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古出土汉朝房屋,墙上十个字,揭示了汉朝降将李陵的冤屈

蒙古出土汉朝房屋,墙上十个字,揭示了汉朝降将李陵的冤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潇湘历史坊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4/1/20 5:27:05

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在历史上第一个将匈奴打败的朝代,就是汉朝。汉高祖时期,匈奴几乎是肆无忌惮的。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汉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就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个盛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文景之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在汉武帝时期,将匈奴打败,不过匈奴被彻底打败,是在汉宣帝时期。汉宣帝要比汉武帝还要晚。汉武帝晚年时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巫蛊之祸的出现。

对于后人来说,匈奴肯定是不陌生的。当时的匈奴就是现如今的蒙古国。汉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尤其是在西汉建立的初期。当时有汉初三杰,包括韩信萧何张良。这三人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可是非常高的。汉武帝时期,同样出现了名将。

汉武帝能够对匈奴开战,不仅仅是有了文景之治的积攒,其次还包括武将的选拔。这时候出现了两位名留青史的武将,他们分别是霍去病卫青。可是当时的西汉,还有一位名将,他就是李广。不过此人的战绩却不怎么好。

李广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将领,不过他的搞笑战绩也是很多的。举个例子来说,漠北之战是西汉对匈奴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李广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身为一个武将,竟然连战场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恐怕只会发生在李广身上。

到了李广孙子李陵这一代,他的事迹得到了改变。不过这个李陵投靠了匈奴人。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虽然投靠了匈奴,但是曾经的李陵也为西汉建功立业。那么事实真的如此?根据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也就是1945年的时候,苏联考古学家有了发现。这个发现对于后世来说,刷新了对李陵的看法。

正是在现如今的蒙古国,苏联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房屋,这个房屋是汉朝时期的。这个房屋是两间住宅,第一室为正方形,长宽均为12米;第二室长12米,宽则为6米。这个看似没什么的房屋,却揭示了西汉名将李陵的一生。

考古学家发现这个房屋之后,就立即肯定了这是李陵的房屋。因为匈奴人一向喜欢住帐篷。李陵自幼学习武艺,很受汉武帝赏识。当初的李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顺利返还。后来长期征战匈奴。

汉武帝给了李陵五千精兵,想要征战匈奴。于其说是征战匈奴,不如说是效仿李陵的爷爷李广。李陵带着五千精兵,深入匈奴。一轮交战后,匈奴单于打败。可是李陵的士兵中,出了一个叛徒,他告诉匈奴的单于,李陵没有什么后勤补给,他们就该完了。

单于一听,立刻扎牢了对李陵的包围圈。最终李陵的士兵只有四百多人跑了出来。后来李陵投降了匈奴。这样的事让汉武帝非常气愤的。这时候的朝廷大臣都说李陵是叛臣贼子,可是太史公司马迁是个例外,这时候的司马迁替李陵说情,因此,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李陵的背叛触及了汉武帝的底线,可是李陵至死都没有背叛汉朝。当时投降匈奴的是李绪,他是汉军塞外都尉,投降匈奴之后,李绪为匈奴出了很多力。在被发现的房屋中,上面写了一行字,足以证明李陵没有背叛汉朝,这行字就是“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李陵在祝福汉朝的皇帝千秋万岁。这样的李陵怎么会是背叛汉朝的人呢?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何谓拓跋、秃发、慕容鲜卑?吐谷浑是鲜卑吗?拓跋氏是李陵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李陵

    两晋南北朝(15):3月19始写两晋南北朝,见此篇,有兴趣者翻篇前往!五胡乱华里的五胡,我们已经讲了匈奴、羯、氐,另外加上了巴氐(賨人),变成了六夷,还剩下鲜卑和羌了。今天我们来讲讲鲜卑,这可是五胡乱华里最为重要的一族了,可以说完全重塑了中华文明。鲜卑属于东胡,就是居住在匈奴东边的胡人。东胡被匈奴击

