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疆、张达带着张飞首级逃亡,途中为何无人盘查,为何又抛弃江中

范疆、张达带着张飞首级逃亡,途中为何无人盘查,为何又抛弃江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大炸烩 访问量:2863 更新时间:2024/1/19 11:11:59

身在阆中,首在云阳”,张飞遇害后,身首各异,直至今日两地依然建有张飞庙。那么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张达带着张飞的首级如何逃亡东吴的呢?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荆州兵败被俘,被东吴俘虏并杀害,荆州丢失。刘备在成都称帝,足足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打算伐吴复仇夺荆州。

刘备称帝后,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驻守在巴西郡,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阆中。蜀汉伐吴,张飞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前锋,刘关张三人关系非常的密切,刘备起兵的最重要的核心成员其实就只有关羽、张飞两人,关羽战死,复仇心切的人不是刘备,而是张飞。

张飞领命授封伐吴前锋后,立刻进行了准备,命令部将范疆、张达连夜赶制白盔白甲,以示对关羽的祭奠。范疆、张达两人无法在短时间完成任务,被张飞鞭责,引起了两人的怨恨,决定刺杀张飞投奔东吴。

张飞素来对士兵很体恤,却对左右侍从、部将严苛寡恩,曾经刘备还提醒过张飞,要善待左右,要不未来会有大的灾祸。

范疆、张达两人在张飞熟睡间杀了他,并割下了他的首级连夜逃亡东吴。那么问题来了,巴西郡要到东吴,这中间路途遥远,蜀军关隘众多,他们两人是如何穿过重重关卡到达东吴的呢?

巴西郡在今天四川的阆中,范疆、张达两人要出逃的最佳选择只能是水路,顺着阆中门口的嘉陵江顺江而下,到达江州(今天重庆市),进入长江,再顺江而下,到达巴东郡,过永安宫(今奉节),穿过三峡即到达东吴地界。

这条线路是范疆、张达唯一的选择,也是最为快捷、迅速的逃跑路线。但是他们会遇到一个问题:沿途驻军的盘查。

蜀汉出川的只有两条重要的通道:1、北上的蜀道,2、东出的水路。

这两条重要的通道肯定会设置重重关卡,并有重兵把守,作为叛将的范疆、张达如何能够顺利的通过这些关卡和盘查,而且他们还带着张飞的首级。

张飞遇害,阆中驻军一方面上奏成都的皇帝刘备,另外一方面肯定是追捕凶手。当时张飞死后,能够接掌军权的自然是他的副手,那么他的副手会是谁呢?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他的副手就是范疆,他一直跟随张飞,深受张飞的重用。范疆、张达两人能够随意进入张飞的营帐,刺杀张飞后能从容的逃跑,如果没有很高的职务几乎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张飞遇害,副手范疆是凶手,此时阆中驻军已经群龙无首,除了上报皇帝外,没有人出来主持追拿凶手的行动。

范疆、张达两人顺江逃亡,一路遇到的关卡并没有受到苛责和盘查,原因还是在范疆的身份上,他是张飞的副将,带着张达一路东出,两人肯定带有过关的书碟牌,沿途驻军并没有接到信息告知他们两人是杀害张飞的凶手,甚至连蜀汉重臣张飞遇害的消息都没有得到。

就算成都立刻发布捕凶文书,信息的传递依然还是走水路才能传达到各个关口重地,而范疆、张达两人凭借自己的部将身份和过关文书,早已逃远了。

范疆、张达两人带着张飞的首级顺江而下到达了今重庆云阳,将张飞的头颅抛进了江中,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张飞的头颅已经腐烂,带着他已经毫无意义。设想一下,两人要一路坐船顺江而下,从阆中出发到达云阳,至少得四天时间。

刘备出兵伐吴是在公元221年7月,张飞遇害估算就在221年5月左右,在这个季节,张飞的首级不可能保存完好,所以范疆、张达只能抛弃了张飞的首级,这也给当地留下了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和纪念张飞的庙宇——张桓侯庙。

范疆、张达抛弃了张飞的首级后,还是顺利的逃亡到了东吴,后来孙权为了平息刘备的怒火,想与蜀汉重修旧好,将范疆、张达两人遣返回了蜀军,张飞之子张苞亲手挖了两人的心用来祭奠张飞。

