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4325 更新时间:2024/1/7 11:34:46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嘉定和议,更甚于以往的绍兴和议;违背宋宁宗遗愿,废害太子赵竑,改立从民间寻来的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

从宋理宗嘉定元年起,一直到宋宁宗绍定六年止,史弥远为相26年,把持朝政,只手遮天,宋理宗只是傀儡。他当政期间,对金采取屈服妥协,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他招权纳贿,货赂公行。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死后被宋理宗追封卫王,谥忠献。谥号竟与奸相秦桧相同。史弥远奸恶尤甚于奸相秦桧,那为什么他没被编入《奸臣传》呢?

史弥远杀韩侂胄与秦桧害岳飞不同。我们知道,岳飞是南宋主战派的代表,是抗金的民族大英雄,不贪色,不爱财,“饿死不虏掠,冻死不拆屋”,一心为恢复“旧山河”而战,其英雄业绩,使倍受“靖康之耻”的宋人最感崇敬,最得人心。北宋宏业不远,南宋偏安一隅,且倍受欺辱,当此雪耻复仇怒火正烈之际,秦桧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暗承高宗之意,冤杀岳飞,惹得天怒人怨,自然秦桧成了千夫所指的朝廷奸臣,历史罪人。

而韩侂胄虽与岳飞一样属主战派,为岳飞平反,奏封岳飞为鄂王,但他为相却把持朝权,一手遮天,大搞庆元党禁,独断专行,党同伐异,杀害正臣赵汝愚,甚至借北伐之名行专权之实,对将领也肆意处罚;利用北伐募名募利,致使在组织不力的情况下冒然北伐,以致大败亏输;其发动的开禧北伐也引起南宋弊端凸现、财政拮据、士心不一,各种矛盾激化。开禧北伐的失败,使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这让不少日渐远离靖康之耻的宋人感到伐金无望,不如就此苟安为好。韩侂胄也只好遣使议和,金方提出以献上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理所当然遭到韩侂胄的拒绝。在这种形势下,朝中主和派又占上风,史弥远正是迎合了这种形势,谋杀韩侂胄,与金人达成了嘉定和议。而且史弥远虽属主和派,却依然崇敬岳飞,奏请给岳飞上忠武谥号。他的所作所为,也让当时不少人能理解接受,也心平气顺了不少。

史弥远非常尊敬重用当时理学名人。嘉定议和不久,史弥远就接受理学人士刘爚“荐引诸贤”的建议,罢除学禁,为韩侂胄执政时遭罢斥的大臣赵汝愚、吕祖谦等人复官,召林大中、楼钥等故老十五人入朝;还表彰理学大家朱熹,为其追赠太师官号和信国公爵位,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杨简、李心传等诸多理学人士,还对在嘉定年间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从而获得了不少理学人士的好感和拥戴;面对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对他擅自废杀太子赵竑,矫诏扶立宋理宗的不满,也只是以“谤讪”、“诬诋”的罪名给予其闲职了事。史弥远一直推崇重用理学人士,提高理学地位,自然也赢得了理学人士的好感。

史弥远身后有得力的护庇人。虽然史弥远锤杀韩侂胄,与金国屈辱议和;重用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和李知孝、梁成大、莫泽等“四木三凶”亲信之人,帮其排斥异己;矫诏废害太子,擅立宋理宗赵昀,干扰皇统的继立,比南宋权臣秦桧更为过份。当秦桧察觉身为皇子的宋孝宗经常与自己作对时,他最后却并没有阴谋改变宋孝宗皇位继承者的身份,而史弥远却做到了。但史弥远并不像秦桧那样,一人为相全家受封显贵,尽管他做权相26年,他的家人却没有大量得到朝廷显禄;他为人奸猾温和,更不像韩侂胄那样盛气凌人,峰芒太露。

同时呢,史弥远拥立宋理宗,宋理宗自然感恩,史弥远在理宗朝为相九年,理宗甘愿做傀儡;史弥远死后,不少人弹劾史弥远为奸臣,应给予贬斥,理宗都不予理会。史弥远临终还将相位交给了他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郑清之。郑清之做宰相后,很注重引用正人君子,宋理宗在位的中期,贤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皇、洪咨夔等人都得到了重用,时称“端平更化”,堪比北宋仁宗的元祐之治。作为郑清之的提携人,史弥远自然也不会得到清算。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史弥远的奸猾做事,在朝中善打组合拳,不仅生能当权相26年,死后也得到他一手扶持者的庇护,得以善终。再加史弥远一直倡导理学,史弥远死后不久,理学又被确定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学人士都对他心怀感激之情。

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为他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对其罪恶,仅在传末用“废济王,非宁宗意。……擅权用事,专任憸壬,……用李知孝、梁成大等以为鹰犬,于是一时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云”等数句贬语以作结尾。

