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一生都在辅佐曹操,为什么曹操要称帝,他反倒第一个阻止?

荀彧一生都在辅佐曹操,为什么曹操要称帝,他反倒第一个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槐方言配音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23 6:48:35

东汉末年,汉朝皇室已经是越发的没落了,汉明帝之后,皇帝就已经开始没什么实权了,当时汉室内能够支撑帝国统治的,其实就是宦官、外戚以及士族。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遍地,天下大乱,皇权干脆就成为了军阀的傀儡,当时的什么宦官,外戚,全部都已经没用了,士族还能好一些,好就好在士族依靠于军阀,军阀又是自立的。像诸葛亮荀彧这样的,还对汉室心存幻想的士族,可真是所剩无几了。

荀彧一开始就是效忠汉廷的,一直到最后一直都是效忠汉廷的。但是一开始的荀彧,在汉廷并不被重视,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紧接着就赶上了董卓乱政的时候,所以当时的荀彧干脆官也不做了,就跑路了。

荀彧的第一选择,也跟曹操没有什么关系,荀彧一开始想要投奔的人是韩馥。但是韩馥当时也是很难啊,韩馥之前是冀州牧,下面管着一个袁绍。不过荀彧准备去投靠他的时候,恰好韩馥被袁绍刚挤走,所以这个时候,荀彧就阴差阳错的到了袁绍的门下,没见着韩馥。

袁绍本身也是汝南的大家士族出身的,同样身为士族,根本就没把荀彧放在眼里,所以荀彧有才无处使啊,还得天天看袁绍的脸色过日子,搞得这个荀彧实在是气不过啊,就转头投奔了当时势力还很弱小的曹操。就这样,荀彧算是上了曹操的船了。

曹操相比于袁绍,首先家世就要逊色不少,曹操的家族只能算是个小士族。曹操家族中最出名就莫过于曹操的养祖父曹腾了,为什么是养祖父呢?因为曹腾是一位侍候四代皇帝的宦官。所以荀彧到了曹操这边的时候,那就相当于是一个文学家教小学生写作文,算是大材小用了吧。所以曹操也是十分的看重荀彧。

虽然荀彧当时是在曹操麾下,理论上应该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由于曹操非常的看重荀彧,也让荀彧直接担任了汉朝的官,所以平常基本算是平行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等级差距。

后来,曹操在荀彧的辅佐之下,发展的越来越好,所以荀氏在曹营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虽然荀彧身份地位的升高,也出于曹操对荀彧的看重,之后由荀彧推荐的荀攸郭嘉程昱等人,也都非常的深得曹操的信任。荀彧跟着曹操,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曹操可以得到以荀家为首的颍川士族的支持,而荀家则可以抱着曹操这条大腿,过的更加滋润。

其实,荀彧与其说是效忠曹操,倒不如说是效忠汉室。只不过当时汉室主要都是由曹操扛起来的,所以荀彧会选择曹操,也是在曹操保护汉室、效忠汉室的基础上。很多人会说,既然是效忠汉室,那为什么荀彧不干脆去直接投奔刘备呢?

因为当时的荀彧,根本还就不知道刘备是谁!

曹操刚发家起家那会,刘备还是一穷二白不知道在哪穷的直转圈呢!这个时候刘备还没有发迹,所以根本不存在荀彧是选择曹操还是选择刘备这个问题。而且当时曹操手中辅佐的汉室是正儿八经,多么多年下来一路传承过来的汉室,汉献帝也是正牌的汉朝皇帝。跟刘备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是不一样的,虽然后来皇帝成为了傀儡,但是好歹也是正统的汉室。

荀彧当时在曹操阵营效力了二十年,可以说是跟了曹操几乎半辈子了,但是在曹操想要称帝的时候,荀彧也是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反对的,相当于是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上。

其实曹操在北方平定之后,已经不是也别的看重荀彧了。一开始的曹操,可以说是完全信赖荀彧的,但是后来因为曹操的势力越发强大,颍川士族对曹魏政权的影响过大,这绝对不是曹操想要看到的结果,所以在北方平定之后的曹操,就不再完全依赖荀彧了。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曹操本人是严重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什么?就是中央集权的皇权制度。但是当时的士族可不是这么想的,士族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在朝堂之上有着一席之地,妄想能够左右,甚至影响君主的决策以及意志。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在打压豪强,但是因为荀彧起初是曹操最依赖的谋士,曹操试图将矛盾点引导在荀氏上面。如果这个时候再让曹操自立为帝的话,那么荀氏的好日子也就算是到头了,所以荀彧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同意曹操自立。

那荀彧为什么后期仍然没有投奔刘备呢?