标签: 张飞

更多文章

  • 你以为张飞只是一个莽夫?不,张飞,才是真正的智者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张飞

    三国中,聪明人有很多,比如多智近妖的诸葛亮,儒将周瑜,毒士贾诩等等,他们都是智者的代表,但还有一名智者,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就是张飞,张翼德。可能很多人觉得张飞就是一个大嗓门的莽夫,怎么可以称得上智者呢?可是,张飞真的是莽夫吗?首先,张飞出生涿郡豪族,是涿郡屠户,屠户,不是屠夫,张飞他家是垄断了整个涿

  • 诸葛亮为何号称“卧龙”?与周易有关,诸葛亮懂得自谦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这点事标签:诸葛亮

    在历史上,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名人。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能准确预测世界上未来三个地区的情况,而不出差错。诸葛亮既有神鬼之智,又有高明之策。诸葛亮不仅能用三寸之舌,还能用他在三军面前的口才,打败王郎;他还可以向刘备借箭,成功避开蜀汉江山受到攻击。但无论多么凶猛,诸葛亮仍然以“诸葛卧龙”为己

  • 从诸葛亮借东风,到美国电离层加热器,气象武器真的会出现吗?

    历史人物编辑:宇宙观察标签:诸葛亮

    关于人类在战场中对气象的运用,足以追溯到公元208年“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成功预测到了风向,利用火势改变了战局。这里还没有人为改变天气,只是对现有的条件加以利用就有如此强的威力。那么当人们有能力创造出所需的气象时,又会发生什么呢?1993年,美国参议院批准了一项名为HAARP

  • 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此人却欢呼雀跃?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诸葛亮

    234年蜀汉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五丈原,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诸葛亮在蜀汉有巨大的声望,所以对于他的去世朝野上下都陷入悲痛之中,就连诸葛亮的政敌要么亲自奔丧比如谯周,要么为之痛惜或痛哭比如李严和廖立。不过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有一人得知诸葛亮病逝后欢欣鼓舞,此人就是时任丞相参军、安汉将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无需借助外力,日行百里是常事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诸葛亮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1800年前的一项发明,当今很多人都相信确有木牛流马之事,但是多年来全国各地复原木牛流马的工作,却毫无进展。关于木牛流马到底是何物,在学术界始终是个谜?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以流马运,据五丈原。”尽管没有

  • 还原历史真相: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诸葛亮

    从《易中天品三国》问世开始,诸葛亮从《三国演义》中的战神瞬间成了后勤部长,今天,小编又看了一遍《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下面小编给大家还原一下正史上真正的诸葛亮!一、诸葛亮是个顶级的战略家,《隆中对》中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刘备画的蓝图都堪称千古绝唱。隆中对诸葛亮就指出天下三分,刘备当收取荆州,入据汉中

  • 漫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还是独揽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刘备因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举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夷陵之战被东吴的陆逊打回了原形。刘备在夷陵连营七百里,犯了当年曹操赤壁之战打造铁连锁,将战舰连在一起的大忌。陆逊瞅准时机,采用火攻,几乎导致整个蜀汉军队覆灭。其实这场战役在启动之初,就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其结果。刘备称帝之后,整个

  • 如果可以空投粮草,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诸葛亮

    古代打仗没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物资运输以人力为主,牲口能驮但同样要吃粮草,能走水路已是当时最节省成本的运输方式了。《孙子兵法·作战篇》着重讲了这个问题,“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吃敌人的粮食),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距离运输),远输则百姓贫。”作为军事家,刘备

  •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豆豆说娱乐标签:诸葛亮

    兴复汉室本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理想,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倾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没有对不起刘备父子反而是最忠诚的臣子。刘备在投奔荆州刘表之后驻守在新野,此时离刘备起兵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然而刘备依然寄人篱下,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和一批老将士,再加上孙乾、简雍、糜竺等一些文臣。

  • 仅从一点,诸葛亮就不能算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仅凭一点,诸葛亮却也算不上军事奇才。诸葛亮对形势判断正确、明智,确实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而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辅佐刘禅的过程中,积极北伐,“六出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