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持人赵普:15年离开央视回乡创业,后来大获成功,却仍叫人惋惜

主持人赵普:15年离开央视回乡创业,后来大获成功,却仍叫人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明宝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3/12/15 8:08:42

赵普曾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却在2015年离开央视选择回家创业。

虽然事业大获成功,可这位优秀主持人的离开,不免让人觉得惋惜。

赵普究竟为离开央视,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参军入伍,遭受打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六万多人遇难,近两千万人流离失所,这场灾难,至今仍是无数国人心中的隐痛。

5月13日晚,作为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的赵普,观众报道了汶川大地震的最新消息。

在报道完受灾情况后,赵普一度哽咽,热泪盈眶,随后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和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是因为我们爱这个土地,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

作为一个在节目中应该保持中立、淡定的新闻主持人,这样的话本不该从赵普的口中说出。

他所需要做的只是如实的播报新闻,可当他得知汶川同胞受难受灾的现实后,再也不想仅仅作为一个报道者的身份存在。

而这些话,也让电视机前很多观众感同身受,就像是说出了大众心中的话,赵普也因此“一哭成名”,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次工作上的“失误”,赵普也被央视特赦,不仅没有遭到职业上的处理,反而被人们称为是“真性情”的主播,直夸他简直是新闻界的一股清流,是最有人情味的主持人。

然而实际上,赵普的主持人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1971年,赵普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父亲从事水利工作,母亲则是一名医生,家庭条件还算富裕。

赵普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赵普从小受尽了家里人的疼爱。

哥哥姐姐比他大了近十岁,他们经会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赵普。

赵普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异,老师对他很是重视,赵普的学校每周都有“国旗下的演讲”活动,成绩优秀的赵普自然的而然的担任起了这个任务。

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也没有老师指导,赵普从写稿到演讲的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安排的。

可他却犹如一个演讲家,总是能够声情并茂地将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大家,而且他还有着十分温柔的声线。

本来略显枯燥的演讲,在赵普的努力下,竟然成为了学生们一周最为期待的环节。

哥哥姐姐相继结婚后,赵普家里的经济条件变得紧紧巴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赵普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中考,选择参军入伍。

进入部队后,赵普被分配到北京某后勤部队,成为了一名普通士兵。

在此期间,赵普积极训练,获得了飞速的进步。

在新兵连的联欢晚会上,赵普为士兵们表演了一段诗朗诵节目,满怀激情的语言配上优雅大气的动作,获得了台下士兵的一众好评,也受到了部队领导的欣赏。

之后,赵普借着自己优异的声线条件,被领导调去部队的广播站当了一名司号员,负责每天早中晚播报号令。

退伍后,赵普因为没有学历,只能干着保安的工作,但没干多久,就因为工作做得不够好被辞退了。

然而祸不单行,没过多久,赵普的家庭就生了变故——父亲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

双重打击下,赵普失去了生活的期望,也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然而母亲的一句话,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明确方向,实现梦想

“你不是播音播得挺不错吗,不如试试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一下。”赵普母亲向赵普提出了这个建议,这句话,也点醒了赵普。

其实这些年,赵普虽然清楚自己在播音方面有天赋,但只把它当成一种业爱好,从来没有想过当做职业来发展,如今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出路,倒也可以放手一试。

在母亲的鼓励下,赵普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专业学习,有了兴趣的支持和之前经积累,赵普很容易地就融入到了其中,很快将播音主持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

1995年,赵普成功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完成学业后,赵普以优秀的专业课成绩,获得了去北京电视台工作的机会,赵普的主持人梦,也自此开始一步步实现。

刚进入电视台的赵普因为没有经验,只能参与幕后影片配音工作,但赵普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灰心,时刻勤奋工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普还多方面发展,辗转多家电视台主持节目,并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还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

有了这么多学历的支撑,赵普之后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很快就得到了一次上升的机会。

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之际,台里的大多数员工都回家过年了,赵普为了省钱和学习,留在了北京。

大年初四的早晨,赵普突然收到了领导打来的电话,表示台里有一档节目需要一个代班主持人,主持人中只有赵普还在北京,事出紧急,赵普也只能接了下来。

这是赵普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然而他却如同一个多年主持节目的“老人”一般,整个播报过程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慌乱。

