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宋朝,也有这样一幕,同样是君到臣家,同样是围炉煮酒,同样是出谋划策,结果却大不一样!
话说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当了皇帝,但架子并不大,经常有事没事爱往大臣家跑,而且特别喜欢往臣子兼兄弟的赵普家跑,害得赵普回家以后都不也换下朝服,深恐这个皇帝老儿不打招呼、不请自来。
一天,天上下起了大雪,赵普回到家后,想想今天皇帝老儿应该不会来吧,遂脱下朝服,吃过晚饭,准备睡觉。哪知怕什么就来什么,皇帝老儿真的冒雪前来,害得赵普连衣服都未来得及换就匆匆出门接驾!
太祖也不生气,还调侃赵普:你家里有什么可以吃的、御寒的酒啊、肉啊可有准备啊?丞相家里什么东西没有,就算没有也会有的,顷刻间好酒好肉端了上来、好炭好火送了上来!后面,又叫来了赵光义,君臣兄弟三人席地而坐,好酒好肉的吃了起来!赵普的老婆就在旁边帮着热酒、热菜,宋太祖对这嫂子可是热情感激得很,比后世那个荒唐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可要厚道多了!
宋太祖无事不登三宝殿,大雪夜的可不是为了讨杯酒喝,他是有事想征求赵普的意见:统一天下究竟是先打北方还是先打南边?
这谁先谁后的问题可是战略方向的问题,宋太祖觉得放到朝堂之上讨论不太靠谱,人多嘴杂不保密,七嘴八舌难统一,最靠得住还是自己的骨肉兄弟以及当年一起闯天下的赵普赵大人了!
赵普主张先南后北,他的理由是攻下北汉以后,宋朝在北边要直面契丹这个大敌,北汉不难灭,契丹却不是好惹的主,而且南边后蜀、后唐几个国家,君昏军弱国贫,先统一南方,蓄积力量再与契丹直接接触更加有利。
宋太祖也是这么认为的,只不过他想试探一下赵普的意见!赵普的意见更加坚定了他先南征再北伐的战略决策!
后来的实践证明,宋太祖、宋太宗可以轻而易举地统一南方,也可以稍加用力灭到北汉,但在辽国面前,特别是在如日中天的女中豪杰萧太后面前,宋朝可是占不到一点便宜,特别是宋太宗幽州高梁河一败,成为宋攻辽守向辽攻宋守的重大战略转折点,更加证明了赵普当年的建议是多么的正确。
赵普碰上一个好时代、一个好皇帝,也碰上了一堆软柿子对手,所以他的谋划成功了!诸葛亮碰上了强大的对手,又偏安于西南,所以他的三分天下、问鼎中原的大略成为泡影!他们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时势造就英雄罢了!正所谓:
雪夜君臣商大计,
雄图霸业酒杯中。
轻车相府求攻略,
三顾茅庐问卧龙,
天下三分成幻影,
南征北讨建奇功。
则平远略成一统,
诸葛高谈一场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