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为什么要把戚夫人变成“人彘”?真相远不止嫉妒那么简单

吕雉为什么要把戚夫人变成“人彘”?真相远不止嫉妒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经典沸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14 20:13:58

吕太后,就是吕雉,她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刘邦贫贱时,吕雉撑起了整个家。他为刘邦生下了汉惠帝刘盈,女儿鲁元。

等到刘邦成为汉王后,得到定陶人戚姬,刘邦很宠爱她,她也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刘盈虽然是刘邦的嫡长子,但他为人仁慈软弱,刘邦认为他一点都不像自己一样具有英雄气概。所以总是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

为什么刘邦想要立刘如意呢?一是因为他的母亲戚姬很受刘邦喜欢。二是刘邦非常喜欢刘如意。从如意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刘邦对这个儿子是很满意的。认为他是所有儿子中最像自己的。当时戚姬受到宠幸,经常跟随在刘邦身旁,她时常在刘邦面前哭泣,希望刘邦立他的儿子为太子来取代刘盈。

当时,吕后年纪大了,经常留守都城,很少见到刘邦,所以夫妻关系逐渐疏远。当刘如意被封为赵王以后,多次差点取代了太子,幸亏大臣劝阻,再加上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雉为人刚毅坚韧,作为一个贤内助,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在平定天下之后,诛杀异

性诸侯王和一些大臣大多都是吕雉的计划。

这其中就包括韩信彭越。吕雉有两个哥哥,都担任将领。大哥为国而死,刘邦就封他的一个儿子吕台为郦侯,另一个儿子吕产为交侯。二哥吕释之因为功劳也被封为建成侯。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刘邦在长乐宫去世,太子刘盈继承帝位。除了刘盈外,刘邦还有七个儿子:长子刘肥(他是刘邦在和吕雉结婚前和别人生的私生子)是刘盈的哥哥,被封为齐王,其余都是刘盈的弟弟,刘如意被封为赵王,刘恒被封为代王,刘恢被封为梁王,刘友被封为淮阳王,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刘建被封为燕王。

在刘邦所有的妃嫔和儿子中,吕雉最怨恨的就是戚夫人和他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所以等到刘邦死后,自己成为太后之后,她就下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然后召见赵王。使者往返多次,赵相周昌对使者说:“高祖皇帝把赵王托付给我,现在赵王年纪还小。我私下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征召赵王一并诛杀,我不敢送赵王进京。况且赵王也生病了,不能遵守诏命。”

吕后听到使者的报告后,十分生气,就派人先召来赵相周昌。周昌不敢不来,等到周昌来到长安之后,吕后又派遣使者去征召赵王。赵王这次没有办法,只能动身前往长安。惠帝刘盈非常慈爱仁厚,听说太后召见赵王,就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他一起进宫,亲自带着赵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想用自己来保护赵王。

吕后虽然想杀死赵王,但因为惠帝的陪伴,始终找不到机会下手。虽然惠帝一心想保护弟弟,可他也有疏忽的时候。

惠帝元年(前195年)十二月的一天早上,惠帝因为要外出打猎,所以起了个早。而此时的赵王年纪还小,当惠帝起床时,赵王还在床上

睡的正香,惠帝不忍心叫醒他。于是就一个人出宫了。惠帝身边的侍从见此情形,就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吕后。吕后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派人带着毒酒,叫醒赵王,哄骗他这是皇帝哥哥专门为他准备的。年少的赵王不假思索,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等到惠帝打猎回来时,赵王已经死了。

之后,吕后又改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

在杀掉赵王刘如意后,吕后开始对戚夫人下手了。为什么要先杀掉赵王,然后再处置戚夫人呢?如果先处置戚夫人,那么赵王听说自己的母亲受到屈辱,一定会起兵反抗朝廷。先处置赵王,就是为了防止赵王刘如意的叛乱,那么吕太后会采取怎样的手段来对付戚夫人呢?

吕太后为了报复戚夫人当年想废掉太子,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她让人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双眼,用烟熏聋双耳,逼她喝下哑药,最后,让人把她扔到厕所里,给她取了个新名字:人彘。做完这一切之后,吕太后对着这个人彘说:“看你这样还怎么迷惑皇帝,看你这样还怎么当太后。”对于自己的“杰作”,吕太后很满意,过了几天,她让惠帝前去观看,惠帝看到后,看到一个臭烘烘蠕动的躯体,感觉很奇怪,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身边的侍卫回答:“这是戚夫人,现在叫人彘。”看到自己母亲做出如此残暴的事,惠帝先是一愣,然后倒地大哭,因为这件事,惠帝生病,卧床一年多不能起来。他回到宫中后,派人向吕太后说:“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我身为太后的儿子,却无能为力,终究还是不能治理天下。”惠帝因为这件事,因此每天纵情饮乐,不理朝政,最终身患疾病。

惠帝二年(前193年),楚元王(惠帝叔叔),齐王(惠帝哥哥)到京城来朝见皇帝。十月,惠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设宴饮酒,惠帝认为齐王是哥哥,就安排他坐在上座。这是按照普通百姓家的礼节。如果按照皇家礼仪,无论是谁,皇帝都应该坐在上座。齐王按照惠帝的安排落座了。大家都其乐融融,只有吕太后不高兴,她认为齐王不懂规矩,居然坐在自己儿子座位的上面。她于是动了杀心。

