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肯定不知道“金匮之盟”竟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宰相赵普伪造的

你肯定不知道“金匮之盟”竟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宰相赵普伪造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结龙 访问量:663 更新时间:2024/1/3 2:40:43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太祖赵匡胤崩于万岁殿,享年50岁,在位16年。赵匡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没能克承大统,而是由其弟晋王赵光义登基称帝,是为宋太宗。赵光义当皇帝的合法依据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据元脱脱等《宋史》卷242记载,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将死之时,召宰相赵普入受遗命。杜太后对太祖赵匡胤说,你之所以有天下,是因为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如果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能为你所有?你死后当传位于汝弟,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随后杜太后让赵普将约誓书写好,藏在金匮之中。

后世史书皆为尊者诲、为亲者诲,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假,历来说法不一。我认为金匮之盟实乃赵光义篡位之后与赵普两人的伪作,原因有二。

一、订立金匮之盟的时间和人物不足信。

杜太后死于961年,时年赵匡胤35岁,其子赵德昭11岁,赵德芳3岁。此时杜太后断言不能让幼主继位,难道是诅咒赵匡胤早死吗?赵匡胤正值壮年,就算再活10年,赵德昭也都21岁了,况且赵匡胤在金匮之盟后活了16年,27岁的赵德昭怎么能说是幼主?史书记载,杜太后治家严毅有礼法,尊礼之人怎会说出如此昏聩之语。此疑一也。

杜太后临死之时召宰相赵普入受遗命,这本身就违背常理。杜太后根本没有权力召宰相赵普入内,并且恪守礼法的人怎么会牝鸡司晨、干涉朝政,而且史书记载的杜太后惟一一次干涉朝政就是“金匮之盟”。此疑二也。

结合以上两点,杜太后不想赵宋像五代一样成为短命王朝,要求立长君,传位于弟,可没有说是哪一位弟弟(赵光义、赵廷美),杜太后怎么不断定赵光义会死在赵匡胤之前呢,况且杜太后不会不知道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比兄终弟及要好得多。大胆猜测一下,赵光义和赵普伪造了金匮之盟,但是如果直接伪造传位于赵光义,难免有点“司马昭之心”,所以伪造传位于弟。这也为赵宋皇位继承方式造成一定的麻烦,造成了涪陵县公(赵廷美)之贬死,武功王(赵德昭)之自杀,齐王(赵元佐)之发狂,宋后(开宝皇后)之不成丧。

二、除赵光义外,金匮之盟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皆不得善终。

按照金匮之盟确定的皇位继承顺序,赵光义死后当传位于赵廷美(其弟),赵廷美死后传位于赵德昭、赵德芳(兄子),然后再转到赵光义的儿子。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在位期间,德昭不得其死(自杀),德芳相继夭绝,赵廷美始不自安。赵光义还假惺惺问赵普:“我死后当传位给谁啊。”同谋赵普说:“你大哥已经犯下的错误,你还想再犯吗?”因此赵廷美被赵光义贬死在外地。

再说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少聪警,貌类赵光义,所以钟爱之,命徙居东宫。赵廷美被贬之时候,只有赵元佐申救(他三爸)。赵廷美死后,赵元佐遂发狂,尝以小过操挺刃伤侍人、又夜纵火焚宫。赵光义本来是想让赵元佐继承皇位的,赵元佐经受不住堂叔堂兄相继横死,失了心智发了疯病,这才便宜了宋仁宗赵祯。

总之,金匮之盟实乃赵光义篡位的伪作,其藉金匮之盟上位,又背金匮之盟而传位其子,北宋江山牢牢掌握在赵光义一系,直到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消灭北宋,除南宋高宗赵构外的徽宗直系其他人均被一网打尽,后赵构无子,传位于赵匡胤七世孙南宋孝宗赵昚,此后赵宋皇统一直控制在赵匡胤后系手中直到灭亡。

据说,北宋灭亡之时,出使金国的使臣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得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模一样,是赵匡胤转世来消灭赵光义后系的。可见,当时就有人认为赵光义是篡位称帝,窃取了赵匡胤的江山。

