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杀飞,始可和”,完颜宗弼一句话,就让宋高宗和秦桧开足马力,忙活了好几个月。
完颜宗弼为何这么恨岳飞,非要岳飞死,才同意议和?被岳飞打怕了。
岳飞最后一次北伐,和完颜宗弼大战于郾城。
完颜宗弼一直引以为豪的金军精锐骑兵铁浮屠和拐子马,在岳飞的精锐骑兵背嵬军,和手持麻扎刀、大斧的岳家军将士面前,被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
完颜宗弼为了找回一些面子,不敢再与驻扎郾城的岳飞交战,转而进攻战斗力稍弱的颍昌。
结果,被岳飞提前料到,派岳云驰援。小将岳云率八百背嵬军精锐,联合颍昌守军,再次大败完颜宗弼,斩杀金军五千余人。甚至,就连完颜宗弼的女婿万夫长夏金吾也被岳家军所杀。
岳飞趁胜进军,直逼开封城下,试图收复黄河以北的宋朝旧地。
岳家军先锋在朱仙镇再次大败金军,吓得完颜宗弼准备弃城而逃。只可惜,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最终导致岳飞的最后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岳飞退军了,完颜宗弼却惊魂未定,必须除掉岳飞!
他给秦桧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想要和谈,那就先杀了岳飞吧。
秦桧也早有独揽朝权的野心,正好借金人的要求,实现自己的目的。
只有岳飞不肯投靠他,而岳家军也只听从岳飞的号令。
岳飞的末日来临了。
在秦桧的运作下,张宪、岳云、岳飞三人先后被羁押入狱,遭到了酷刑审讯。
一开始,秦桧指派了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
面对何铸,岳飞义正言辞,袒背露出了早已刺在背上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
何铸虽然对岳飞的一些行为不满,还曾经参劾过岳飞,但他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当他看到“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时,也不免为止动容,跑到秦桧面前,力主岳飞清白,绝无谋反之心。
不管任何时候,正义之士总是有的。
可是,秦桧的目的是除掉岳飞,既然你何铸不想干,那就另外派人好了。何铸被免职,秦桧任命万俟卨为御史中丞,继续审理岳飞一案。
最终,在“莫须有”之下,岳飞被定了谋反之罪。
金人虽然要求杀死岳飞,然后才可以谈议和,实际上,在岳飞入狱之后,被杀之前,宋金双方已经达成了议和协议。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初,宋高宗承诺向金国割地、称臣,每年缴纳岁币,双方达成了“绍兴和议”。
岳飞的生死,在议和之后,已经无关紧要了,只要南宋朝廷不再重用岳飞就可以了。
当时,宋高宗和秦桧,就杀不杀岳飞一事,也在犹豫不决。
据《朝野遗记》所载,有一天,秦桧独自待在书房,一边吃柑橘,一边若有所思地想事情。
秦桧的妻子王氏看到了,笑道:“老汉何一无决耶?捉虎易,放虎难也。”
王氏说得对不对?肯定对。
秦桧在干了议和、陷害这些勾当之后,在岳飞心中,早已是妥妥的大奸臣。如果岳飞没死,不管是为了宋朝的江山基业,还是为了个人,肯定都要想方设法除掉秦桧。
秦桧听完王氏的话,心头不由的一凛,下定了杀死岳飞的决心。
绍兴十一年腊月,岳飞死于大理寺。
岳飞到底是被赐毒酒毒死的,还是被骗沐浴之后,压迫双肋给打死的,已经无法确定了。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岳飞死后,尸体被暂时埋在了大理寺菜园的墙角处。
据《朝野遗记》所载,一名素来敬重岳飞的狱卒,将岳飞的遗体盗了出来,并妥善安葬,“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五显庙尚灵。顺葬之北山之滨,身素有一玉环,顺亦殉之腰下,树双橘于上识焉。”
隗顺将岳飞的遗体挖出,将地面恢复原状之后,悄悄的将遗体背出了临安城。然后,他将岳飞的遗体,埋在了城外北山的山脚之下。
隗顺还将岳飞平时佩戴的一个玉环,作为陪葬品放在了岳飞遗体的腰下。接着,又在坟上种了两棵橘子树,作为标记。
就这样,隗顺将这个秘密一直守到了临终之前。
隗顺在咽气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
隗顺死的时候,朝廷还没有给岳飞平反,所以,隗顺的儿子,也不敢讲出去,只能默默的继续保守这个秘密。
在岳飞死了20年之后的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继位,宋高宗退位做了太上皇。
宋孝宗准备北伐,为了顺应民意、笼络人心,他下旨为岳飞昭雪,并悬赏寻找岳飞的遗体。
隗顺的儿子看到了张贴的榜文,这才跑到官府,将其父保护岳飞遗体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宋孝宗派人顺利找到了岳飞的遗体,赏了隗顺的儿子一些银两,并赐封了一个可以只拿俸禄、没有实差的小官。
任何时代,不缺佞幸小人,同样也不缺忠义之士。
隗顺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狱卒,可是,他深明大义,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岳飞的遗体保存了下来。
隗顺父子为“精忠报国”的岳飞默默守墓二十年,虽然没有岳飞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巨大的物质回报,但其精神却永远流传了下来。隗顺父子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忠义之士,相比跪在岳飞面前的四人,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