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被气死的不只是周瑜,还有周亚夫

历史:被气死的不只是周瑜,还有周亚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4583 更新时间:2024/1/20 20:24:46

《三国演义》,中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呈现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

“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三十六岁。 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令人唏嘘不已。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站在历史潮流顶级人物,会有被气死的人吗?

他三年封侯,八年登相,为相九年却是死亡之日。

周亚夫是怎么被气死的?

01

气病罢相

汉景帝统治时期,西汉与匈奴之间一直都战乱不断,国内物价连连看涨,汉景帝为此焦头烂额。

后来在西汉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匈奴人也守住不攻击,就有5人前来投降,誓要归顺与西汉政权。这一举动使得汉景帝龙颜大悦,于是下令将这5个人封侯,做一个榜样。

周亚夫作为一个将军出身的丞相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只有战死的将军,哪有投降的将军。这5人是叛徒,他们今天可以叛离匈奴,明天就可以叛离大汉。

如果就这么随意地将他们封侯的话,也就证明了西汉是鼓励人员叛国的,这在全国上下一定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情绪的。

当时汉景帝心意已决,心想我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周亚夫居然敢当面质疑他的决定,君无戏言,这还要不要脸。

于是便说周亚夫的丞相之言十分迂腐,不会变通,只知道打仗不知道管理国家。而周亚夫见汉景帝这么坚决,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件事情成为君臣二人之间的矛盾的开始,周亚夫认为汉景帝听不进臣子的意见,而汉景帝则认为周亚夫自认功劳太大,越来越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心里了。

而在此前:窦太后向景帝提议,封皇后的长兄王信为侯。周亚夫又站出来反对,说高祖有言,“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兄长,但是没有功劳,不应该封侯。

汉景帝有心想讨好窦太后,周亚夫的一番话使他一脸黑线,无奈取消了此事。

周亚夫接连反对汉景帝,终于被汉景帝一怒之下罢免丞相职位。

此一气,丞相变布衣,不再上朝,半生奔波为谁愁?

却为后面宫廷之宴会埋下了祸根。

02

气肉不食

周亚夫毕竟是两朝元老,功名显赫,周家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周亚夫已经赋闲在家,汉景帝依然放心不下,或者有心用周亚夫。

《资治通鉴》记载:帝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

意思是:周亚夫在家本来也不招谁不惹谁,可是汉景帝请他吃饭,在这个酒宴上给他准备了一大块肉约莫4、5斤重。坏就坏在没有切开的痕迹,又不给周亚夫刀叉筷子之类的餐具。

周亚夫看着肉到碗里没法吃,这个汉景帝是什么心思,周亚夫也没有多想。

接下来的举动给周亚夫生命按下了暂停键。没有餐具周亚夫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主动找主持宴会的人要餐具。

这下汉景帝恼火了,说了一句话:“我都给你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一看汉景帝发这么大脾气,虽然感觉莫名其妙,但也是先认错再说。脱下自己的帽子来到汉景帝面前请罪之后就走了。

汉景帝指着周亚夫的身影跟太子刘彻(汉武帝)说:这个人绝不是一个侍奉少主之人。

这个结论就可怕了,也就是说周亚夫这人居功自傲、骜难驯、不会服从少主的领导。汉景帝为了给汉武帝铺平道路,也许要想办法把这根刺给剔掉。

其实从汉景帝的角度来说周亚夫毕竟能征善战,也没有道德缺失,或者丞相能力上不够,只是两个的意见不合,想敲打一下周亚夫。

汉景帝也是想暗示周亚夫所有都是他给的,就像这块肉没有他的允许,没有他的帮助,只能看不能吃。你凭什么居功自傲呢?你凭什么在他眼前翘尾巴?凭什么吆五喝六?

可周亚飞是一个将军出身的丞相,只管做事,不会说话。哪里会想到这么到弯弯道道,再加上也没有及时跟汉景帝沟通,回家只能生闷气。

此二气:气的是有肉却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气的是飞鸟尽,良弓藏。

03

气绝身亡

回到家里的周亚夫,越发感觉到宴会怪异。感叹命运的弄人、感叹帝王的无情、感叹岁月的流逝。

是呀,一生戎马,两鬓斑白的头发。周亚夫的儿子见如此,也许,应该,可能…准备后面的葬器。却不料,成了催命符。

《史记》: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延尉。

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套铠甲,买的时候是在国家制造铠甲的仓库里买的,这是犯法的,因为在汉代私人不能购买这种军械。

当然,周亚夫的儿子买这个东西是为他的爹做殉葬准备的,周亚夫生前是大将军是太尉啊,万一周亚夫去世以后用什么做陪葬品呢?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准备后事无可厚非。周亚夫的儿子是好心办蠢事,买五百副铠甲居然钱不给够,拖欠民工工资,一纸御状到了汉景帝。

