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重修家谱想认朱熹为祖宗,老家秀才一句话,却让他瞬间醒悟

朱元璋重修家谱想认朱熹为祖宗,老家秀才一句话,却让他瞬间醒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明史专家 访问量:4504 更新时间:2024/1/25 15:26:12

朱元璋重修家谱想认朱熹为祖宗,老家秀才一句话,却让他瞬间醒悟

中国人向来讲究背景和出身来历,但凡想要或者已经身居高位之人,你要不说自己是古代哪位名人之后,都不好意思向别人吹嘘自己。比如最近不小心在美国卷入性侵丑闻的京东大佬刘强东,半年前就曾在网络上大张旗鼓寻根溯源,最后挖出自己是汉高祖刘邦四弟的后裔,以至于网友纷纷调侃他是“刘皇叔”。

现代人做这种事情更多的还是图个乐子,毕竟如今社会讲究人人平等,也没人会在乎你是不是古代帝王后裔。然而在古代,就不是这样说了,对于古人,特别是那些突然发迹的人来说,给自己找一个有名有姓的祖先可是非常重要的事,要不那些跟着你鞍前马后的小弟面子往哪搁。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这种例子,主人公就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知道,祖祖辈辈都是赤贫,想吃顿饱饭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恰好朱元璋又赶上了元末,天灾人祸一茬接一茬,别说吃饱饭了,想找点吃的都艰难。

就这样,朱元璋又是当乞丐又是当和尚的,饱一顿饥一顿,流落江湖多年,总算大家遭不住了要起来推翻元朝。于是朱元璋就这样卷进了历史的洪流,并一步步蜕变成为领袖,最终建立了明朝。人都是这样,一旦发迹之后,对于过往不光彩的事就讳莫如深,朱元璋也不例外,非常讨厌别人提他当年凄惨的往事,更害怕别人说自己的泥腿子出身。

但总这么堵着也不是回事啊,总感觉这帮文臣们看自己的眼神中带着鄙夷,那怎么办呢?给自己镀个金,编造个牛逼的出身呗。一来二去就盯上了南宋的理学大家朱熹,朱熹大家都知道,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集大成者,很多人尊其为圣人。大家都是姓朱,只要跟他搭上关系,那自己可就不是泥腿子了,而是正宗的圣人后裔,取得天下当皇帝那不是实至名归嘛。

于是朱元璋就找来几个大臣准备给自己重修家谱,可这帮人研究来研究去就是没办法把老朱家祖上与朱熹扯上关系。这天,朱元璋在查看各地生员名单时,意外发现老家有个姓朱的秀才,于是让人把他找来,问他是不是朱熹后人,毕竟是一个地方的,如果秀才是,那自己攀个转折亲,也能挂到一起去。

秀才慌啊,上面坐的可是朱元璋,哪敢说瞎话,老老实实说不是,自己和朱熹八竿子打不着,连远亲都不算。朱元璋听完突然一愣,过了会儿又豁然开朗,一个秀才都不乱认祖宗,自己堂堂大明皇帝,坐拥天下,地位至高无上,为什么要绞尽脑汁给别人当孙子,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于是朱元璋从此不再纠结自己的出身,而是坦然以“布衣”自居,还曾在历代帝王庙的刘邦像前说:“我与公皆布衣,起得天下”,算是完全抛开了偶像包袱。不仅如此,明朝灭亡后到现在的几百年间,倒是有很多人自称朱元璋后裔,由此可见,只要自己有所成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攀附贤贵,后人自会以自己为荣。

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你的姓氏又是古代哪位名人后裔呢?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宋朝最伟大的文人,不是苏轼,不是朱熹,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朱熹

    说起宋朝的文人,我们即使再不了解都能说几个,苏轼、柳永、辛弃疾、陆游等等。可以说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造诣都是非常的高,但是要说伟大的话,就只有一个人能称得上了。这个人就是王安石。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我们认为他远远没有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出名,为什么能称得上伟大呢?其实古人

  • 南宋营妓宁死不屈令朱熹难堪却获皇帝点赞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东东标签:朱熹

    大儒朱熹办过一宗案件,曾饱受世人诟病,此案牵扯到一个营妓。营妓即军营的妓女,古代军队为了“慰籍军士”,缓解战士情绪压抑而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宋高宗在位的时候,天台(今属浙江台州北)驻军中有个叫严蕊的营妓,原姓周,字幼芳,不仅生得冰肌玉骨,出水芙蓉一般的美貌,而且能歌善舞,还很有文才,堪称色艺

  • 朱元璋曾想认朱熹为祖先抬高出身,却因为一件小事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七弦君讲史标签:朱熹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开国皇帝或朝代乐衷于给自己找一些高贵的身世或攀上一些高贵的血统。比如刘邦就传说是刘母与蛟龙所生,就连匈奴和鲜卑等少数民族为了便于统治的考虑也会认汉族人为祖先。五胡乱华时的匈奴人自认为是刘邦的后代,原因是他们长时间与汉族和亲,自己也算是刘邦的后裔,鲜卑人在壮大后

  • 朱熹的这些“丑闻”传了八百多年,你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朱熹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他的理学思想格式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像朱熹这样一个牛人,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爆料了关于他的天大丑闻,令人瞠目结舌,一下子感觉这个世界都凌乱了。今天

  • 教育大家朱熹,为何选择醉心儒学,终成一代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朱熹

    前言清《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朱熹可谓是极其瞩目,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对二程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他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 大臣建议朱元璋认朱熹为先祖,但他始终承认自己是苦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朱熹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观念十分浓厚,历史上很多血统并不高贵的皇帝在登上皇位以后,往往要请一个身世显赫的古人作为自己的祖宗,如唐高祖李渊将祖先推到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那里。唯独贫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没有隐瞒自己的出身。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登基后,有大臣建议将南宋大儒朱熹作为他的祖先,而且朱熹和朱元璋的出生

  • 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新波美食记标签:朱熹

    朱熹,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但是为何后世却有朱熹是伪君子一说?这要从他的生活作风问题谈起,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然而提出这个观点的朱熹,却

  • 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晓文爱娱乐标签:朱熹

    原标题:朱熹《家礼》《家训》对徽州宗族治理的影响明清时期,徽州“儒风独茂”。无论是明时期的里老调处,抑或明末清初的乡约、保甲调处等,都体现出道德教化、说合劝谕这一鲜明特色。南宋理学大师、新安朱氏后裔朱熹和徽州故土的桑梓之情,使“儒风独茂”的古徽州特别崇奉朱熹理学。朱熹的《家礼》《家训》成为徽州各宗族

  • 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看朱子如何重建白鹿洞,振兴儒学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朱熹

    引言: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这样评价朱熹: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朱熹而作为宋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朱熹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但是无论是哪个身份他都有一定的成就:在理学研究方面,他被后世尊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政治方面,他官拜焕章

  • 《国史粗讲》:朱熹是如何评价北宋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朱熹

    今天我们接着《国史粗讲》,在昨天的内容里我们知道了北宋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急转直下,国内的政治水平越来越糟糕,这就牵扯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斗,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一句来说就是是否需要传统。王安石为了变法是否定传统的,司马光则不同,他认为传统很重要,一切变法都必须基于传统之上,这是因为在平民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