也是这一次代班主持,让台里的领导终于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

此后,台里的领导将多个重要的节目交予赵普主持,而赵普也不负所望,表现得十分得体。

2003年,赵普获得了广电主持作品大赛一等奖,以及金话筒奖提名等各种奖项。

除此之外,赵普曾担任了纪录片的制片人和总导演。

06年,赵普报名参加了一档招聘主持人的节目,并荣获了比赛的前三甲,与著名节目主持人尼格买提,成为了同一批进军中央电视台的员工。

之后,赵普长期在央视主持一档新闻资讯节目。

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海协会台湾协商之旅、澳门回归十周年等重要的国家大事,赵普播报过很多,这也不难看出赵普的才华,以及台里对赵普的重视。

几年的军旅生活,使得赵普养成了正直、敢于仗义执言的性格,这一点在他所主持的节目中常常能够感受得到,而这种风格也使赵普斩获一大批忠实的观众粉。

有一次,赵普播报了这样一则新闻:“日本为人了吃生鱼片,大肆捕杀鲸鱼”,这则新闻在客观的分析下已经显示出了电视台的态度。

但赵普仍觉得不够,于是便“添了一把火”:“鲸鱼片再好吃,能长生不老吗?”

此话一出不仅讽刺了一波日本,也让那些吃生鱼片的人无地自容,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赵普总是在关键的信息点上给予个人的看法,将大众的情绪激发得恰到好处。

于是,赵普一下子从众多“板正”的新闻主持人中脱颖而出,一度被观众称为“有血有肉”的新闻主播。

然而,“真性情”在带给赵普好处的同时,也让赵普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失去了在央视工作的机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仗义发言,被迫辞职

赵普除了在节目中仗义执言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敢想敢做,从不藏着掖着。

随着赵普与央视其他新闻主播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眼红的网友开始在网上造谣,称央视的主播都月薪20万。

赵普在得知此事后,立马发微博为央视主播发声,而且还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单:他所主持节目的收益加起来还不足6000元,这样的工资确实不算高。

赵普这一次的“仗义执言”,为央视的主持人挽回了形象,收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不过后来的一次发声,却没有这么好运了。

2012年4月9日,赵普在微博上发文,呼吁人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赵普还声称内幕很可怕,不便细说。

赵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前一段时间,赵普的一位同事参与调查了明胶产业链的内幕,得知了这些产品里添加了工业明胶,吃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然而,这件事情普通人之间好心提醒尚可,赵普却以一个新闻主持人的身份将其捅破,也让其他别有用心的媒体拿到了他的话柄,将此事发酵,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加上明胶产业链错综复杂,其中更是涉及多方利益,因此赵普在发声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

赵普的消失也让广大网友操碎了心,赵普一向正义直言,对于赵普的发言,大众都表示十分支持。

随着言论在网上不断发酵,赵普在消失了四个月后,某一天重新出现在了央视新闻的直播间,这些猜测的言论不攻自破。

赵普的工作并无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从清晨的节目变成了晚上,之后网友猜测,消失的这四个月,可能是央视在保护他。

虽然化解了危机,不过自此事后,赵普的心境明显发生了变化。

赵普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媒体嗅到了“商机”,于是开始对赵普各种挖料。

之后,赵普被爆出了低头看稿子、抠鼻子等各种出糗瞬间,这让赵普的名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实,这些细节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因为赵普带着“央视主持人”的光环,于是,这些细节就成为了过错。

墙倒众人推,还有网友指出,赵普在节目中哽咽的行为其实是刻意为之,还说他是演技派等等。

赵普也不能容忍这种言论,曾多次发表言论澄清,奈何一己之力难堵悠悠众口,最终,赵普无奈地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2015年11月1日晚,赵普如往常一样出现在新闻直播间,向观众播报新闻,以往在新闻结束时,赵普总是会说一句标志性的结束语:“赵普在北京祝您平安!”

