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死了一个韩侂胄,又来一个史弥远,南宋会衰亡都是因为自己人

死了一个韩侂胄,又来一个史弥远,南宋会衰亡都是因为自己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1/1 16:34:51

由于史弥远是伪造诏书杀死韩侂胄,不敢向宁宗奏告真相,仅命临安府向宁宗申报韩侂胄已死,而昏庸的宁宗三天后还不相信韩侂胄已死,在知道死讯后也未追究原因,遂使史弥远的奸计得逞。史弥远仅升为礼部尚书,但掌握了政府实权,积极进行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为向金表明屈膝求和的诚意,恢求和活动。复了奸臣秦桧的申王爵位与忠献谥号。九月,宋金和议签订,史称“嘉定和议”。改金宋叔侄为伯侄关系,岁币由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增为各三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还各多五万两、匹,另有一次性的犒军费(战争赔款)三百万贯钱,这是历次和议中所没有的,是宋金间最屈辱的和议。

太学博士真德秀对和议的评价是:“金人欲多岁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欲得奸人(指韩侂胄)之首,而吾亦曰可与;至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谨,曾无留难”,反映了朝野的不满情绪奸臣史弥远是第二个秦桧,十月,奸臣史弥远升为右丞相。对开禧北伐成功满怀希望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次年带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的遗恨辞世。这年五月,还发生了军官罗日愿、张兴等多人谋杀奸相史弥远未遂而被处死的事件。

南宋嘉定四年六月,又有军官陈大节、吴仲哲等认为罗“日愿(只是)为(韩)侂冑报仇,非大丈夫”,显然他们想做更“明智”之举,也被流放。嘉定十四年,又发生军事理论家、小军官华岳(著有《翠微南征录》等兵书传世)因对史弥远的乞降不满而想谋杀他也被处死的事件等,表明南宋人民对奸臣史弥远但是,奸相史弥远为改善自己的丑陋形象,接受理学家刘爚痛恨已极的建议,倡导理学,表彰朱熹,引用理学人士,还特地对不符合赐溢号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五人,先后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以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争取理学派人士为他的丑恶行径遮掩。

后来在嘉定六年(金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金朝发生兵变,金帝完颜永济(卫绍王)被杀,完颜珣(金宣宗)即位。次年三月,金献公主(卫绍王女)向蒙古成吉思汗乞和。金宣宗于七月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以避战祸。当金遣使向南宋通报迁都事后,真德秀奏请停给金的岁币,史弥远虽迫于朝野呼声,不得不于嘉定八年二月,向金提出岁币减为“隆兴和议”的银、绢各二十万两、匹之数。被蒙古军打得狼狈逃窜的金宣宗,仍不将南宋放在眼里,并认为这是南宋软弱的表现,不愿白白少收岁币,遂严拒南朱减少岁币之请。南宋终于决定停给岁币,沉重地打击了南迁后财政十分持据的金朝。

然而,金宣宗对金、宋的形势仍没有清醒的认识,在他的脑海中仍是六七年前,南宋奴颜婢膝、唯金命是听的乞降景象。金宣宗决定发动侵宋战争,以迫使南宋进贡的岁币分文不少,还指望宋金以长江为界,夺取江北土地,以补偿被蒙古侵扰的河北地区。于是从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全嘉定十五年(金元光元年)连续三次发起大规模的侵宋战争虽也能攻城略地但败多胜少,而且都先后被宋将赵方、王辛、扈再兴、吴政所部打败而退回淮北。

由于奸相史弥远采取与南宋初年奸相秦桧相同的消极防御政策,只要击退侵宋的金军以保持半壁江山,从没有考虑乘胜追击以收复中原,因而当金朝在第次侵宋战争失败后,由于受蒙古军的侵扰而无力再进行南侵,宋金又处于相对的和平状态中。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宋宁宗病死。宁宗虽然“在位三十年,但池台苑囿无所增置,府库之财未尝妄费,屣虽敝或加补濯”,是一个生活简朴的皇帝。但也是一个缺乏政治才能的庸君,史称奸相史“弥远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宁宗也不加以制约或撤换。及至宁宗死后,“皇储国统,(史弥远)乘机伺间,亦得遂其废立之私,他可知也”,南宋从此走向衰败。

标签: 史弥远

更多文章

  • 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史弥远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

