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的这些“丑闻”传了八百多年,你信吗?

朱熹的这些“丑闻”传了八百多年,你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家伟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19 22:29:46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他的理学思想格式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像朱熹这样一个牛人,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爆料了关于他的天大丑闻,令人瞠目结舌,一下子感觉这个世界都凌乱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围绕着朱熹的这些丑闻。

一、朱熹作为儒学大师,道德模范,沈继祖说他不孝顺母亲,虐待自己的老娘,不给她吃好米。然而事实是朱熹在母亲去世后,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达7年之久,足见其孝心。

二、朱熹在台州跟唐仲友争风吃醋,诬陷严蕊与唐仲友。风传朱熹在台州做官的时候,看中了才貌双全的营妓严蕊,但严蕊不理他,反而跟台州太守唐仲友打得火热。朱熹打翻了醋坛子,连着打了六份报告,说唐仲友跟三陪女严蕊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行为不检,伤风败俗。朱熹还把严蕊抓起来,逼她承认跟唐仲友有奸情,但严蕊誓死不从,最后连宋孝宗都看不下去了,出面放了两人,还斥责了朱熹。然而事实是: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朱熹被朝廷委派去赈灾,发现了在台州做官的唐仲友的不法行为,于是他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罢黜了唐仲友的官职,实为为民除害。到头来反被诬陷为是朱熹为了个妹子争风吃醋,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令人发指呀!

三、迷上小寡妇,风传他在福建武夷山教书期间,迷上了当地的小寡妇胡丽娘,两人发展了一段地下情,还偷摸着非法同居了。后来奸情被人揭发,朱熹为维护个人形象,偷偷弄来一只死狐狸,没羞没臊地宣布说:“狐狸精变成了胡丽娘,狐妖作祟迷惑老夫。”还派人给胡丽娘送去“妇德楷模”、“贞烈可风”两块贞洁牌匾,公然给她套上了道德枷锁。然而事实是: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他老人家作为一个学者和老师,哪有时间搞这些乱七八糟的,纯属污蔑谣言。

四、更甚者风传朱熹这货还扒灰,他儿子死后,儿媳妇居然不明不白地大了肚子。关于此事沈继祖的说词是:“家妇不夫而孕”说的是朱熹儿子亡故,儿媳妇肚子被弄大了。这是一句有根有据的话,也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说其有根有据,就是他儿媳妇肚子肯定鼓起来了;说其没头没脑,是这句话不缺宾语却缺主语:是谁把他儿媳妇的肚子弄大了?此事这是百口莫辩,最后都算在了朱熹他老人家的头上,以至于现在关于朱熹扒灰的事情流传甚是广泛,完全颠覆了朱熹的形象,而且很有市场,很对人信以为真。

朱熹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给自己辩诬,只是向朝廷做了检讨,“深省昨非,细寻今是”,灰溜溜地挂了冠,辞了职,走人了。从此,关于朱熹的种种丑闻开始流传起来,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信以为真,但是康熙没信、陆游辛弃疾等一大帮子文人志士都没有相信。各位,你们信了吗?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教育大家朱熹,为何选择醉心儒学,终成一代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朱熹

    前言清《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朱熹可谓是极其瞩目,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对二程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他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 大臣建议朱元璋认朱熹为先祖,但他始终承认自己是苦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朱熹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观念十分浓厚,历史上很多血统并不高贵的皇帝在登上皇位以后,往往要请一个身世显赫的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宗,如唐高祖李渊将祖先推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那里。唯独贫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没有隐瞒自己的出身。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登基后,有大臣建议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他的祖先,而且朱熹和朱元璋的出生

  • 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新波美食记标签:朱熹

    朱熹,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但是为何后世却有朱熹是伪君子一说?这要从他的生活作风问题谈起,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然而提出这个观点的朱熹,却

  • 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晓文爱娱乐标签:朱熹

    原标题: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明清时期,徽州“儒风独茂”。无论是明时期的里老调处,抑或明末清初的乡约、保甲调处等,都体现出道德教化、说合劝谕这一鲜明特色。南宋理学大师、新安朱氏后裔朱熹和徽州故土的桑梓之情,使“儒风独茂”的古徽州特别崇奉朱熹理学。朱熹的《家礼》《家训》成为徽州各宗族

  • 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看朱子如何重建白鹿洞,振兴儒学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朱熹

    引言: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这样评价朱熹: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朱熹而作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朱熹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但是无论是哪个身份他都有一定的成就:在理学研究方面,他被后世尊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政治方面,他官拜焕章

  • 《国史粗讲》:朱熹是如何评价北宋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朱熹

    今天我们接着《国史粗讲》,在昨天的内容里我们知道了北宋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急转直下,国内的政治水平越来越糟糕,这就牵扯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斗,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一句来说就是是否需要传统。王安石为了变法是否定传统的,司马光则不同,他认为传统很重要,一切变法都必须基于传统之上,这是因为在平民社会里

  • 3.1亿起拍,朱熹祖宅地熹园寻找主人,是文化遗产的救赎还是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够气派一哥标签:朱熹

    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一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祖宅地,一个集徽派文化、朱子文化、歙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竟然在淘宝直播上以3.1亿元的起拍价进行拍卖。这是怎么回事?事件熹园,位于江西婺源县紫阳镇,原名“朱家庄”,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古树掩映,徽派建筑粉墙黛瓦

  • 王阳明为何会对朱熹“格物”说产生反思?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朱熹

    思想一致有益于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但却极大地扼杀了学术自身的理性思辨和多样自由,王阳明恰恰生活在朱子学制度化的特殊时代。自元仁宗确立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时即已意味着朱子学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形态。所以,中期出现了学术僵化的局面,凡言学者无一不尊朱奉朱,对朱学的反思成了阳明构筑

  • 朱熹家训经典名句,值得每个人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一、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营,营造、修建;华,华丽;良当好讲,谋当谋求讲。译文:我们说,

  • 朱熹问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苦思无果,10岁小孩却一语说破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朱熹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有专家认为,他确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朱熹家境贫穷但自幼聪颖,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