然而这一次,赵普却将结束语换成了:“赵普在北京祝您晚安!”仅仅一字之差,很多观众都没有发现其中的端倪,然而,这却成为了赵普担任新闻主播留给观众的最后一句祝福。

之后,媒体就爆出了赵普即将从央视离职的消息。

至于离职的原因,赵普并没有明说,可人们也都猜到了个大概。

离开了央视的赵普,似乎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回到家乡,开展创业

让人意外的是,赵普从央视离职后,并没有接受母校的邀请前去任教,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

离开央视一个月后,赵普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创建了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给予民间手艺人大力支持,并致力于做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而且,他还亲自出面,为这些民间艺术品谋销路。

除此之外,他还坚持做公益事业,据调查,赵普坚持做公益事业已经有20余年,不仅自己做公益,还号召社会上的名人和企业为公益事业募捐。

赵普虽然已经离开了央视,但始终还将自己当成一个公众人物,在大众面前保持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6年,赵普以“新农人”的身份在家乡创办了名为“普哥”的电商品牌,为家乡的农产品提供销售平台,使得这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广,也为家乡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2017年5月17日,赵普担任了安徽省电商计划的首席推销员,他曾公开表示:“如今我的身份自由了,我可以更好的为家乡的发展带来帮助,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完成理想。”

赵普的一句“身份自由”,背后暗含了许多无奈与辛酸,后来有人向赵普提起当年的往事时,赵普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说过的话。

他始终觉得,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应该要时刻关注大众的利益,黑心商家的过错,也不该让不明所以的老百姓承担。

离开央视之后,赵普恢复了之前犀利的说话方式,常常在网上“吃瓜”,对一些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许多正义之言。

在唐山打人事件发生时,很多媒体人为了避险不敢发声,而赵普则是很快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了视频,一句“他们真是无法无天了”收获不少点赞。

“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我们不能沉默,更不能容忍。”赵普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也不免让人感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央视新闻中那个言辞犀利的新闻主播。

然而,赵普不仅有这些仗义执言,还有些让人迷惑的发言。

“美国的空气确实鲜甜啊”“中国欠司徒雷登一个敬礼”这些言论,不仅公然与主流文化唱反调,还对中国的限韩令指手画脚,甚至还胡乱改写古诗词。

每次只要有这样的迷惑发言,下面的评论准是骂声一片,不过人们在质疑的同时,也很是奇怪赵普为何会性情大变?

有人猜测还是跟他离开央视有关,还有人表示他就是想报复社会,然而这些也只是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

赵普既能仗义执言,也有口出狂言。

对于赵普的评价,本来是众口称赞,后来也演变成了好坏参半,赵普的这种疑惑行为,或许就是他口中“放飞自我”的方式吧。

如今,赵普依然从事着电商行业,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发布视频,也经常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对一些事情进行分享,还跟随主播做起了直播带货的工作。

赵普利用自己名人的身份,帮助4000多名贫困商家直播带货,然而可能是因为主打的产品是文创品牌,所以直播间的人气并不高,销量也上不去。

后来,赵普还曾发表言论调侃,说自己是一个月收入3800元的人士,据直播间的人气来看,赵普的话也有一些可信度。

他在社交账号上更新的视频很少爆火,甚至还不如网红的点赞量高,这就让网友不仅调侃:央视名嘴离开央视后,果然一落千丈了。

然而赵普对这些言论却毫不在意,依然坚持着心中所想,只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虽然没有之前当主持人时光鲜亮丽,可现在的生活对他来说,也未必不是更适合的体验。

结语

声音铿锵有力、播报字正腔圆,气质庄重而不失高雅。

这位有着真性情,敢想敢做的优秀主持人赵普,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别人不敢说的话他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做,似乎在赵普身上,有着无限的可能。

相信赵普日后的生活,也能如他心中所想,随心所欲,不受束缚。

标签: 赵普

更多文章

  • 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江山-赵普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赵普

    自古改朝换代除了武将冲杀,掌握兵权,还需要文臣谋划,运筹帷幄,如何合乎天心,顺应民意,在不引起社会动荡的前提下,较为名正言顺,最大程度上继承前朝的政治遗产。毫无疑问,这一点赵匡胤是成功的,陈桥兵变,巧妙利用太后的懦弱和士兵的从众心理,最终和平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之后虽有反抗,也是零星之地,不足

