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二百年只有一个伏波将军,却因居功自傲,导致李陵被俘

西汉二百年只有一个伏波将军,却因居功自傲,导致李陵被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观察馆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3/12/9 3:23:27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伏波将军”这个称号,最著名的伏波将军就要属东汉初期的马援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就出自马援之口。当时马援班师回朝,很多人都祝贺慰劳他,他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没有平定,自己应该重回边塞,马革裹尸。马援还拿自己和曾经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远远不及,“功薄赏厚。”

马援提到的路博德就是西汉时期唯一的伏波将军,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伏波将军。伏波将军的寓意是能够降伏波涛,其实是一个杂号将军。汉朝时期出现一堆杂号将军。因为汉武帝向外用兵,很多将领获得军功。有军功要褒赏,但是原有的名号不够用,于是一堆杂号将军就出现了。这些杂号将军有的以军队命名,有的以攻打的地方命名,还有就是单纯的宣扬武功。伏波将军就是这种封号。

路博德是右北平太守,在出征匈奴的时候跟随霍去病,俘虏和斩杀两千八百人,因为这份军功被封为邳离侯。等到霍去病去世以后,路博德以卫尉的身份被封为伏波将军。路博德最活跃的时候应该是在西汉平定南越的战争中。这场战争以后,汉朝设立九个郡加以管控。在《后汉书·马援传》中,马援说路博德为西汉“开置七郡”,有可能是没有把海南的珠崖、儋耳算在里面(小编猜测的,个人观点)。

路博德因为平定南越又被汉武帝封赏。但是后来因为犯了法,被汉武帝剥夺爵位,官职也成为强弩都尉,在居延驻扎、建墙。后来汉武帝派贰师将军(也是杂号将军)李广利出兵攻打匈奴,让李广的孙子李陵给他管辎重。李陵不想干这样的活,请求自成一军到单于庭。汉武帝同意了,但是没有骑兵给他,而是让路博德随时接应他。

路博德虽然现在混得不怎么样,但是也曾经辉煌过,给李陵当后援觉得丢人。他心想:让李陵不出兵不就完事了吗?于是路博德就劝汉武帝,让李陵等到明年再出兵。

汉武帝还以为李陵自己害怕了不好意思直说,让路博德找理由。于是他命令路博德去西河;李陵去浚稽山和龙勒水活动。结果李陵在浚稽山碰上单于,又没有后援,最后被俘投降。

参考文献:《后汉书》《汉书》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悲催李陵,弹尽粮绝诈降反成真;仗义司马迁,为友直言受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李陵

    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本文为苏苏说说2021原创,感谢点赞、支持、关注!“启奏陛下:李陵真的投降匈奴了!我亲眼看到他教导匈奴士兵,不久就会回头攻打我们!”刚刚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公孙敖向汉武帝叩首说道。剧照:公孙

  • 轻敌冒进、治军不严、朝令夕改;也许,这才是名将李陵的本来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李陵

    《旧唐书·裴度传》有云:一胜一负,兵家常势。500多年后,当罗贯中对整个三国时期的各位名将战绩,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之后,依葫芦画瓢,最终将这句话改写成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句俗语:胜败乃兵家常事!毫无疑问,这是一句非常靠谱的论断!纵观华夏历史,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常胜将军”——纵然勇猛如楚霸王,也有垓

  • 本能立千秋之功,却被皇帝与下属一同坑死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3)主笔:闲乐生朱晖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杀敌数千

  • 李陵为国死战,兵败被俘,汉武帝却杀了他一家老少!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李陵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能谦让,为时人赞。少即率轻骑深入匈奴腹地巡视,又以五千骑屯守边塞,防备匈奴。天汉二年,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率军攻击匈奴右贤王,召李陵随往。李广利资质平平,明显是武帝夹带私货让李广利立功,让别人干活。李陵勇武异常,但是迟迟没有战功,屯兵多年却未曾与匈奴交战。于是不愿同李

  • 蒙古出土汉朝房屋,墙上十个字,揭示了汉朝降将李陵的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李陵

    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在历史上第一个将匈奴打败的朝代,就是汉朝。汉高祖时期,匈奴几乎是肆无忌惮的。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汉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就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个盛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文景之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在汉武帝时期,

  • 何谓拓跋、秃发、慕容鲜卑?吐谷浑是鲜卑吗?拓跋氏是李陵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李陵

    两晋南北朝(15):3月19始写两晋南北朝,见此篇,有兴趣者翻篇前往!五胡乱华里的五胡,我们已经讲了匈奴、羯、氐,另外加上了巴氐(賨人),变成了六夷,还剩下鲜卑和羌了。今天我们来讲讲鲜卑,这可是五胡乱华里最为重要的一族了,可以说完全重塑了中华文明。鲜卑属于东胡,就是居住在匈奴东边的胡人。东胡被匈奴击

  • “比武争罪,法场成亲”秋蝉和李陵轰轰烈烈的爱过,却最终错过

    历史人物编辑:遨游在历史标签:李陵

    有些角色刁蛮任性起来非常惹人厌,但是刘怡君曾经饰演过两次“野蛮女友”却成了观众眼中的白月光。一个是《少年包青天》中的“庞飞燕”,还有一个就是《大汉天子》中的“秋蝉”!秋蝉和念奴娇从小情同姐妹,念奴娇的父亲原是一位将军,被厌次侯冤枉谋反结果落了个满门抄斩,两人藏身歌舞坊伺机刺杀厌次侯父子,为父报仇。美

  • 李广之孙李陵为何投降匈奴?他说了7个字,汉武帝霸气回应:砍了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执政期间,对一直骚扰汉边疆的匈奴采取了武力打压的政策,结果在这场“虽远必诛”的僵持战中,通过卫青、霍去病两大将领的带领,把匈奴赶到边远之地去了。汉武帝晚年,起用了新的人才——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李广利也属于“外戚军人”,他的妹妹李夫人不但长的美,而且舞跳的也好,

  •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真投降匈奴?俄罗斯考古揭开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李陵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以少胜多,他真的投降匈奴了吗?俄罗斯考古发现揭开秘密!纵观我国历史,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项羽的巨鹿之战,诸侯联军作壁上观,项羽五万胜四十万秦军;官渡之战,曹操2万胜袁绍11万雄兵;以2万农民军打败42万正规军的刘秀昆阳之战;此外,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都是军事战

  • 李陵蓉:晋朝传奇的“黑人”太皇太后,奇丑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李陵

    黑人我们都知道在非洲一带,和中国的黄种人还是有区别的,而他们会漂洋过海来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并且会和这里的人有悲有乐。比如在唐朝的时候,我们都清楚最繁华的地带就是长安城内,而那里街上人很多很热闹,黑人曾经出现在此,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印尼偏远的热带地区,这种新奇的皮肤颜色引来了唐朝人的好奇心,怎么个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