标签: 赵普

更多文章

  • 赵普:能与赵匡胤同坐,一起吃肉喝酒的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赵普

    北宋建立初期,一天深夜,大雪纷飞,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来人竟是赵匡胤。天子到访,赵普可不敢怠慢,他立刻把赵匡胤跪迎进屋,又命人加了几盆炭火取暖,还安排自己的老婆取来美酒,并在炭火上烤了鲜肉。等到赵匡胤入座之后,赵普才坐到他下首的位置,看着赵匡胤问道:“今夜雪那么大,

  • 赵普为何要帮助赵光义?金匮之盟果然是编造的?赵匡胤不愿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赵普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管利弊。赵普帮助赵光义登基称帝,自己也换来了宰相的职权,两者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赵匡胤重用赵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这个老小子太不像话,总是为自己谋私利,甚至把手伸到了朝廷当中来。赵匡胤一怒之下,就把赵普给贬出京城,从此赵普成了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旧臣。直到赵匡胤莫名其妙死了

  • 宋太祖赵匡胤生平最讨厌官员受贿,为何这次却鼓励宰相赵普受贿?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赵普

    中国历史五千年里没有哪一个朝代,是像宋代那样的,涌现出一种令历史有些眩目的现象——众多文坛巨匠们跻身于最高权柄中枢,用极大的热情推行变法改革,又在短暂的改革跌宕起伏、反复中命运大起大落,上演一部慷慨激昂、悲天悯人的历史大剧。从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

  •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为何能三落三起,得到赵匡胤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赵普

    宋太宗问赵普:听说你只读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臣所懂得的知识,确实不超过《论语》的范畴,但这已经足以让天下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显然是和“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的王健林一样,大佬无疑了。观其行事风格,赵普的才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创造机遇我们常说机遇总会选择有

  • 宰相肚里能撑船,赵普却是个小肚鸡肠之人,看赵匡胤怎么说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尘说历史标签:赵普

    赵普的名头可不小,就是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他也是位列中国古代王朝著名宰相之列。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干大事都、位置显赫者,大多有能容人的气量。但是,赵普作为一代名相,他可不是那种大肚量的人,曾因一事给赵匡胤进言,被赵匡胤反问一句,顿时无地自容,羞愧难当。这人要是要交狗屎运的时候挡

  • 大明帝国25、冯国用、赵普胜:赵普胜为何抛弃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赵普

    ·“冯国用虽然不是读书人,但和读《弥勒佛传》长大的小重八相比,他就是读书人。冯国用清清嗓子说:“先把南京打了(够范儿、果然不是教书的),这地方一向是都城,然后依托它四面出兵,很快能打出一片天、然后平定天下。不过最重要的是对小朋友们好点,这样她们服你。”请看下集《大明帝国25、冯国用、赵普胜》”大明帝

  • 主持人赵普:15年离开央视回乡创业,后来大获成功,却仍叫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宝标签:赵普

    赵普曾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却在2015年离开央视选择回家创业。虽然事业大获成功,可这位优秀主持人的离开,不免让人觉得惋惜。赵普究竟为何离开央视,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参军入伍,遭受打击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六万多人遇难,近两千万人流离失所,这场灾难,至今仍

  • 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江山-赵普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赵普

    自古改朝换代除了武将冲杀,掌握兵权,还需要文臣谋划,运筹帷幄,如何合乎天心,顺应民意,在不引起社会动荡的前提下,较为名正言顺,最大程度上继承前朝的政治遗产。毫无疑问,这一点赵匡胤是成功的,陈桥兵变,巧妙利用太后的懦弱和士兵的从众心理,最终和平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之后虽有反抗,也是零星之地,不足

  • 赵匡胤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只说了两个字,皇帝大喜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赵普

    古代社会文官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到了宋朝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重文轻武,所以整个国家的面貌,就是比较的懦弱,一开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北宋末年,就出现了问题。也是因为宋朝皇帝比较儒雅,国家风气也都是那样,所以文人生活的都很不错,当时有个叫做赵普的人,这个人只是一个村里的老师,虽然书没

  • 赵普河散文:母亲的年与春天

    历史人物编辑:壹读写标签:赵普

    河南民权县人和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赵普河“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天气格外应景,下了一整天的雨。应该是我对母亲的思念感动了上天吧,它陪我流了一天的泪。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五年里,每当春节过后,人们还没有从欢乐中清醒过来,而我的心里便多了一丝忧虑,一丝惧怕……我惧怕春天的到来……在我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