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从被人夸赞到遭人唾弃,一生荣辱与共

孔融从被人夸赞到遭人唾弃,一生荣辱与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华毅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4/2/5 1:17:23

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四岁让梨,名扬天下,晚年却发表言论‘父母不算亲人,子女不必报恩’,后在家喝酒招来灭门祸事。

孔融,鲁国人,从小聪明好学,谦卑礼让,也是“圣人”孔子的世孙。《三字经》中也有赞扬他的“融四岁,能让梨”,没想到十岁时,却显现出惊人的言行。

十岁那年,孔融与父亲一同来到洛阳,听闻太守李元礼是个名士,就独自去探访。

他对仆吏谎称:“我是你们家大人的远亲,前来拜访。”仆吏问道:“可有帖子?”

孔融答:“我家和你们大人世相代交,还有师生情份,无需帖子。”仆吏只得去通报。

李元礼正在宴客,便让仆人带孔融进厅堂。孔融落座后,李元礼打量一番便问:“你是哪家小童,说与我家有世代之交,可我怎不知?”

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向您的祖先老子问礼,他们之间有师生情谊,而你我都是他们的后人,我们不也是世代之交了。”

孔融一语惊人,在座的宾客们无不称赞。然而,宾客太中大夫陈韪,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小时候聪明过头了,长大了未必有什么值得称奇的。”

孔融不服冷嘲道:“那照先生这么说,您小时候一定比我还聪明吧!”这话一出,讽刺陈韪现在也不怎么样!陈韪无言以对,坐到一旁喝闷酒。

李元礼大笑,称赞孔融将来必有大出息,孔融自然得意。

长大后的孔融做了大官,更加恃才傲娇。后来做了汉献帝的大匠,常常挖苦别人,连曹操他都敢讽刺。

不管是曹操的私事还是关于国家大事,都怼的曹操生厌。

建安九年,曹操攻打邺城,听说袁绍的儿媳妇甄氏才色双全,便想占为己有。却不想被儿子曹丕先一步抢了去,而且甄氏喜欢的也是曹丕。

曹操虽有不甘,但也不可能跟自己儿子公然抢夺,只得让出。孔融知道此事后,特别反感,就写信讽刺曹操父子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好比商纣王为妲己,不顾国家安危,让曹操好生羞愧。

建安年间,战乱让百姓生活困难,曹操想稳固基业,就颁布了禁酒令。酿酒会消耗大量粮食,这样做本是好事,这时孔融又跳了出来。

孔融看不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汉贼’,也见不惯曹操的处事作风,再一个孔融爱酒,所以极力反对禁酒令,他又写信调侃曹操。

信中说到:酒并没有错,如果说酒能乱世而要被禁止,那商纣王因为好色,亡了国家,那不是就要禁止人们的婚姻了?

曹操知道他在暗讽自己之前和甄氏那点事,气不打一处来,更加厌恶孔融。孔融不仅不收敛,还唱起了反调,在家大迎宾客,坦言酒杯不空,就没有烦恼。

这种作为,也激怒了曹操,以为他别有用心,为自己以后埋下了祸根。

孔融晚年间,发表了“父母无恩论”说:父亲对孩子没什么恩情,就是为了自己的情欲;母亲也只是像瓶子装物一样,孩子出来了,就没瓜葛了。

父母也不算是亲人,不用报恩。这种言论把孔融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他是反驳愚孝,却被世人唾骂是不孝之子,让孔融的名望荡然无存,还遭来杀身之祸。

曹操抓到了他的把柄,借此事和宴请宾客在府中意图不轨,杀了孔融全家!其实孔融是孝子,在13岁时,父亲过世,他哭到晕厥,无法站立。

还有一次,是在孔融任北海相时,见到路人在自己父亲坟前哭泣,看到此人一点悲伤难过的样子都没有,只为博名声,于是让手下把此人杀了。

这样极端的做法,也让他留下了滥杀无辜的罪名。

孔融一生跌宕起伏,小时被人夸赞,长大后被人唾弃,最后还被冤枉而死。

他直言不讳,不愿依附于谁,也为光复汉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还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可见一个人曲折一生是荣辱与共的。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孔融被曹操杀死后为什么还有衍圣公家族传世?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孔融

