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被吕后出死后,萧何说了这句话,直接体现了他的为人

韩信被吕后出死后,萧何说了这句话,直接体现了他的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1/4 20:20:46

说起韩信,我们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因为这个人在楚汉之争中和西汉初年地位太重要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西汉政权。西汉建立之后,韩信凭借个人的功劳被封为楚王,可见他的功劳之高。而且他和张良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不仅如此,他还被后世封为兵家四圣之一,被后世誉为兵仙等称呼,这足以说明他的影响之大。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功劳如此之大的人,下场并不好。最后被吕后密谋处死。

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之后,韩信的兵权就被剥夺了,之后封为楚王。不过韩信虽然被封为楚王,但刘邦对他并不放心。最后因为钟丽昧的原因被带到了长安。之后查清状况后,韩信无罪被赦免,但是降为淮阴侯。在陈郗造反的时候,刘邦去平叛,结果吕后在后方趁机诛杀韩信。不过这中间多亏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萧何。如果没有他的话,韩信绝不会去见吕后的。

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当然,她怕韩信不愿意来,于是叫萧何去见韩信。有了萧何的保证,韩信才敢区间吕后的。因为萧何对韩信有重大恩情。

当年韩信从投奔项羽没有受到重用,后来到了刘邦下面。如果不是萧何力荐,刘邦也不会让韩信当大将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功劳。所以光是因为这些原因,韩信就绝对相信萧何。但让韩信没想到的是,他建了吕后之后,就被萧何叫人绑起来了,后来被处死。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而萧何在韩信死的时候说“我萧何为国除奸,不负天下苍生。”

吕后之所以想要除去韩信是因为怀疑韩信造反,这件事本来就很可疑。先不管这件事的真假,但萧何后来骗了韩信,用韩信对他的信任来诛杀他,这件事就是小人的作风。这件事也可以说是萧何人生的污点。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萧何冷冷地看着他的尸体,说出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萧何

    想必大家都听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吧。韩信成名前只是一个管军粮的小官。因长期不被重用,就准备随着其他人逃亡。身为丞相的萧何听闻此事,竟顾不上和刘邦打招呼就去追赶韩信。最后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之后战功赫赫,最后被后世称为兵仙。但是为什么韩信最后的下场是被士兵绑住斩杀呢?而且为什么萧何会看着他的尸

  •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被杀,萧何说4个字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萧何

    韩信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经为刘邦和汉朝做出了很多贡献。一开始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后来韩信被杀,萧何说是为国锄奸,萧何一直忠于刘邦,这才得以善终。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韩信和萧何都是刘邦的得力部下,曾经为刘邦的起义和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开始,

  • 萧何和吕后联手杀死了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对萧何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萧何

    亲们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并不陌生吧?当初韩信落魄时投靠了刘邦,萧何首先接待了韩信,萧何当时是刘邦的丞相,人称“萧相国”。当韩信和萧何两个人坐下来一交谈,萧何不由得大吃一惊,韩信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据说韩信生前得到过一本兵书,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自学成了“兵圣”。萧何对韩信很崇拜,心想这要是让他带

  • 萧相国世家,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萧何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萧何•别名(外号):萧相国•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沛郡丰邑(江苏徐州丰县)•职业:相国•爵位:酂侯•生卒: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主要作品:《九章律》•主要成就: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无为而治,萧规曹随制定《九章律》•地位: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信

  • 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料?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萧何

    没听萧何说过他知道赵括!至于“纸上谈兵”嘛,想来萧何也玩儿过。身边除了文官就是武将,难免也会谈点儿军事。这种事儿也只能是口头上那么一说,总不能给他三千城管,看他能不能踏平彭城吧?刘邦联合了众诸侯,还要五十六万人马呢!萧何虽然主攻的是律法专业,但肯定也需要涉猎军事领域。萧何在军事领域上的造诣,已经超越

  • 萧何计杀韩信,刘邦给他加封五千户,萧何大喜,门客: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萧何

    吕后用萧何计诛韩信,汉高祖尚在邯郸军中,听长安来的使者报告韩信已诛,于是派使者到长安将萧何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加封五千户,今都尉一人率兵五百人为相国卫兵。周围的人均祝贺萧何升官,唯独独召平披麻戴孝吊之。召平是原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隐居在长安城东面的一个村子里,种瓜为生。刘

  • 做人做事的典范-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萧何

    萧何,之所以能够做到“相国”(后来叫丞相)职位,不仅在于他事功卓著,而且他还能够取信于当政者,即刘邦。萧何是沛县丰邑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地点在今天的江苏省丰县县城。先来看看萧何的事功。萧何因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而被任命为县令的属吏。主管官员考核、人事任免,并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后

  • 萧何、韩信、张良史称“汉初三杰”,其中的萧何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萧何

    萧何、韩信、张良史称“汉初三杰”,萧何排名首位,由此可见萧何的过人之处。刘邦自己也说过:“供应粮草、招兵买马、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谋远虑我不如张良。我之所以能得天下,关键是得他们三人之助也。”萧何、张良、韩

  • 背信弃义的萧何,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萧何心中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萧何

    前言:世人皆知,刘邦统一天下,离不开三个人的帮助,韩信、张良、萧何,他们三个人各自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被称为汉初三杰,共同辅佐邦夺取了天下,我们就是看一下一心为国为民的萧何。入城后并无贪乐,先存书籍刘邦攻破咸阳后,见到了咸阳宫殿的奢华,当时的军队大多都是穷苦出身,哪里见得这种富丽堂皇,将士们都得意忘

  • 萧何有一后人,生前一心要当和尚,晚年混的没饭吃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萧何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从杜牧的诗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南朝佛教是非常的兴盛的。南北朝时期,不光民间的佛教大盛,而且还受到皇帝的推崇,南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萧何的后人),不光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吃斋念佛的,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