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曾想认朱熹为祖先抬高出身,却因为一件小事放弃了

朱元璋曾想认朱熹为祖先抬高出身,却因为一件小事放弃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七弦君讲史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4/1/25 17:53:10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开国皇帝或朝代乐衷于给自己找一些高贵的身世或攀上一些高贵的血统。

比如刘邦就传说是刘母与蛟龙所生,就连匈奴和鲜卑等少数民族为了便于统治的考虑也会认汉族人为祖先。五胡乱华时的匈奴人自认为是刘邦的后代,原因是他们长时间与汉族和亲,自己也算是刘邦的后裔,鲜卑人在壮大后也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裔。

朱元璋

朱元璋作为一个十分“草根”的开国皇帝,历史上却没有关于其“血统高贵”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朱元璋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

朱元璋出生时,正处在元末的黑暗时期,朱元璋的家庭阶层非常低,不仅贫穷,还很低贱。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因为自己的身世,一般自称“淮右布衣”、“江左布衣”。“布衣”是指平民百姓,而当时的朱元璋是实实在在的“贱民”、“乞丐”,似乎说“布衣”都是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也想和哪位圣人攀上一点关系。

朱元璋曾暗示过身边的那些文臣儒士,看他们能不能帮自己想想办法,让自己和前朝的某位王侯将相或名士大儒攀上血缘关系。

朱熹

朱元璋提示他们,宋朝不是出过一个理学大师朱熹吗?只要能和朱熹那样的大人物攀上关系,自己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圣人之后。而圣人当皇帝,管臣民,就是很符合天道神意的事情了。

不过,后来朱元璋却主动放弃了这一想法,是因为一件小事。

一次,朱元璋接见一位姓朱的本家,他是县城的教谕,朱元璋问他是不是朱熹的后代。他的回答是,自己虽然很仰慕朱老夫子,但朱熹并不是自己的祖上,不能随便认祖宗。

这件事对朱元璋的内心触动很大,连一个小小的县教谕都不肯乱认祖先,何况他这个一朝天子!从那以后,朱元璋就打消了之前的想法,坦诚自己就是一介布衣。

(朱元璋剧照)

后来朱元璋也明白了,只要自己对老百姓好,老百姓也是很认可他这位“草根皇帝”的。而他自己不靠祖宗不靠天,凭自己的能耐就能为子孙后代打下一片江山,也很有成就感。

朱元璋也坚信,只要自己成为一个圣明的皇帝,很多年以后,那些朱姓的后人,都会寻根溯源来争着抢着认自己作为他们的祖先。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朱熹的这些“丑闻”传了八百多年,你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朱熹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他的理学思想格式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像朱熹这样一个牛人,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爆料了关于他的天大丑闻,令人瞠目结舌,一下子感觉这个世界都凌乱了。今天

  • 教育大家朱熹,为何选择醉心儒学,终成一代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朱熹

    前言清《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朱熹可谓是极其瞩目,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对二程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他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 大臣建议朱元璋认朱熹为先祖,但他始终承认自己是苦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朱熹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观念十分浓厚,历史上很多血统并不高贵的皇帝在登上皇位以后,往往要请一个身世显赫的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宗,如唐高祖李渊将祖先推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那里。唯独贫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没有隐瞒自己的出身。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登基后,有大臣建议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他的祖先,而且朱熹和朱元璋的出生

  • 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新波美食记标签:朱熹

    朱熹,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但是为何后世却有朱熹是伪君子一说?这要从他的生活作风问题谈起,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然而提出这个观点的朱熹,却

  • 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晓文爱娱乐标签:朱熹

    原标题: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明清时期,徽州“儒风独茂”。无论是明时期的里老调处,抑或明末清初的乡约、保甲调处等,都体现出道德教化、说合劝谕这一鲜明特色。南宋理学大师、新安朱氏后裔朱熹和徽州故土的桑梓之情,使“儒风独茂”的古徽州特别崇奉朱熹理学。朱熹的《家礼》《家训》成为徽州各宗族

  • 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看朱子如何重建白鹿洞,振兴儒学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朱熹

    引言: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这样评价朱熹: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朱熹而作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朱熹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但是无论是哪个身份他都有一定的成就:在理学研究方面,他被后世尊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政治方面,他官拜焕章

  • 《国史粗讲》:朱熹是如何评价北宋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朱熹

    今天我们接着《国史粗讲》,在昨天的内容里我们知道了北宋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急转直下,国内的政治水平越来越糟糕,这就牵扯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斗,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一句来说就是是否需要传统。王安石为了变法是否定传统的,司马光则不同,他认为传统很重要,一切变法都必须基于传统之上,这是因为在平民社会里

  • 3.1亿起拍,朱熹祖宅地熹园寻找主人,是文化遗产的救赎还是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够气派一哥标签:朱熹

    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一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祖宅地,一个集徽派文化、朱子文化、歙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竟然在淘宝直播上以3.1亿元的起拍价进行拍卖。这是怎么回事?事件熹园,位于江西婺源县紫阳镇,原名“朱家庄”,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古树掩映,徽派建筑粉墙黛瓦

  • 王阳明为何会对朱熹“格物”说产生反思?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朱熹

    思想一致有益于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但却极大地扼杀了学术自身的理性思辨和多样自由,王阳明恰恰生活在朱子学制度化的特殊时代。自元仁宗确立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时即已意味着朱子学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形态。所以,中期出现了学术僵化的局面,凡言学者无一不尊朱奉朱,对朱学的反思成了阳明构筑

  • 朱熹家训经典名句,值得每个人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一、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营,营造、修建;华,华丽;良当好讲,谋当谋求讲。译文: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