吕太后命人悄悄倒了两杯毒酒,放在前面,然后让齐王来给自己敬酒,齐王必定会起身敬酒,那么就一定会喝这两杯毒酒。没想到的是,当太后让齐王敬酒时,惠帝也起身了,取过一个酒杯想和齐王一起敬酒。吕太后没想到这一点,于是急忙打翻了惠帝的杯子,齐王眼见太后如此行事,感到很奇怪,因而就没有喝这杯酒,然后回到座位,假装醉酒离开了。

王离开之后,多方询问,才知道毒酒的事,齐王很害怕,认为自己无法才长安逃出去,因此感到十分忧虑。

那么,吕太后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齐王呢?齐王能够逃出长安吗?

标签: 戚夫人

更多文章

  •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立戚夫人当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戚夫人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本是平民出身,他还是泗水亭长时娶了吕雉,后来他当了皇帝,就封吕雉为皇后,吕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吕后。可是刘邦并不爱吕后,他喜欢的是年轻美貌、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戚夫人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想当自己的儿子刘盈当太子,可是屡次失败,为什么戚夫人不想直接当皇后呢?如果她能当皇后,她的儿子

  • 在前刘邦给戚夫人留下四条路,戚夫人:我不会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戚夫人

    俗话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身后的女人多得数不清。在刘邦的生活中,最重要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吕后,另一个是戚夫人。吕后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妻子,戚夫人是刘邦产生之后的姬妾。戚姬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不仅漂亮,而且有让刘邦着迷的天赋。据史料记载,戚夫人擅长“楚舞”和

  • 如果你是戚夫人,在刘邦生前,你会选择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戚夫人

    如果我是戚夫人,我会努力为自己、也为儿子争一争,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不服输也没办法。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汉惠的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外,至少有刘如意、刘友是被吕后所杀,刘恢自杀和吕后也脱不了关系,刘肥也受到威胁,通过向吕后的女儿行贿才躲过一劫。杀了刘邦的这么多儿子,不能只怪吕后狠毒。任何事都是内因和外

  • 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这其中有何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萧何

    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并且韩信是齐王。当初刘邦被项羽打的溃不成军,请求韩信救援自己,而韩信却提出了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这就意味着韩信对齐地有意,而齐地是除关中和蜀地之外,战略位置最好的。韩信又不同于其他的封王,虽然当时韩信是非常忠诚,但是依靠韩信的能力,那么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做为刘邦

  • 同样是功臣,为什么萧何可以善终,而韩信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萧何

    往往功臣和皇帝的关系都很难处理,刘邦也为此而苦恼,当初平定天下的时候,他想要的是身边厉害的角色越多越好,而等到天下已定,这些人存在的价值就低了许多。而这个时候,如果是明智的,就会早早的主动离开君主的视线,比如张良,而萧何、韩信都是没有离开的那一种,可是为什么他们的下场也不太一样呢?其实,他们的功绩是

  •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大杀功臣,为何没有杀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茹喜标签:萧何

    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422年的时间,分为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是西汉,这一王朝的建立,让当时的人们可以抬起头来。时至今日,很多欧洲国家的人民依然称呼我们为汉人,这里的汉人就是因为汉朝的强大。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不强,对当时的外族来说,汉朝根本不堪一击。无奈之下,汉朝只能实施和亲的策略,这就有

  • 身处困境,如何利用情商解决问题?别慌,萧何有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萧何

    他是汉初三杰,刘邦曾评价他“一代人杰、千秋绝唱”,他选择低价购买百姓房屋田地,可皇帝却由怒转喜……一代人杰、千秋绝唱1、有这样一个人,他平日里,游手好闲,好高骛远,众人皆认为他没有出息,唯独萧何对他另眼相看,屡次帮助。后来,他成了小小的亭长,而萧何不久前才拒绝了来自御史的提携。后来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 长期为“二把手”的萧何,政治水平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萧何

    起叔读史记-1-萧何是幸运的…在他还只是区区一沛县科级干部时,他绝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大汉王朝的男二号…但萧何也是不幸的…因为彼时已然是国家级干部、身处金字塔顶尖的他,却比常人更要谨小慎微、以防随时而来的性命之忧…毕竟,他还只是一个“二把手”…而纵观萧何一生,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从政之不易,也更能够

  • 汉朝的第一次考核,萧何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萧何

    文 / 子玉一个公司中,有些人的作用是肉眼可见的,最显眼的当然是业务人员。但往往那些决定公司前途命运的人你可能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只有一点:给团队搭建组织框架,选道路,保证公司在正常运转的同时在市场上有核心竞争力。汉朝的萧何就是这样的人。许多人总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刘邦彭城之战败得

  • 历史小故事: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趣说人标签: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很多人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重温一下这著名的历史典故。韩信齐国人,时逢乱世,诸侯混战,早年家境贫寒,颠沛流离,又身无一技之长,时常饥一顿饱一顿。可即便是这样的周遭环境,他也不忘饱读诗书熟读兵法,始终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他忍辱负重,不惜忍受“胯下之辱”也要千方百计保全自己性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