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普的一句话证明了,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毫无关联,赵光义洗不白

赵普的一句话证明了,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毫无关联,赵光义洗不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君讲述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1/22 4:52:00

中国历史有两大乱世,一个是魏晋南北朝,一个是五代十国,这两段时期华夏子孙饱受战火荼毒,能结束两大乱世的帝王都堪称千古一帝。事实也证明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的确都是千古明君。隋文帝开创了媲美贞观开元的开皇之治,赵匡胤更是开创两宋三百年千秋伟业。宋太祖一生荡气回肠,可惜天不假年,过早的逝世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或许多给赵匡胤一点时间,北宋可能成为一个南北一统的大一统王朝。

可惜这种假想随着斧声烛影案的发生而烟消云散,赵匡胤一生霸气外露,却在死之前留下这么一个千古疑案。斧声烛影是对赵匡胤死因的一个概括性描述,赵匡胤死得很蹊跷,即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他的帝位在很多人眼中也没有合法性。问题的起因在于赵匡胤生前未确立储君人选,赵匡胤始终在弟弟赵光义和儿子赵德昭之间徘徊不定。这就导致不管是谁继承赵匡胤的衣钵,可能都会被世人质疑。

试想即便是赵德昭继承皇位,难道赵光义的党羽就不能煽动舆论向新皇帝施压。事实上赵光义即位更不合符法理,所以质疑声浪异常高涨,但这些质疑随着一个秘密的公诸于众而烟消云散。赵光义登基第二年,正是他饱受质疑的时候,这时候前丞相赵普对赵光义说了一句话:“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赵普所说的顾托之事其实大伙都不陌生,它便是跟斧声烛影相辅相成的金匮之盟。

话说宋太祖新登大宝之时,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曾和赵匡胤商议储君之事,当时赵匡胤的儿子年纪尚小,万一赵匡胤不幸早逝了,幼主肯定镇不住权臣,所以杜太后建议传位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杜太后这种担心倒也不无道理,毕竟五代中这样的教训可不少,赵匡胤就是其中的受益人。赵匡胤也觉得在理,于是便答应了杜太后。当时在场的就三个人,赵匡胤、杜太后,还有赵普。赵匡胤令赵普草拟传位诏书,然后藏在金匮之中,秘而不发。

前文说到赵匡胤死的很蹊跷,赵光义得位也不正,但赵普把金匮之盟的事公诸于众后,对赵光义的质疑声便烟消云散了。然而这里头犯了个逻辑性问题,金匮之盟的事情赵光义并不知情,而且赵匡胤驾崩时,这事并未公开,那么赵光义是如何即位的?也就是赵光义并不是因为金匮之盟而即位,金匮之盟只是他事后的遮羞布。赵匡胤未立储君,可偏偏最后胜出的是赵光义,很显然这中间肯定有一番殊死的权力斗争,而且赵光义还是最后的赢家。既然是争过来的皇位,那必然就不符合法理,所以小编认为金匮之盟并不能解释斧声烛影,也没法洗白赵光义。

标签: 赵普

更多文章

  • 主持人赵普:在新闻播报中“一哭成名”,后因“说真话”离开电视

    历史人物编辑:衶錵宠物标签:赵普

    3月12日,第十五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新郑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此讲述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故事。本次论坛邀请了原电视主持人赵普来担任主持。赵普是谁?他是电视名嘴之一,在主持生涯中获得过许多荣誉,他也曾在新闻播报中“一哭成名”。几年前他在微博上曝光了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但最后也因

  • 前央视著名主持赵普:被刁难离开央视,今拍段子沦为网红

    历史人物编辑:温柔地狗狗标签:赵普

    说起央视的主持人天团,每个人心中都有最优秀的,而且央视的主持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但因为央视的巨大压力,不少央视主持人选择离开了央视,比如李小萌、郎永淳、柴静等主持人,都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央视,但是其中一位却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可以称之为被“下岗”。他就是前央视主持人赵普,说起赵普大

  • 赵普胜归降朱元璋,老朱一句表态的话差点弄巧成拙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赵普

    朱元璋就是这样从小经过大风大浪、忍辱负重地苦练内功,百折不挠地修身养性,处世不惊且大智若愚的人,因此,他自然能赢得贵人相助了。这不,此时到了长江边的朱元璋看似已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但因为贵人的相助,很快就“柳暗花明”起来。这个贵人的名字叫:赵普胜。这个赵普胜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巢湖庐州路无为州庐江

  •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对赵普的最大误解,这句话都是被赵广义逼的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赵普

    “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北宋开国时期的著名宰相赵普。赵普亲历了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连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也是赵普为赵匡胤出的。而关于这句评价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却常常被后世人误读。主要是两方面的误读:一、论语很强大,半部就能治国安邦;二,赵普读书太少。先看第二点,首先要明确一个事

  • 斧声烛影和赵光义有关系?金匮之盟是不是赵普编的?赵匡胤可惜了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赵普

    导语:赵匡胤打下天下以后,晋王赵光义的身份非常特殊,他的地位在宰相之上,是群臣之首。可这能够证明他被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吗?当然是不能的。赵光义真正被确立为接班人,主要是在赵匡胤死后,赵普拿出了一份金匮之盟。上面记载了在杜太后的主持下,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合法继承人。那么斧声烛影中,赵光义的嫌疑大不大?我感

  • 那一年,赵匡胤还名不显达,赵普为何甘心去做他的家臣?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赵普

    公元956年春天,赵普的上一任老板刘词刚刚病逝,在失业一段时间后,被宰相范质推荐,到滁州任军事判官。同样是这年的春天,赵匡胤官至殿前司都虞侯,跟随柴荣四处征战,刚刚攻下滁州,在此驻扎。命运就这样让赵普和赵匡胤在这一年这个地方相识了。赵普像后来故事的发展大家就耳熟能详了,在滁州,赵匡胤的老父亲卧病在床

  • 宋朝军力孱弱的原因找到了,罪魁祸首竟是赵普,只因宰相肚量太小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赵普

    宋朝在历朝历代给人的印象总是“窝囊”、“积贫积弱”,被当时的辽、金、西夏、蒙古轮番蹂躏,几无一战之力。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造成的后果。由于赵匡胤本人是武将造反登基,所以宋之一朝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朝始终以来文臣压制武将,不停地调换军队主帅,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 为赵匡胤立下汗马功劳的赵普,为什么会被罢相贬谪,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赵普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赵匡胤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到赵普的身影。比如陈桥驿的兵变,一杯酒放兵权,更多的驻军法的实施,官制的改革,边防和辽防的制定等等,赵普都参与了都有,而且他还是好事的“总导演”。北宋建立后,赵普享有他人无比的信任。他三访丞相,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赵匡胤的家人为他治疗。总之,赵

  • 为何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只给了最受重用的赵普一个普通官位?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赵普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用的大臣是赵普,那么,为什么赵普会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原因,有公也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

  • 宋太宗赵光义想把帝位传给兄弟,宰相赵普拒绝说:你这是一误再误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赵普

    宋朝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有一天把宰相赵普叫来假惺惺的说:“我想效仿太祖,把帝位传给我兄弟赵廷美或太祖子孙,你认为怎么样?”赵普直截了当的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里,帝王继承,往往遵循父死子继制。就是当父亲的帝王死后,由他的儿子尤其是嫡长子来继位。但是北宋初年第一次君主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