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匈战争:李陵5000步兵出征匈奴,仅剩400人,汉武帝:族灭全家

汉匈战争:李陵5000步兵出征匈奴,仅剩400人,汉武帝:族灭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苹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3/12/9 3:22:55

漠北战役后,汉匈之间的纷争进入一段暂时的消沉期。

自公元前120年后,大汉神将霍去病病逝,匈奴单于伊稚斜在霍去病去世三年后离世。

匈奴暂时无力南下袭扰,汉武帝也暂时转变策略,经略全国边境地区。

在南方,他下令平定两越(东越和闽越)。

在西南,他下令收降夜郎、且末。

在东北,设乌桓校尉,管理乌桓,并实际控制高夷地区。

在西北,汉武帝听从张骞建议,重点经略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地区,自漠北战争后,匈奴主力集中在沿着西北方向外迁,集中在燕然山一带,盐泽以东空无匈奴。

那时候的大汉王朝,虽然已经拿下了河西走廊,但对于河西走廊的管理本质有名无实,空有设郡之名。

我们后来经常听到的河西四郡也并非瞬间而建,河西四郡的修建经历了长达33年的时间。

公元前115年,张骞上书:

“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

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恋故地,又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张骞的外交大策,就是为了更好地经营河西走廊。只不过,那时候汉武帝的经营河西走廊的方式,仅是希望借助于西方大国乌孙国东迁河西走廊,以双方缔结兄弟之国的盟约,借他人之手捍卫河西走廊。

汉武帝为实现张骞外交大策,以及经略河西走廊的梦想,拜封张骞为中郎将,命其带领三百人使团,携数万牛羊,黄金、丝绸数千万钱,出使西方各国。(主要为乌孙、大宛、大月氏)

史书所载:

西域凡三十六国,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合流东注盐泽。盐泽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循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循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故皆役属匈奴,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这则史料中,有几处非常关键的信息。

第一:匈奴对西域地区专设管辖,匈奴西部的日逐王设(僮仆都尉)统辖西域各国,管理机构流动设驻于焉耆、危须、尉黎一带,主要负责征收赋税,汲取西域财富。

第二:西域诸国曾皆受匈奴统治,匈奴对西域诸国仍旧留存有较大的影响力。

所以,张骞出使乌孙的使命并没有实现。

资治通鉴中记载:

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

在汉匈双方鏖战的这些年,乌孙趁势脱离了匈奴控制,并成为西域一带最强大国,压根没把汉王朝放在眼中。

如此一来,汉武帝想要借助乌孙经略河西走廊的计划已无法实现。

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张骞大策无法实现后,汉武帝在酒泉设郡,移民戍边。

又划分酒泉部分地盘置武威郡,切割匈奴与强人的联系,从这一刻起,他才开始真正决定主导河西走廊的军事驻防。

后来,汉武帝又切割酒泉、武威两郡,设立张掖、敦煌,并设阳关和玉门关,基本构成了河西走廊的军事防御据点。

汉武帝在重点经略河西走廊地区的同时,还积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

至于汉武帝为何会做出如此示弱的举动,还是一句话。

汉王朝始终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

自马邑之谋开的汉匈战争,及至漠北战争结束,汉匈双方之间的鏖战已经持续了漫长的14年。

汉王朝虽然使匈奴远遁,但大汉王朝的内耗也相当惨烈,时常爆发经济危机,我们在课本上所学到的汉武帝时期大量的财政政策,本质而言就是汉匈战争发生以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譬如均输、平准,盐铁专营与酒的专卖、鬻爵制度、算缗、告缗令,改铸五铢钱。

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中央王朝而言,财政大策固化才是万本之源,一切所谓的经济改革,本质而言,就是经济形势的彻底崩塌。

这一点,汉王朝也一样。

汉王朝以强力所推行的这些财政改革,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调节汉匈战争爆发以来,引发的极端财政危机。

所以,战争的车轮必须暂时停下来,以便恢复王朝经济。

为此,汉武帝在漠北战争结束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开始频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

那些年,我们能够在史料中不断看到这样的字眼。

汉使王乌等窥匈奴。

汉使杨信使于匈奴。

汉使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使,送其丧,厚币直数千金。

汉朝频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的那些年,匈奴内部政权更迭频繁,对于大汉王朝的态度也随时可变。

漠北战争后,历经伊稚斜、乌维单于,及至詹师庐单于登位,汉王朝轻其年幼,分别派遣两波使团出使匈奴,一波出使右贤王,一波出使单于,此举彻底激怒了詹师庐单于,詹师庐单于前后扣留十余匹汉朝使者,双方矛盾开始激化。

公元前102年,詹师庐单于去世,匈奴拥护匈奴右贤王登位,是为呴犁湖单于。

同年,汉武帝下令在五原至边境外围,处处构筑城墙、要塞、亭燧,又派遣重兵驻防居延。

当年秋天,匈奴大举侵入定襄、云中二郡,杀掠数千人,沿途破坏汉朝所筑城墙、要塞、亭遂等,同时匈奴右贤王侵入酒泉、张掖二郡,掳掠数千人后向西北撤离。

公元前101年,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奴又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

刚刚上位不久的且鞮侯单于,害怕汉武帝进攻,给汉武帝送了一封信。

“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我是儿辈,怎么敢与汉天子比!汉天于是我的长辈。”

不仅如此,且鞮侯单于还放回了前任单于扣押的汉朝使者,又派使者进攻,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汉武帝也派遣苏武,将此前扣押的匈奴使者同样送返。