  • 宋理宗是否真有帝王之才?看看他在史弥远死了以后的从政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史弥远

    南宋时期,宋理宗时期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他的帮凶郑清之,在理宗即位后不久的绍定元年(1228年)升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绍定三年又升兼参知政事。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面临的仍然是史弥远安排的政局。但是,理宗和郑清之都深知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因而

  • 宋理宗之所以甘心做傀儡,是因为他在等,等史弥远的死期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史弥远

    宋理宗意外地当上了皇帝,他知道史弥远的势力布满朝廷,他既为了感恩,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在史弥远当权期间甘心充当傀儡。杨皇后虽名为“同听政”,实亦不预朝政,次年四月即归政。史弥远深知废皇子赵竑为济王、立赵昀为帝之事,不得人心于是加紧推行已行之有效的政策,即扶植理学及引用理学人士。理宗即位的次月,即“诏

  • 南宋名相——江万里,真身墓葬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江万里

    很多人都知道南宋著名的平易近族铁汉文天祥,却常常不晓得他的师长教师江万里;只知生平力主抗金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却不知江万里。就连他的墓葬回处,也历来存在争议,争论不断。咸淳九年,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一年后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外有强敌压境,朝中有贾似讲擅权误国,国家

  • 陈宜中:南宋的最后宰相,与文天祥相比,竟然有着天壤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陈宜中

    陈宜中:不作田横刎,死矣死南荒宋代是个出文人的朝代,也是个出奸臣的朝代,北宋是围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是以“元祐党籍碑”的出台而结束;而南宋虽无明确的党争,但以权臣为中心的站队,以及战和之争,其炽烈程度更甚于北宋,所以,有宋一朝在《宋史》足足四篇的传记中,共有21人被录入奸臣之列。《宋

  •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明清两朝,其后代永世禁止参加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留梦炎

    我们都知道,当年岳飞将军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是秦桧连同当朝的佞臣一起陷害,向皇帝进了谗言,导致了这场历史悲剧的发生。而文天祥的死因,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忽必烈下令杀的他。但从历史的文献看,忽必烈对于文天祥应该是相当的期待,不可能想要杀死文天祥的。在紧要关头,其实是因为一个人对忽必烈说的一句话,让忽必烈

  • 南宋丞相留梦炎,害死文天祥,浙江人蒙羞,朱元璋不许他子孙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炘然读历史标签:留梦炎

    古人常言气节二字,无论是路放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哀,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皆是世人眼中最值歌颂传扬的美好品德,可偏偏,家国大义面前,总有人如同汤锅中的老鼠,因一己之私背叛立场,出卖良心,以同僚性命换取权力和地位,令后人无比唾弃。而叛国者中最出名的当属

  • 陆秀夫背小皇帝投海殉国,其子远渡东南亚建国,百年后回大明朝贡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陆秀夫

    祥兴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南宋的最后一位丞相陆秀夫背负幼主在崖山投海殉国,延续了319年的宋朝宣告灭亡。崖山海战宋军的失败,标志着传统的汉人王朝第一次断绝,华夏首次被游牧民族全面统治。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亡国”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姓氏当皇帝,归根到底还是汉人王朝。

  • 历史上陆秀夫抱着南宋皇帝跳海的时候,有十万人追随,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召新标签:陆秀夫

    崖山一战,南宋军惨败,左丞相陆秀夫见事情已经不可为,便先让妻儿跳海,随后抱着年幼的赵昺纵身一跃,宋数百年的国祚就此断绝,这是华夏的历史篇章中最沉重的一页。 崖山海战完结后,海面上飘荡着十余万具尸体,据说有十万人,包括宋朝皇室宗亲,后宫和忠勇的兵士都不愿意在大局已定后投降,而是选择了自杀身亡,那么为什

  • 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此妃悲痛地说:我的路也到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陆秀夫

    随着小珏说宋朝妃嫔的故事不断进行,这个系列也到了尾声。太平时期,妃嫔们的后宫争斗,往往充满着尔虞我诈,留下了诸多的秘史。到了帝国的最后时刻,南宋的灭亡充满着悲情色彩,而那些嫔妃的命运尤为可怜。今天要说的这位嫔妃,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主动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的名气根本不响亮,却代表着那个时代女性的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