这其实也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首先上面说了,曹操手中是的汉室是最正统的汉室,虽然当时的汉帝已经是傀儡了,但是人家的正统。其次,当刘备发家已经开始具有威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荀彧在曹营中可以说是排第二,曹操第一,荀彧第二。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荀彧为什么要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偏跑到刘备手下去过苦日子?而且刘备只算是个汉室的宗亲而已,只能说是汉室的远房亲戚。荀彧是大家士族出身,说实话根本看不上刘备这样的角色。

再者说来,如果荀彧今天跟着曹操,改天就转头拖家带口的去投奔刘备,那荀彧在哪一方阵营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因为在乱世之中,忠心是君主们非常看重的东西,曾经在曹营之中一人之下的角色,突然跑来要投奔刘备,荀彧能不能被曹操大卸八块咱先不说,就是刘备会不会信任重用荀彧也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的是,说到底,荀彧只是一个文臣,而且还有整个荀家做拖累。他又不是超人,能隔着几千里从曹操的都城,直接飞到刘备那边去。就算是武力超群的关二爷,正史上真正的千里走单骑,也是因为曹操下令放水,要不然关二爷肯定也出不去,何况一个纯文官的荀彧呢?

总的来说,荀彧反对曹操称帝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当时士族对汉室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让曹操独占汉室大权。不得不说,老刘家坐了几百年的天下,哪怕到了穷途末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追随汉室,坚持汉室为正统的。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曹操派人给荀彧送了一个空盒子,荀彧见后一笑,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荀彧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即有人称其为“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劝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

  • 荀彧死后,曹操是否后悔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荀彧

    后悔这种事,曹操活着的时候,经常有。【一】刘备在许都时,郭嘉、程昱都曾提醒曹操提防刘备,曹操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能够收服刘备的心;刘备向曹操请求出击袁术,曹操没细想就答应了,等刘备刚出去,曹操就后悔了。果然刘备也做出让曹操后悔的事——趁机夺了徐州。曹操派王忠、刘岱出击失利后,也只能亲征弥补过失。再有,

  •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荀彧打开后,为何服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荀彧

    不少人看到荀彧,第一个印象就是关于他的错误读音:“狗货”。实际上作为曹操帐下的首席军师,帮助曹操开疆扩土统一北方,成就王霸之也,荀彧功不可没。在早年,荀彧年少成名,举孝廉成为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谈吐不凡的他被评价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天下大乱,荀彧也罢官回家,到冀州投奔了袁绍,被

  • 曹魏肱骨-王佐之才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荀彧

    曹操的麾下人才众多,且文武兼备,武功以宗室八虎将为首,五子良将从之带领一大批将领为依托,跟随曹操征战,而文臣就不好说了,毕竟世家大族众多,更有寒门士子中佼佼者愿意跟随曹操,自然要分出一个亲疏远近,后世曾评价出曹操的五大谋主,还有之前早早病故的戏志才,一共是六人,而其中戏志才鞠躬尽瘁早亡,郭嘉因不拘一

  • 曹操送给荀彧一空食盒,为何荀彧打开看到后,立即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小格格说娱乐标签:荀彧

    苟彧生在一个世家望族,在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最开始是跟着袁绍共事的,但是后来毅然决然的选择在他最为如日中天的时候离开。并不是因为苟彧不能担当大事,而是因为他早已看出对方不是一个可以成就大业的人,但是他的哥哥苟谌却并没有和他一起投奔曹操。毕竟当时的曹操还没有那么起眼,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弱小的,但是他的雄略

  • 司马懿有十五万大军,为什么还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司马懿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空城计在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发生。真实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才接替重兵的曹真,作为统帅坐镇长安。而历史事实是,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死后,司马懿很高兴,仅仅是赞叹了一下诸葛亮的才能。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也是步步高升,一直到高平陵事件,斩杀了曹爽,完全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

  • 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何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期是乱世,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然而,在古代,这个消息是被封锁的。一个人就算有天赋,别人不知道也没用。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才华?这需要别人推荐我,水镜先生司马徽是最佳人选。德高望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注意力。而且,水镜先生深谙人情,确实有识人之术。他推荐的人都成为名人,在三分界有着举

  • 曹魏后期的一位大将,参与司马懿篡权,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懿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指定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太子曹叡即位。不过,司马懿最终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陈泰,作为陈群的儿子,居然也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并且,陈泰在曹魏后期多次化解了姜维的进攻。一具体来说,陈泰于公元200年出生,魏明帝曹叡在位时,

  • 为什么不能向司马懿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甲午(初六),魏国皇帝曹芳正在先帝曹睿的陵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跟着他一起。结果,他们突然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司马懿政变了!太傅司马懿趁他们出城的时候,在洛阳发动政变,控制了都城,并且让太尉蒋济出兵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阻止曹爽进城。与此同时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其实司马懿很忙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司马懿

    诸葛武侯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秉承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原则,继承着先主刘备未成的理想意志,多次北伐,打得体量是蜀汉数倍的曹魏政权,每次都狼狈不堪,甚至不敢与之交锋,只敢暗戳戳的组织防御。诸葛亮凭一己之力,让割据政权蜀汉成为了几乎一统的政权曹魏的噩梦。 那么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曹魏不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