标签: 史弥远

更多文章

  • 宋理宗是否真有帝王之才?看看他在史弥远死了以后的从政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史弥远

    南宋时期,宋理宗时期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他的帮凶郑清之,在理宗即位后不久的绍定元年(1228年)升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绍定三年又升兼参知政事。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面临的仍然是史弥远安排的政局。但是,理宗和郑清之都深知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因而

  • 宋理宗之所以甘心做傀儡,是因为他在等,等史弥远的死期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史弥远

    宋理宗意外地当上了皇帝,他知道史弥远的势力布满朝廷,他既为了感恩,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在史弥远当权期间甘心充当傀儡。杨皇后虽名为“同听政”,实亦不预朝政,次年四月即归政。史弥远深知废皇子赵竑为济王、立赵昀为帝之事,不得人心于是加紧推行已行之有效的政策,即扶植理学及引用理学人士。理宗即位的次月,即“诏

  • 南宋名相——江万里,真身墓葬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江万里

    很多人都知道南宋著名的平易近族铁汉文天祥,却常常不晓得他的师长教师江万里;只知生平力主抗金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却不知江万里。就连他的墓葬回处,也历来存在争议,争论不断。咸淳九年,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一年后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外有强敌压境,朝中有贾似讲擅权误国,国家

  • 陈宜中:南宋的最后宰相,与文天祥相比,竟然有着天壤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陈宜中

    陈宜中:不作田横刎,死矣死南荒宋代是个出文人的朝代,也是个出奸臣的朝代,北宋是围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是以“元祐党籍碑”的出台而结束;而南宋虽无明确的党争,但以权臣为中心的站队,以及战和之争,其炽烈程度更甚于北宋,所以,有宋一朝在《宋史》足足四篇的传记中,共有21人被录入奸臣之列。《宋

  •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明清两朝,其后代永世禁止参加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留梦炎

    我们都知道,当年岳飞将军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是秦桧连同当朝的佞臣一起陷害,向皇帝进了谗言,导致了这场历史悲剧的发生。而文天祥的死因,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忽必烈下令杀的他。但从历史的文献看,忽必烈对于文天祥应该是相当的期待,不可能想要杀死文天祥的。在紧要关头,其实是因为一个人对忽必烈说的一句话,让忽必烈

  • 南宋丞相留梦炎,害死文天祥,浙江人蒙羞,朱元璋不许他子孙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炘然读历史标签:留梦炎

    古人常言气节二字,无论是路放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哀,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皆是世人眼中最值歌颂传扬的美好品德,可偏偏,家国大义面前,总有人如同汤锅中的老鼠,因一己之私背叛立场,出卖良心,以同僚性命换取权力和地位,令后人无比唾弃。而叛国者中最出名的当属

  • 陆秀夫背小皇帝投海殉国,其子远渡东南亚建国,百年后回大明朝贡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陆秀夫

    祥兴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南宋的最后一位丞相陆秀夫背负幼主在崖山投海殉国,延续了319年的宋朝宣告灭亡。崖山海战宋军的失败,标志着传统的汉人王朝第一次断绝,华夏首次被游牧民族全面统治。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不同,“亡国”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姓氏当皇帝,归根到底还是汉人王朝。

  • 历史上陆秀夫抱着南宋皇帝跳海的时候,有十万人追随,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召新标签:陆秀夫

    崖山一战,南宋军惨败,左丞相陆秀夫见事情已经不可为,便先让妻儿跳海,随后抱着年幼的赵昺纵身一跃,宋数百年的国祚就此断绝,这是华夏的历史篇章中最沉重的一页。 崖山海战完结后,海面上飘荡着十余万具尸体,据说有十万人,包括宋朝皇室宗亲,后宫和忠勇的兵士都不愿意在大局已定后投降,而是选择了自杀身亡,那么为什

  • 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此妃悲痛地说:我的路也到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陆秀夫

    随着小珏说宋朝妃嫔的故事不断进行,这个系列也到了尾声。太平时期,妃嫔们的后宫争斗,往往充满着尔虞我诈,留下了诸多的秘史。到了帝国的最后时刻,南宋的灭亡充满着悲情色彩,而那些嫔妃的命运尤为可怜。今天要说的这位嫔妃,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主动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她的名气根本不响亮,却代表着那个时代女性的铁骨

  • 南宋为何选择崖山作为落脚点?陆秀夫没给大政方针,张世杰带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陆秀夫

    因为陆秀夫没有摆好自己的职场位置,而文天祥、张世杰的能力又带不动南宋,所以最后才会出现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跳海的悲惨局面。早年陆秀夫带着小皇帝逃到福建的时候,本来打算抢船渡海。渡海其实有很多选择,当时南宋宰相陈宜中已经跑路到了越南占城,因为他跟张世杰不和,所以南宋小朝廷,居然放弃了渡海前往占城的想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