  • “比武争罪,法场成亲”秋蝉和李陵轰轰烈烈的爱过,却最终错过

    历史人物编辑:遨游在历史标签:李陵

    有些角色刁蛮任性起来非常惹人厌,但是刘怡君曾经饰演过两次“野蛮女友”却成了观众眼中的白月光。一个是《少年包青天》中的“庞飞燕”,还有一个就是《大汉天子》中的“秋蝉”!秋蝉和念奴娇从小情同姐妹,念奴娇的父亲原是一位将军,被厌次侯冤枉谋反结果落了个满门抄斩,两人藏身歌舞坊伺机刺杀厌次侯父子,为父报仇。美

  • 李广之孙李陵为何投降匈奴?他说了7个字,汉武帝霸气回应:砍了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执政期间,对一直骚扰汉边疆的匈奴采取了武力打压的政策,结果在这场“虽远必诛”的僵持战中,通过卫青、霍去病两大将领的带领,把匈奴赶到边远之地去了。汉武帝晚年,起用了新的人才——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李广利也属于“外戚军人”,他的妹妹李夫人不但长的美,而且舞跳的也好,

  •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真投降匈奴?俄罗斯考古揭开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李陵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以少胜多,他真的投降匈奴了吗?俄罗斯考古发现揭开秘密!纵观我国历史,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项羽的巨鹿之战,诸侯联军作壁上观,项羽五万胜四十万秦军;官渡之战,曹操2万胜袁绍11万雄兵;以2万农民军打败42万正规军的刘秀昆阳之战;此外,还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都是军事战

  • 李陵蓉:晋朝传奇的“黑人”太皇太后,奇丑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李陵

    黑人我们都知道在非洲一带,和中国的黄种人还是有区别的,而他们会漂洋过海来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并且会和这里的人有悲有乐。比如在唐朝的时候,我们都清楚最繁华的地带就是长安城内,而那里街上人很多很热闹,黑人曾经出现在此,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印尼偏远的热带地区,这种新奇的皮肤颜色引来了唐朝人的好奇心,怎么个好奇呢

  •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小闻标签:李陵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既然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司马迁崇尚的李陵是诈降匈奴,择机返回汉朝的李陵,至于汉武帝诛杀李陵家属,坐实李陵反叛名声,最终导致李陵终身不回汉朝,实非司马迁所能预料。李陵投降匈奴大节有亏,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问心无愧!回归汉朝或许可以恢复名誉,但也可

  • 刘邦、李陵、李广、卫青-从西汉四人,看大汉与匈奴的强弱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陵

    文丨历史时刻录图丨来源于网络西汉与匈奴01导言刘邦、李陵、李广、卫青,四人看似毫无关系,但是当在他们四人当中穿一条线——匈奴,则一切不再相同。匈奴与西汉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草原文明的“侵略性”与农耕文明的“防御性”使两者注定要成为宿命之敌。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双方“相爱相杀”百余年,最

  • 司马迁为李陵说公道话受到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李陵

    公元前99年,太史令司马迁在李陵战败后,和汉武帝说了李陵的军功,汉武帝大怒,认为他替李陵开脱,把司马迁交给大理寺问罪,司马迁因为家境贫寒,钱财不足以赎身,亲朋好友也没有帮他的,于是最终被判罚了宫刑,司马迁深受父亲的嘱托,最终写完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遭遇,绕不开一个人

  • 害司马迁挨刀子的李陵,究竟算不算是“贰臣”?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李陵

    乾隆三十四年,这是个动荡的时期,此时正处于那场空前绝后的“文字狱”之中,吹毛求疵的乾隆皇帝无意之中发现,在钱谦益的诸多文集中发现有“诋毁”、“诽谤”满清的措辞,他大发雷霆。由于钱谦益是明清交替之时明朝归降的旧臣,因此,乾隆皇帝联想到诸多其他的降臣,就萌发了编撰《贰臣传》的念头。后来,为了维护大清的统

  • 李陵投降匈奴,终生不回汉朝,司马迁为何“偏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李陵

    李陵“背叛”汉朝投降匈奴,不是司马迁推崇,而是“偏爱”这类悲壮的人物。李陵年轻时也颇受汉武帝赏识,他曾经穿越匈奴腹地两千多里,侦察绘制地图,驻扎在边塞酒泉、张掖等地,教授士兵箭术提高汉军战斗力。李陵的悲剧始于公元前99年,这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塞,目标是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贤王。同时,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