两国关系即将缓和之际,发生了一件大事。

此次负责护送匈奴使者北返的汉朝使团,曾经归降过汉朝的匈奴缑王和汉使虞常,企图劫持匈奴单于母亲阏氏回到汉朝。且鞮侯单于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斩杀缑王,活捉虞常,并扣押了苏武。

汉匈关系再度恶化。

公元前99年,五月。

汉武帝下令北征匈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塞,在天山攻打右贤王,斩杀、俘获匈奴一万多人。

李广利回师途中,遭遇匈奴大举围攻。庆幸赵充国率领一百多精壮兵卒冲破匈奴的包围,于重重包围中,救出李广利大军。

此战,汉兵阵亡了十分之六七,赵充国受伤二十余处。

汉武帝下令再度出击,以公孙敖出西河郡,与路博德在涿邪山会合,最终无功而返。

九月,汉武帝又派遣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

李陵行军一千多里,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主力,双方鏖战一番,匈奴损伤一万多人,李陵在浚稽山山谷鏖战至最后一刻,边战边撤,距离边塞只有一百多里时,为保全帐下士兵,让四百汉军逃回汉境,自己则投降了匈奴。

李陵一事,族灭其家,司马迁受牵被施宫刑。

而汉匈战争仍在继续,力透纸背浓墨下的冰冷文字,仍旧在演绎着大汉王朝的无上荣光。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西汉二百年只有一个伏波将军,却因居功自傲,导致李陵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观察馆标签:李陵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伏波将军”这个称号,最著名的伏波将军就要属东汉初期的马援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就出自马援之口。当时马援班师回朝,很多人都祝贺慰劳他,他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没有平定,自己应该重回边塞,马革裹尸。马援还拿自己和曾经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远远不及,“功薄赏厚。”马援提到的路

  • 悲催李陵,弹尽粮绝诈降反成真;仗义司马迁,为友直言受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李陵

    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本文为苏苏说说2021原创,感谢点赞、支持、关注!“启奏陛下:李陵真的投降匈奴了!我亲眼看到他教导匈奴士兵,不久就会回头攻打我们!”刚刚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公孙敖向汉武帝叩首说道。剧照:公孙

  • 轻敌冒进、治军不严、朝令夕改;也许,这才是名将李陵的本来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李陵

    《旧唐书·裴度传》有云:一胜一负,兵家常势。500多年后,当罗贯中对整个三国时期的各位名将战绩,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之后,依葫芦画瓢,最终将这句话改写成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句俗语:胜败乃兵家常事!毫无疑问,这是一句非常靠谱的论断!纵观华夏历史,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常胜将军”——纵然勇猛如楚霸王,也有垓

  • 本能立千秋之功,却被皇帝与下属一同坑死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3)主笔:闲乐生朱晖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杀敌数千

  • 李陵为国死战,兵败被俘,汉武帝却杀了他一家老少!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李陵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能谦让,为时人赞。少即率轻骑深入匈奴腹地巡视,又以五千骑屯守边塞,防备匈奴。天汉二年,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率军攻击匈奴右贤王,召李陵随往。李广利资质平平,明显是武帝夹带私货让李广利立功,让别人干活。李陵勇武异常,但是迟迟没有战功,屯兵多年却未曾与匈奴交战。于是不愿同李

  • 蒙古出土汉朝房屋,墙上十个字,揭示了汉朝降将李陵的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李陵

    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在历史上第一个将匈奴打败的朝代,就是汉朝。汉高祖时期,匈奴几乎是肆无忌惮的。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汉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就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个盛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文景之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在汉武帝时期,

  • 何谓拓跋、秃发、慕容鲜卑?吐谷浑是鲜卑吗?拓跋氏是李陵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李陵

    两晋南北朝(15):3月19始写两晋南北朝,见此篇,有兴趣者翻篇前往!五胡乱华里的五胡,我们已经讲了匈奴、羯、氐,另外加上了巴氐(賨人),变成了六夷,还剩下鲜卑和羌了。今天我们来讲讲鲜卑,这可是五胡乱华里最为重要的一族了,可以说完全重塑了中华文明。鲜卑属于东胡,就是居住在匈奴东边的胡人。东胡被匈奴击

  • “比武争罪,法场成亲”秋蝉和李陵轰轰烈烈的爱过,却最终错过

    历史人物编辑:遨游在历史标签:李陵

    有些角色刁蛮任性起来非常惹人厌,但是刘怡君曾经饰演过两次“野蛮女友”却成了观众眼中的白月光。一个是《少年包青天》中的“庞飞燕”,还有一个就是《大汉天子》中的“秋蝉”!秋蝉和念奴娇从小情同姐妹,念奴娇的父亲原是一位将军,被厌次侯冤枉谋反结果落了个满门抄斩,两人藏身歌舞坊伺机刺杀厌次侯父子,为父报仇。美

  • 李广之孙李陵为何投降匈奴?他说了7个字,汉武帝霸气回应:砍了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执政期间,对一直骚扰汉边疆的匈奴采取了武力打压的政策,结果在这场“虽远必诛”的僵持战中,通过卫青、霍去病两大将领的带领,把匈奴赶到边远之地去了。汉武帝晚年,起用了新的人才——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李广利也属于“外戚军人”,他的妹妹李夫人不但长的美,而且舞跳的也好,

  •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真投降匈奴?俄罗斯考古揭开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李陵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以少胜多,他真的投降匈奴了吗?俄罗斯考古发现揭开秘密!纵观我国历史,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项羽的巨鹿之战,诸侯联军作壁上观,项羽五万胜四十万秦军;官渡之战,曹操2万胜袁绍11万雄兵;以2万农民军打败42万正规军的刘秀昆阳之战;此外,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都是军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