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昭君为什么能落雁?因为她生理上有缺陷,这事汉元帝知道么

王昭君为什么能落雁?因为她生理上有缺陷,这事汉元帝知道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党荣刚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2/5 4:21:22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野史杂谈》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出了名的四大美人典故: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于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成了后人对美人赞美的最高评价。

但是,我们的四大美人其实都有生理缺陷,你知道吗?比如,杨玉环。在以胖为美的唐代,贵妃杨玉环有140多斤且相传身有异香。但据后人研究,杨玉环极有可能有狐臭。试想,炎炎夏日杨玉环比较胖,容易出汗,狐臭味怕是更加浓郁。为了遮掩这种浓郁的味道,她经常逛花园,最终因为味道太大,都把花园里的花给熏的凋谢了。

宫人们自然不敢讲贵妃的不是,只能对外宣传贵妃娘娘的美貌让花都自惭形秽,也就是羞花了。而王昭君是维护汉朝与匈奴的使者,又被汉元帝所眷恋,在世人的眼中她一直是智慧与美貌的化身。就连汉元帝都因为未能将她納为妃嫔而怒斩画师毛延寿。但有人好奇王昭君为什么能落雁呢?

这还要从她的一双大脚说起。王昭君入宫之前长在乡下,贫困农户家的女儿自然免不了要经常干活,再加上入宫后她一直不得宠,只能做些洒扫侍立的活儿,长久的劳作加上经常站立或行走,脚大也不奇怪。

但是,美女怎么能有双大脚呢?据《西京杂记》记载中,王昭君最喜欢穿拖地长裙,因为可以挡住她的大脚。然后再在腰上坠上各种饰物,环佩叮咚,婀娜娆娆,特别美丽。再加上王昭君一直未能近身伺候汉元帝,因此,怕是汉元帝也不会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美人居然有一双大脚。

那王昭君的落雁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昭君那要遮住大脚的拖地长裙说起。据《白雪遗音》一书记载,这件事是发生在出塞的路上。在去匈奴的路上,路上不好走,他们一路上山水跋涉,再加上昭君喜穿拖地长裙,这装扮在路平道宽的汉宫那是漂亮,放在荆棘遍地的出塞路上那就是累赘了,致使昭君一路愁眉苦脸。

一个侍女看到自己主子心情不好,就给王昭君讲故事,这时昭君不经意抬头看,看到大雁在天上飞过,忽然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侍女看见后就说一定是王昭君太美,使大雁见后都无心飞了,王昭君听后自然高兴,这件事就这么传了下来。至于那只倒霉的大雁到底是沉迷于昭君美貌落下来的,还是说被打牙祭的侍卫射下来的,那就无从得知了。

标签: 汉元帝

更多文章

  • 汉元帝看过王昭君后,却杀了画师泄愤,到底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汉元帝

    王昭君为求出路主动申请与匈奴和亲,汉元帝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宴会上,王昭君与单于见面,王昭君非凡的气质让在场的女子都黯然失色,此时,汉元帝眼前一亮,而后后悔莫及。过后,汉元帝特别恼火,杀了毛延寿等画工以泄愤。那么,汉元帝为何要杀了画工呢?王昭君出生在南郡,天生容貌姣好,当时在南郡是一大美女,用一句话形

  • 汉元帝“爸,你会不会治理天下”,汉宣帝“完了,生出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小爱爱历史标签:汉元帝

    悠悠汉朝汉朝,自公元前202年由高祖刘邦混一天下,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宣告东汉灭亡。享国404年,传位24帝。继商周以后,华夏大地存活时间最长,历史影响最大的封建王朝。整整400年间,诞生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等盛极一时的治世,也

  • 汉元帝时期综合国力远胜于匈奴,为什么还要派王昭君出塞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汉元帝

    王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描述汉匈和亲的一个故事。主要是为了歌颂王昭君为和平勇于献身匈奴的精神,王昭君虽为女流之辈,但当国家需要她时,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百姓免受战争罹难。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使边塞,与匈奴人和亲。事实上历史并非如此,我们读到的王昭君出塞是经过了几千年先人改编后的效果。故事主要突出的

  • 西汉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汉元帝还是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汉元帝

    史书记载:汉元帝在位期间汉朝比较强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汉元帝简介汉元帝汉元帝刘奭(shì ) ,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刘奭幼年丧母,也差点被霍氏一族所害。宣帝除掉霍氏

  • 汉成帝的皇位是史丹哭来的吗?知道真相汉元帝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大咖标签:汉元帝

    汉成帝刘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荒淫之君,西汉灭亡他“居功至伟”,后世常有人说,如果当初汉元帝选中的接班人不是刘骜,或许大汉帝国不会那么早灭亡。事实上,汉元帝在临终前,确实准备更换太子,并付诸行动了,只是没成功。如果我们细细分析史料背后的真相,就会发现过程的紧张刺激程度,一点不逊色于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

  • 西汉为什么会在汉元帝手中走向衰落?竟是因为一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汉元帝

    对于历代王朝的灭亡,一般人往往会认为是这个朝代的末代帝王出了大问题,要么是残暴,要么是昏庸,比如是夏桀、纣王,莫不如此,但是对于西汉,这个问题却有很多争议,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在陕西省咸阳市周凌镇的新庄村,在他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巨大的帝陵,人称“渭陵”,埋着的是西汉的第八问皇帝汉元帝刘奭(shi)

  • 汉元帝的“柔仁好儒”为何反倒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起点?

    历史人物编辑:聃者徐史也标签:汉元帝

    吕思勉曾说过:“汉室衰微,自宣、元为界。”也就是说,西汉宣帝以前国家还是比较强盛,人民安稳幸福的;但从元帝开始,汉朝便开始衰弱,开始走下坡路,有了动乱的迹象。吕思勉为什么会这么说?汉元帝又是如何使汉朝衰败的?他的“柔仁好儒”真的是西汉衰败的主要原因吗?元帝的坎坷人生:如果单说汉元帝,大家可能对他不是

  • 仁慈博爱,却昏庸无能,被奸臣蒙蔽一生的汉元帝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汉元帝

    什么是“昏庸无能”?被奸臣石显蒙蔽一生,敢于揭发石显的忠臣都被他下令处死。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石显害死萧望之的时候,已经漏出了马脚。纵使是智力中等的普通人,也能看出石显奸邪的一面。汉元帝却看不出,石显磕头谢罪,说:“是臣考虑不周,臣愿受处罚。”元帝一心软,就不再追究。从这一点上来看

  • 汉元帝在位期间,希图振兴国家,为何没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在位期间,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希图振兴国家,但是终因积弊太深,刘奭本人柔弱无能,又宠信奸臣,未能如愿。继位之初,刘奭的师傅和儒臣纷纷进谏,禁奢靡,行节俭。贡禹即指出,高祖、文、景之时,皇帝宫女不过十多人,厩马百余匹,后来日益奢侈,后宫女子竟达数千人,厩中食粟之马达到万匹。上行下效,诸侯妻妾有的多

  • 汉元帝崇尚儒学,为什么汉朝没有变得强盛,反而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汉元帝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思想推上历史高潮。自此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皇帝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和指导思想,儒学也甩掉黄老之学、法学、佛学等各家学说跃居一位,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同样是“尊儒”,汉武帝时期形成了空前盛况,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