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立戚夫人当皇后?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立戚夫人当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迪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4/2/14 20:14:28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本是平民出身,他还是泗水亭长时娶了吕雉,后来他当了皇帝,就封吕雉为皇后,吕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吕后。可是刘邦并不爱吕后,他喜欢的是年轻美貌、能歌善舞的戚夫人

戚夫人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想当自己的儿子刘盈当太子,可是屡次失败,为什么戚夫人不想直接当皇后呢?如果她能当皇后,她的儿子当太子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不是戚夫人不想当皇后,是刘邦根本不能立她当皇后。这是为什么?

刘邦不是一个讲道德的书生,他让结发妻吕后当皇后并不是看上吕后为他吃尽了苦头,而是当时的形势,他必须立吕后当皇后。

首先,吕后在朝中是有势力的。刘邦的得力大将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樊哙自己拥护吕后,而且樊哙还有一帮好兄弟,这些人都是拥戴吕后的。

虽然刘邦不讲道德,可是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是讲道德的。当刘邦逃难时把吕后的一双儿女推下车去,赶车的大将夏侯婴把孩子又拣回车上,刘邦丢孩子丢了三次,夏侯婴拣了三次。而刘邦想废掉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所有大臣们都反对,连有口吃病的周昌都急得说了句“急急不可”。刘邦想废掉吕后儿子的太子之位都被大臣反对,更别说废掉吕后的皇后之位了。

其次,吕后是对刘邦的事业有帮助的,刘邦需要她。人是最会忘恩负义的动物,能()维持两个人的关系不是感恩,而是依赖,或者说对方还有利用价值。吕后在除掉韩信彭越时功不可没,刘邦的江山需要吕后。

另外,刘邦也没有时间废掉吕后立戚夫人为皇后,刘邦48岁起兵,54岁登基为帝,当了7年皇帝,61岁驾崩。刘邦当皇帝只有七年,这七年他很忙,一群异姓王等着他收拾,他干掉了韩信,干掉了彭越,还有其它异姓王也被他干掉,他根本没有时间干废立皇后的大事。

而且刘邦是皇帝,他不能光为自己的喜好考虑,他要为汉朝的江山考虑,如果让他心爱的戚夫人当皇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将来他驾崩了,子少母壮怎么办?而且娇滴滴的戚夫人根本弹压不了一群虎视眈眈的开国功臣。

虽然刘邦不喜欢吕后,当年他娶吕后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因为贫不择妻,有女人嫁给他,他当然要了,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当妻子。可是他当了皇帝,却只能让吕后当皇后,因为这是他的江山需要。虽然他是皇帝,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爱情。

就算刘邦再宠爱戚夫人,他也不能立戚夫人当皇后,他是不敢废掉吕后,让他心爱的美人当皇后。

标签: 戚夫人

更多文章

  • 在前刘邦给戚夫人留下四条路,戚夫人:我不会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戚夫人

    俗话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身后的女人多得数不清。在刘邦的生活中,最重要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吕后,另一个是戚夫人。吕后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妻子,戚夫人是刘邦产生之后的姬妾。戚姬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不仅漂亮,而且有让刘邦着迷的天赋。据史料记载,戚夫人擅长“楚舞”和

  • 如果你是戚夫人,在刘邦生前,你会选择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戚夫人

    如果我是戚夫人,我会努力为自己、也为儿子争一争,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不服输也没办法。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汉惠的刘盈和汉文帝刘恒之外,至少有刘如意、刘友是被吕后所杀,刘恢自杀和吕后也脱不了关系,刘肥也受到威胁,通过向吕后的女儿行贿才躲过一劫。杀了刘邦的这么多儿子,不能只怪吕后狠毒。任何事都是内因和外

  • 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这其中有何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萧何

    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并且韩信是齐王。当初刘邦被项羽打的溃不成军,请求韩信救援自己,而韩信却提出了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这就意味着韩信对齐地有意,而齐地是除关中和蜀地之外,战略位置最好的。韩信又不同于其他的封王,虽然当时韩信是非常忠诚,但是依靠韩信的能力,那么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做为刘邦

  • 同样是功臣,为什么萧何可以善终,而韩信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萧何

    往往功臣和皇帝的关系都很难处理,刘邦也为此而苦恼,当初平定天下的时候,他想要的是身边厉害的角色越多越好,而等到天下已定,这些人存在的价值就低了许多。而这个时候,如果是明智的,就会早早的主动离开君主的视线,比如张良,而萧何、韩信都是没有离开的那一种,可是为什么他们的下场也不太一样呢?其实,他们的功绩是

  •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大杀功臣,为何没有杀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茹喜标签:萧何

    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422年的时间,分为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是西汉,这一王朝的建立,让当时的人们可以抬起头来。时至今日,很多欧洲国家的人民依然称呼我们为汉人,这里的汉人就是因为汉朝的强大。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不强,对当时的外族来说,汉朝根本不堪一击。无奈之下,汉朝只能实施和亲的策略,这就有

  • 身处困境,如何利用情商解决问题?别慌,萧何有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萧何

    他是汉初三杰,刘邦曾评价他“一代人杰、千秋绝唱”,他选择低价购买百姓房屋田地,可皇帝却由怒转喜……一代人杰、千秋绝唱1、有这样一个人,他平日里,游手好闲,好高骛远,众人皆认为他没有出息,唯独萧何对他另眼相看,屡次帮助。后来,他成了小小的亭长,而萧何不久前才拒绝了来自御史的提携。后来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 长期为“二把手”的萧何,政治水平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萧何

    起叔读史记-1-萧何是幸运的…在他还只是区区一沛县科级干部时,他绝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大汉王朝的男二号…但萧何也是不幸的…因为彼时已然是国家级干部、身处金字塔顶尖的他,却比常人更要谨小慎微、以防随时而来的性命之忧…毕竟,他还只是一个“二把手”…而纵观萧何一生,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从政之不易,也更能够

  • 汉朝的第一次考核,萧何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萧何

    文 / 子玉一个公司中,有些人的作用是肉眼可见的,最显眼的当然是业务人员。但往往那些决定公司前途命运的人你可能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只有一点:给团队搭建组织框架,选道路,保证公司在正常运转的同时在市场上有核心竞争力。汉朝的萧何就是这样的人。许多人总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刘邦彭城之战败得

  • 历史小故事: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趣说人标签: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很多人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重温一下这著名的历史典故。韩信齐国人,时逢乱世,诸侯混战,早年家境贫寒,颠沛流离,又身无一技之长,时常饥一顿饱一顿。可即便是这样的周遭环境,他也不忘饱读诗书熟读兵法,始终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他忍辱负重,不惜忍受“胯下之辱”也要千方百计保全自己性命,因为

  • 听到萧何抢夺民财,刘邦才彻底放心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萧何

    萧何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刘邦死后,他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