

    曹操的麾下人才众多,且文武兼备,武功以宗室八虎将为首,五子良将从之带领一大批将领为依托,跟随曹操征战,而文臣就不好说了,毕竟世家大族众多,更有寒门士子中佼佼者愿意跟随曹操,自然要分出一个亲疏远近,后世曾评价出曹操的五大谋主,还有之前早早病故的戏志才,一共是六人,而其中戏志才鞠躬尽瘁早亡,郭嘉因不拘一

  • 曹操送给荀彧一空食盒,为何荀彧打开看到后,立即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小格格说娱乐标签:荀彧

    苟彧生在一个世家望族,在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最开始是跟着袁绍共事的,但是后来毅然决然的选择在他最为如日中天的时候离开。并不是因为苟彧不能担当大事,而是因为他早已看出对方不是一个可以成就大业的人,但是他的哥哥苟谌却并没有和他一起投奔曹操。毕竟当时的曹操还没有那么起眼,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弱小的,但是他的雄略

  • 司马懿有十五万大军,为什么还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司马懿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空城计在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发生。真实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才接替重兵的曹真,作为统帅坐镇长安。而历史事实是,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死后,司马懿很高兴,仅仅是赞叹了一下诸葛亮的才能。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也是步步高升,一直到高平陵事件,斩杀了曹爽,完全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

  • 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何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乱世,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然而,在古代,这个消息是被封锁的。一个人就算有天赋,别人不知道也没用。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才华?这需要别人推荐我,水镜先生司马徽是最佳人选。德高望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注意力。而且,水镜先生深谙人情,确实有识人之术。他推荐的人都成为名人,在三分界有着举

  • 曹魏后期的一位大将,参与司马懿篡权,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懿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指定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太子曹叡即位。不过,司马懿最终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陈泰,作为陈群的儿子,居然也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并且,陈泰在曹魏后期多次化解了姜维的进攻。一具体来说,陈泰于公元200年出生,魏明帝曹叡在位时,

  • 为什么不能向司马懿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甲午(初六),魏国皇帝曹芳正在先帝曹睿的陵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跟着他一起。结果,他们突然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司马懿政变了!太傅司马懿趁他们出城的时候,在洛阳发动政变,控制了都城,并且让太尉蒋济出兵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阻止曹爽进城。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