汉景帝本来就想找周亚夫麻烦,真的是瞌睡有人送枕头。立即交给官府查办,在审讯的过程中,周亚夫犯老毛病了。指挥过百万大军,做过当朝丞相,拒绝回答事情的原因。

审讯的官员如实报告,汉景帝就跳脚了。他骂了一句话,吾不用也,就是我再也不用去询问你了,直接把周亚夫投到监狱里去。

周亚夫进了监狱以后,当然他不会受狱吏的侮辱,甚至打骂更是不敢。但是周亚夫自己气呀,堂堂汉文帝时代的“真将军”,权倾朝野的丞相,落到监狱罪犯这个地步。

上对不起自己老爸周勃还玷污周家的名誉,下对不起自己一把年纪还遭遇这样耻辱。于是周亚夫就绝食五日,吐血而死。

此三气:伴君如伴虎,君权的专制;满朝文武,世态炎凉;一生忠烈,谁懂得我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写于最后:

初中语文的他,我是站着读完《周亚夫细柳》,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读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却令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平息。

一个是西汉周亚夫,一个是东汉末年周瑜。一个是历史真实,一个是小说虚构。

看透的人事,看不透的人心。

生气或许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假如周亚夫不生气的话,或许就不会这么的悲惨。

历史能或许吗?

标签: 周亚夫

更多文章

  • 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拯救汉室江山,因未受君命,被冤下狱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画像千百年来,"细柳整军"作为中国历史上治军的一段佳话,一直都被大众所熟知。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周亚夫,是我国西汉初年的一名出色的将领和军事家。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一生忠于国家,但最终却不得善终。为什么汉景帝在他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要把他下狱,最终逼死他呢?这其中的原委,要先从周亚夫平定"七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周亚夫

    应该说,汉景帝总体来说还算可以。算是一代明君。周亚夫被逼而死,不能都怨到汉景帝身上。天家无情。帝王无恩。我们在这方面苛责汉景帝有些‘’不公‘实际上周亚夫被逼而死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政治利益分配上,与汉景帝产生了巨大分歧(李开元先生对此有着详细地论述)。周亚夫作为军功集团和开国功勋集团的受益者和代表。自

  • 为什么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皇帝:你不配辅佐少主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周亚夫

    前言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建立大汉王朝靠的就是手下的精兵猛将,比如说百战不殆的兵仙韩信,可惜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汉朝已经是名将凋零,以至于爆发了七国之乱,幸亏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挽救汉室于危难之中,没错,他就是汉景帝时代的名将周亚夫,一个率性之人!就因饭桌上的一块肉,一代名将成了一个赋闲之人

  • 观察周亚夫一生的大起大落,一个下属究竟能否在老大面前保持强势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周亚夫

    一个皇帝、老大或是老板,他在自己的统治区拥有着绝对的权力与地位。升迁、罢黜,关乎下属前途的官场、职场之路,有时只决定于他的一句话。所谓高处不胜寒,拥有至尊地位的皇帝,很难在自己的帝国中,找到一个可以诉诸衷肠的朋友。不止如此,因为他拥有着极大的权力,没有人敢去反驳他、指责他。所以他往往在下属的阿谀与顺

  •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周亚夫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帝王善用的权术,功高震主是君主莫大的忌讳。一代帝王将相如果不能遵循于此,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西汉的名臣周亚夫。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第二个儿子,他曾经带兵策马驱虏于边疆,也曾经领受皇恩镇守于京师,除此之外,他也曾经位极人臣,群领朝臣为

  • 皇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周亚夫吃完离去,皇帝:此人得杀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周亚夫

    皇上请周亚夫吃饭,却没有给他筷子。周亚夫吃完就走了。皇上说:这个人必须杀。周亚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代名将,居然因为一双筷子,让皇帝想杀人。但是周亚夫的战功没得说,但是他确实不适合做宰相,因为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心直口快,处处和景帝对着干。后来,景帝的耐心耗尽了,他觉得周亚夫太有脑子了,固执己见,老

  • 周亚夫的功成名就得益于汉文帝的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是开国名将周勃的儿子,在汉景帝时期成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首要功臣。然而他的锋芒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初露了,一次细柳营的文帝阅兵让周亚夫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周亚夫军细柳有一次,汉文帝来驻扎边境的一些地方检阅军队,顺便慰劳一下他们防御匈奴的辛苦。先去了霸上、棘门,这两个地方的将军都骑着马迎接皇帝的驾

  • 汉景帝重用周亚夫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为什么周亚夫不得善终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周亚夫

    汉景帝重用周亚夫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这是公元前154年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个诸侯王联合发动的对抗中央朝廷的叛乱。(七国之乱)周亚夫作为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大功臣,为什么最终会不得善终呢?这听起来好像又是一幕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的悲剧啊!事实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汉景帝:此人绝不能留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周亚夫

    提起汉朝的重臣名将,一系列名字跃然纸上。霍去病、李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也能够记得周亚夫。周亚夫对于整个汉朝的作用是无限大的,但是谁又能想到一顿饭竟然无意中决定了他的命运。甚至汉景帝一次设宴不给周亚夫筷子,而后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定罪了这名朝廷重将,寒了这名为国效力,鞠躬尽瘁老将的心。多年以后,周亚夫的

  • 西汉名将周亚夫:汉景帝请吃饭,却不给筷子,这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乃是西汉名将,此人治军有方,领兵打仗更是了得。所以汉文帝刘恒临终前,就把汉景帝刘启叫到身边,叮嘱汉景帝: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你大可重用周亚夫,让他领兵打仗。而周亚夫也果然没有辜负汉文帝的厚望,后来帮助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也稳定了大汉江山。于是乎,汉景帝也学汉文帝,想让周亚夫辅佐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