  • 赵匡胤问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只说了两个字,皇帝大喜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赵普

    古代社会文官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到了宋朝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重文轻武,所以整个国家的面貌,就是比较的懦弱,一开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北宋末年,就出现了问题。也是因为宋朝皇帝比较儒雅,国家风气也都是那样,所以文人生活的都很不错,当时有个叫做赵普的人,这个人只是一个村里的老师,虽然书没

  • 赵普河散文:母亲的年与春天

    历史人物编辑:壹读写标签:赵普

    河南民权县人和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赵普河“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天气格外应景,下了一整天的雨。应该是我对母亲的思念感动了上天吧,它陪我流了一天的泪。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五年里,每当春节过后,人们还没有从欢乐中清醒过来,而我的心里便多了一丝忧虑,一丝惧怕……我惧怕春天的到来……在我六岁

  • 赵普河散文:“外地人”四婶

    历史人物编辑:壹读写标签:赵普

    河南民权县人和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赵普河四婶终于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出院那天,我去看望了她。望着四婶那因发福而显笨拙的身体,我惊诧了,四婶原本可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对四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我童年那段不堪回首而又美好的时光是在她的呵护中度过的。四婶不是本地人。她是徐州东边的农户人,她的父亲有病在床上躺了

  • 名相李昉李昉的主要成就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李昉

    李昉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著有《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作品,他的诗风效仿白居易,是“白体诗”的代表之一,有着中晚唐诗风余韵。宰相李昉简介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时期,李

  • 北宋宰相吕蒙正:为喝一碗鸡汤,厨子每天杀100只鸡,鸡骨堆成山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吕蒙正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学过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大家可否知道,正是这位劝诫大家珍惜粮食的唐朝诗人,最后却并没有成为一位清廉之人。官居高位后,他反而搜刮民脂民膏,成为了一代大贪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位唐朝诗人以外,北宋也有一个“清廉”的宰相,但他却为了喝一碗汤,

  • 穷时无人问津,达时争相攀附,才子吕蒙正的2副对联写尽世间炎凉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吕蒙正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人活一世,皆在为名利而操劳奔波,这本无过错。但如果一心奉行利益至上,为人处世无半分人情与真诚可言,最终沦为那蝇营狗苟之辈,这又有何意义呢?然而,从古至今,都是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寡。所谓穷时无人问津,达时争相攀附。著名喜剧演员黄渤就曾经感叹过:“自从我红

  • 吕蒙正:堂堂状元,竟然写出言辞鄙陋的《破窑赋》,定是伪作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吕蒙正

    吕蒙正:钓头香饵别,终待得鱼归自隋朝实行科举取士以来,共计开科约七百次,有名有姓的约六百余,但是,有作为的极少,绝大部分是默默无闻地走过路过,无人能记得他姓甚名谁,当年的风光,早就随着时光流逝,暗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作为文人天堂的宋朝,出彩的状元算是比较多的了,最著名的当然是民族英雄加爱国诗人的文天

  • 宋朝名相吕蒙正和他的奇文“鸡汤”,懂的人人生不迷茫

    历史人物编辑:南宋娱乐标签:吕蒙正

    00两宋是读书人的乐园,宋太祖有遗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所以两宋士大夫日子过得最为滋润,许多人被流放到各地,却没有杀头抄家的危机。如苏轼下台后,虽然发往远恶边州,却留下一条命。因磨难反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宋仁宗有劝学篇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朝有许多穷书生寒窗十年无人知,

  • 颇有政绩的“饭桶宰相”——张齐贤百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生活标签:张齐贤

    #百家故事#北宋著名大臣张齐贤出身寒门,身材高大,饭量也大,小的时候常常吃不饱。《邵氏闻见录》、《青琐高议》等史籍记载:张齐贤“饮啖兼数人,自言平时未尝一饱。”一顿饭能吃下的东西够好几个人的吃的,自称从没吃饱过。张齐贤家乡的村民有施舍斋饭还愿的习俗,每当有人家施舍的时候,张齐贤才能勉强吃饱。因此,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