    在三国时代,曹操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后来,北方割据,曹操通过秩序武力战争逐渐地统一了北方,而他的父亲却再回到他都城的时候,意外的被孔融手下杀死。曹操因为孔融的不正当行为以及反抗朝廷统治,最后将它除以诛杀三族的极型,可孔融的三族都已经没了,为什么到后世的朝代还是有人供奉衍圣公的传人了。曹操为了维护

  • 曹操杀孔融,为何选择在赤壁之战前?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孔融

    孔融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小时候孔融就天下知名,是有名的神童。长大后孔融名声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士人的领袖,孔融心怀汉室,始终把自己当作汉朝官员,所以和曹操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杀死孔融,七月曹操挥师南征刘表,曹操

  • 一代名士孔融的尴尬:《三国志》不能为之立传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孔融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小时候很聪明,被视为“神童”。才大气粗的孔融。16岁时,为掩护受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死,被视为“义士”。于是,孔融便名满天下,世人皆知,与边让同为“后进冠盖”。38岁时,做了北海相。后来,他被曹操请到许昌,当了主管工程的将作大臣。孔融才气大、名气大,胆识自然也不

  •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还是杀掉了才华横溢的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孔融

    曹操重视人才,甚至到了只看才华不看人品的地步。孔融才华横溢,幼年那一出让梨更是让他流芳百世。曹操,东汉末年人尽皆知的大枭雄,擅长军事、文学、书法和政治。位极人臣的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先后多次颁布他亲自写的《求贤令》。他在《短歌行》里的那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达求

  • 孔融4岁让梨,长大后却因不孝被满门抄斩,背后的原因细思极恐

    历史人物编辑:玖瑾教育标签:孔融

    之前51君听过一个小测试,说世界上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酗酒,母亲患有多种疾病,母亲一共生了10个孩子只活下来3个,这3个孩子还有的聋有的哑;另一个孩子从小就很听话,学习认真,对人很有礼貌,十分孝顺父母,还喜欢拉小提琴。这两个孩子如果你只能选一个生下来,你会选哪一个?在测试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

  •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讲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孔融

    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战士仅剩数百人,但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提到孔融,脑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一故事在教育过程中被广为传颂。而不止现代,在汉代孔融也是比较有名的人,为人正直,但因为触犯曹操而被杀害。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

  •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说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孔融

    秋瑾在《对酒》中有一句诗讲:“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是一位伟大的近代的民族革命烈士,她是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却具有进步的女权思想的革命志士。她是中国第一位引起全国上下激烈响应的女革命者,她一直为女权的扩散奋斗,为解放封建社会女性的卑微处境而奔波。她认为民族大义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珍贵,面

  • 孔融被曹操处死前曾为女儿求情,他女儿说了八个字,孔融便认命了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孔融

    孔融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他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就非常懂事,在四岁的时候,全家人吃梨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但是真正让孔融出名的事件并不是“孔融让梨”而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孔融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悲伤过度,需要有人扶才起得来,被很多人称为大孝子,他的内心对汉朝是极其忠

  • 孔融被满门抄斩,央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道出八个字流传到今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孔融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从前有个四岁的小孩,一天他的父亲带了一些梨回家,让自己的孩子们挑选,就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先挑选,结果他拿了里面最小的梨出来,后来他的父亲就问,那么多的梨,还让你先挑,为什么挑里面最小的梨呢?当时那个小孩回答,因为我最小所以我要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给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们吃

  • 孔融,终究是用生命让了“梨”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孔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先点击一下“关注”吧!这样既方便您讨论及分享,又可以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可你知道吗?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最后竟是因为“不孝”而掉了脑袋。►天才少年横空出世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曲阜人,一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