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宝:大捷数唐岛,无人识李宝

李宝:大捷数唐岛,无人识李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志庆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3/12/21 7:58:09

大捷数唐岛,无人识李宝

都说南宋孱弱,但实际上南宋能征惯战之将领多多,且不说被誉为“中兴四将”的岳飞韩世忠等一流上将,即使是一城之守将,如四川钓鱼城之王坚,吴家兄弟,哪个不是令敌畏之如虎之人。

终南宋一朝,不仅对金作战时各路英雄奋勇杀敌,更是创造了多起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之战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同金人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唐岛之战,此战南宋以三千对七万,战争的结果以宋胜金败而告结束。

此役为南宋将领李宝采用先发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敌的战法,打得二十余倍于已的金人丢盔卸甲,金国舰队全军覆没的完胜之战。此战是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被英国收录为《影响人类最重大的100次战役》。

李宝,南宋名将。河北人。出身农家,重气节,有胆略。金人来犯,他在濮州聚众抗金,失败后,南下投奔岳飞,奉命以河北路统领忠义军马名义,潜回山东联络抗金义军,多次袭击金军,钳制了金朝南下之师。后大破金主完颜亮之战舰,全歼金军舟师。因功授静海军节度使、沿海制置使。次年,升沿海御前水军都统制。卒谥忠勇,赠检校少保。

一直人云亦云地以为国人将智慧的发明用得不是地方,如指南针的发明大都被用于看风水去了;而火药的发明都化作了烟花爆竹,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火药在宋朝被发明后,迅速便转化为用于军事,随之而来的火枪火炮也应运而生,且效果尤著,这李宝率军同金人进行的这次海战,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把火炮用于海战的战争。

从南宋同金人,或者后期同元蒙进行的海战来说,可以说在水师的力量对比上,要优越很多,北人的优势在于野战,水战于他们实在是外行,想当年那金兀术搜山检海抓赵构时,那赵构动不动便跑到海上漂起,那金人便对他无可奈何了。后来的崖山之战,冲在前面的都是宋军降将,更有那两次征日本,受挫于所谓神风,这些都说明北人水战海战对他们来说,肯定不是长项。

金主完颜亮发动的这次灭宋之战,准备的是水陆并进,他亲自带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了长江边上,遥遥地便看见了那江南而不得;海路则由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浙东道副统制完颜郑家奴率领,期望沿海岸线而下夹击宋军。但水军阵中绝大部分是由原宋之水军杂合而成,虽然人数众多,但士气低下,这在一开始便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自“绍兴和议”后,双方已多年没有争战了,一直保持着对峙的平衡;但自完颜亮自立为帝后,并不以宋割地称臣、贡纳银绢为满足,仍积极备战,企图消灭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同时转移内部的不满情绪,遂大举攻宋。

此次金人共起水陆大军六十万,其中水军拥有战船600艘,水兵7万人的舰队沿海南下,直捣临安,配合主力对南宋形成四路并举、海陆夹击的钳形攻势,计划一举灭亡南宋。完颜亮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一个月,定能灭掉南宋。

原为岳飞旧将的李宝时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他主动请缨,率领一支只有战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舰队沿海北上迎击金军。在黄海的唐岛,也就是今天山东灵山卫附近,与金人水军相遇,李宝先发制人,出其不意,舰队全面出击。

金军遭到突袭,惊慌失措,仓卒应战,宋军但由于金船帆是用油布做成,见火即燃,霎时间金舰队烟焰冲天,几百艘战舰一下子陷入火海之中。

这次的火攻战法,得益于火药箭的应用,它在北宋时初创,后来逐步改进,到南宋时但具备了一定的杀伤力,它是把火箭上的油脂换为火药,并且加上引线制成,打仗时,只要点着引线,用弓将火药箭向敌人射过去就可以了。火药箭的燃烧要猛烈多了,所击之处烈火腾飞,而这些由油布制成的船帆,遇火即燃,所以,当时便只见金舰船火光冲天,烟雾迷漫,数百艘舰船立即陷入火海之中。

宋军不仅有火药箭,更配备有威力极大的霹雳炮,它是一种装有火药和石灰的纸管炮,杀伤力很强,是南宋水师刚配备的新型火器,它的射程更远,杀伤范围更大,所以一炮轰出之时,那刷满桐油的船帆便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金军六百余条船先后着火,变成了一片火海,烧得金兵纷纷跳海,淹死不计其数。

还有一种更为神奇的秘密武器叫做“猛火油柜”,所谓猛火油即石油。据《武经总要》记载,此具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制成柜,柜有4脚,上有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唧筒前部为内装引火药的“火楼”。使用时,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空气施压,进而使猛火油从“火楼”喷出时燃成烈焰。很像二战时美军所用的喷火器。

也有数十艘幸免于火药箭攻击的金舰船,仍拟顽抗,李宝则指挥舰队插入敌阵,令水兵靠帮跳上敌舰,与金兵展开激烈的白刃战。这时,被迫征召的汉族水兵纷纷战场起义,就更严重地削弱了敌舰队的战斗力。陆岸王世隆、赵开等又率领义军追杀上岸逃奔的金军,海陆配合,大败金军。

激战结束,金舰队副司令、水军副统制完颜郑家奴等六名高级将领丧命,俘三千人,缴获粮草、器甲、文书等物万计,焚毁金军舰船六百余艘,大火四昼夜不熄。唯有舰队司令、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只身逃脱,金舰队全军覆没。

这次海战胜利在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在政治上,唐岛之战同陆上的允文采石之战的胜利一起,使宋转危为安,此后出现了宋金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影响了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军事上,唐岛之战本身,作为火药火器应用了战争之后而进行的第一次古海战而永载史册。

这是一次双方对比最为悬殊的一仗,位列南宋八大以少胜多战役之首,李宝也因此成了扭转南宋历史的关键性人物,宋高宗为此御笔题写“忠勇李宝”赠送作为军旗,这是和岳飞、韩世忠同等级的待遇,李宝在《宋史》虽有传,但却长期不为人知,甚为可惜,《宋史》对他的评说“:向微唐岛之捷,则之死未期,钱塘之危可忧也,宝之功大矣!”

标签: 李宝

更多文章

  • 李纲献建都三策,选择下下策的赵构,注定了南宋偏安待亡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李纲

    靖康二年,刚经历国破君辱的北宋康王赵构,从大名府(河北大名)一路难逃至应天府(河南商丘),并急不可待地在应天宣布继位。对于这个崭新大宋的立国方略,李纲从建都角度出发给出了他的建议:“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地方?李纲的建议是否可取,我们客观来看待这个问题。赵构剧照关中占

  • 靖康之变时李纲可帮宋朝安定人心确定战略而宋朝政府则无此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李纲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金军再围汴京,宋钦宗想到了李纲。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初二日,他发出诏书,封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并迅速派人召回李纲。李纲当时在哪?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李纲被迫辞职;随即被扣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然后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再贬夔州(今重

  • 秦桧一生罪恶累累,在靖康之变中却表现出色,受到忠臣李纲的夸奖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李纲

    秦桧是南宋初期臭名昭著的奸相,对金国屈膝求和,杀害抗金英雄岳飞,一生罪恶累累,受到世人的千古唾弃。而李纲则是与秦桧同时期的爱国忠臣,在宋朝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李纲挺身而出,坚决主张抗金卫国,被世人崇敬千年。乍一看,两人正邪殊途,黑白分明,根本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纲却一度对秦桧印

  • 北宋抗金名将李纲,一个两宋之间的主战派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李纲

    李纲是北宋末年官员中少有的主战派,他曾在北宋末年力保东京汴梁不失,也曾在南宋初年严密部署防线抵抗金兵。他曾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拯救社稷于危难,然而却有些生不逢时,在投降派林立的朝堂之上,他显得太过格格不入,因而屡遭排挤被贬,数次被贬、又数次起复,最终心灰意冷隐居、病逝于福州。 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然

  • 壮志未酬,抗击金兵的北宋名臣李纲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李纲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在灭辽之后,以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为借口,兵锋南指,意欲灭宋。这年十月,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命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完颜宗翰)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完颜宗望)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昏君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向南逃去。形势

  • 1980年,一名军人在检查修械所时,发现遗失千年的兵器-李纲锏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李纲

    中国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统:在春节的时候贴上驱邪保家的门神。在众多门神中,有一位叫秦叔宝的唐朝名将,他的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怒目而视,手中则持着双锏。锏在一些武术典籍中被分到鞭类,属于短兵器,但是分量重,对使用者的力气要求很高。所以,以锏为武器的将领很少,秦琼是最有名的,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宋朝名臣使用

  • 李纲有名无权,宋钦宗一心求和,这样的北宋如何不亡?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李纲

    起初宋钦宗即位时,童贯根本不把钦宗放在眼里,拒绝钦宗任命他为东京留守以保卫开封,而是追随徽宗南逃,逃到江南的镇江后,截住东南的勤王兵和运京的物资及送往朝廷的报告“递角”企图拥立徽宗于东南。及至金军退兵,钦宗为保持自己的帝位将“六贼”中王黼、梁师成、李彦以不同方式处死。蔡京、童贯等虽遭贬斥,但未受到严

  • 史书记载的“神兵利器”竟藏身仓库,抗金名将的“李纲锏”现身记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李纲

    1980年,福建警备区副政委视察金鸡山修械所,在屋子角落发现一把满是灰尘的铁锏。当他看到锏上的七个字时大吃一惊!这竟是历史有记载的“神兵利器”!抗金名将李纲使用的“李纲锏”。01、废铜烂铁里的“宝”这位政委视察的金鸡山修械所里,有一个堆满金属制品的仓库。八十年代那阵,但凡是废铜废铁,最后大多都进了熔

  • 赵构到李纲家吃鱼,为何吃完连说三个“好”字就将李纲罢免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纲

    说起秦桧,大家就恨得牙痒痒,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奸臣、大汉奸,据说秦桧生的修长貌伟,气质儒雅,冲淡谦和,与人交谈时有如沐春风之感,就是这样一个貌似谦冲的翩翩君子,举手投足之间就能杀人于无形。秦桧是主和派,与朝中主战派势同水火,最令他碍眼的人就是丞相李纲。秦桧欲处之而后快,但李纲是朝中忠臣,为人正直,

  • 历史上三位叫做李纲的名臣,个个刚正不阿、值得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李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同名同姓者可谓再正常不过,甚至还存在同名同姓者身处同一时代,且都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情况。举例来说,秦朝末年韩信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他因用兵如神而被后人誉为“兵仙”。与此同时,韩襄王有一个庶孙也叫韩信,在归顺刘邦后,他被封为韩王。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两位韩信,最终也都难逃被诛杀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