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资质中等者想要成功的模板

萧何:资质中等者想要成功的模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2868 更新时间:2024/2/14 20:12:43

这老汉儿,妥妥的一枚人生大赢家。

汉初三杰,惟萧何资质一般,司马迁说他“録録未有奇节”。大汉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他却是排名第一,而且封妻荫子,别的“侯”传几代就完事了,老刘家却让他家传了17代,210年。

究其为人,其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一,跟对了人,而且终身不渝。司马迁说他“依日月之末光”。那意思,没有刘邦这日月,萧何啥都不是。在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就认了这哥们,多次凭借手里的小权利保护刘邦;刘邦当了亭长,萧何仍然经常提供帮助。刘邦去咸阳服差,别人送三百钱,他送五百。秦朝想征招他,他不去;刘邦起事,他率全族几十口子跟随。这宝押得无与伦比,盖世无双。

看来,萧何看人还是有一眼。不光跟对了刘邦,还看准了韩信,否则也不会大半夜地骑自行车去追他。识人也是一门技术活。要先有这个意识吧,慢慢看。

二,忠于职守。这事不需要很聪明,尽职尽责就行。刘邦到咸阳,别人都去抢金银财宝,只有他去收拾律令图书。估计边收拾边看着别人往口袋里装银子边心里犯嘀咕(咱小人之心哈),最后还是责任心战胜了利欲心。他是沛公的丞,大管家吧,认为自己该干这个。

后来留守巴蜀,特别是留守关中,萧何把事情整得井井有条,刘邦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让刘邦安心在前线打败仗,反正没兵了能从关中调,没粮没钱有地儿要。关键还有——这一点十分十分重要——萧何事事事先向刘邦请示,实在来不及的,事后必定赶快汇报,估计还要自我检讨,说实在来不及了,只好先斩后奏之类。

三,能听进去别人的话。其实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否则自己顺风顺水,哪里会把别人放在眼里。第一次是鲍生对他说,汉王在外面打仗,吃不饱穿不暖的,还多次派人来慰问你,这是对你有疑心,快把你家能打仗的男人都送前线去吧。萧何听了他的。第二次是召平。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高祖加封他,别人都来祝贺,独召平来哀吊,说你家从此倒霉了,赶快推辞不要封赏,再把家财捐去打仗。这召平秦朝是位“候”,后来种瓜,有经验,萧何信了他。后面还有一次听门客的。结果高祖每次都是“大说”。

四,不发牢骚。前面论功行赏也好,其它什么也好,没见萧何摆功。后来因为劝高祖把上林苑的空地拿出来给百姓种,高祖把他交给廷尉,还上了枷锁。赦免之后,他光着脚去找高祖谢罪,没说自己蒙受不白之冤。这时候,萧何已是60来岁的老人,后面没活几年,可真是谦虚谨慎一辈子。

五,清廉,我把这个放在最后,不是不重要,而是很重要,压阵的。只是对萧何来说,这事儿可能真没那么重要。但是,他仍然是廉洁,在穷困偏僻处购置田宅,不修高墙大院。他给子孙留下的少,结果子子孙孙得到更多。每次断绝继承人,天子总要想法找到他的后人继承爵位,所以才会传了17代,210年。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君臣博弈:看萧何、刘邦如何过招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萧何

    要说汉高祖刘邦最怕的人是谁,很多人都会说,肯定是西楚霸王项羽啊,再不就是兵仙韩信。都不对,汉高祖刘邦最怕的人,恰恰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萧何。怎么会呢?当年刘邦还是地痞流氓的时候,萧何就对他青睐有加。史记: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后来刘邦做皇帝之后,就是因为当初多送了两文钱,还给萧何增

  • 最好的友情,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最薄凉的友情,是萧何皇宫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萧何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韩信与萧何是历史上一对有名的好基友,好的到什么程度呢?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当时的萧何追回来的是一个怎么样的韩信呢?蹭吃蹭喝被南昌亭长妻子摆脸色,街边蛮横的少年信口一说,就得受胯下之辱,在项羽那里当差,却一直不得重用只得逃跑。在刘邦处当差

  • 萧何:定丹书铁券律例,护西汉王朝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萧何

    #历史#(本文大约1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萧何,原为秦王朝下沛县的行政吏。陈胜起义后,沛县县长打算响应,萧何、曹参试图说服县长联合刘邦一起,县长起疑,决定不跟随,准备杀萧何这二人,认为他们是内鬼。萧何曹参害怕,立即逃跑,投奔刚起义不久的刘邦等人。【攻占秦王朝宫殿,搜户籍档案和地理图册】公元前20

  • 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萧何

    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文/大国鉴史 图/来源网络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人都是刘邦打天下必不可少的功臣,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是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同时萧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早期的韩信其实挺惨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却惊恐道:我家要灭族了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八个字便足以概括韩信的一生,当年萧何一眼便看中了韩信的才能,眼见韩信心灰意冷出逃竟如此张皇失措,以致于上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好戏。萧何是否在月夜之下追赶韩信,我们很难从斑斑驳驳的史册中窥探其真实性,但毫无疑问的是,萧何是韩信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知己。然而,萧何这个伯乐又充当

  • 韩信想当齐王,刘邦不想答应,萧何说了8个字,刘邦吓得赶紧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萧何

    韩信很多人都知道,会用兵,被称为兵圣,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带兵能做到攻必克战必胜这6个字,把汉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众所周知,刘邦得了天下后,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了,死的很惨。刘邦对韩信这样有能力的人,肯定是要防备的,那么刘邦第一次对韩信不满是什么时候呢,是在韩信封齐王的时候,下面听我慢慢道来。当年彭

  • 萧何的谋略不如刘邦的谋主张良,张良的地位不如萧何,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萧何

    公元前201年,刘邦在击败了最大的对手项羽之后,建立汉王朝当起了皇帝,这个时候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给手下的猛将谋士论功行赏,在一众功臣里,刘邦上来就直接册封萧何为酂候,食邑万余。一看这样其他功臣就不服了,有人说自己有赫赫战功,为大汉建立抛头颅散热血,有人说萧何不过是个文官,没有什么战功,甚至在决策

  • 萧何为保命贪污,光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萧何为保命贪污,光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成语,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而这句话也是来自于韩信一生的总结。韩信最初为刘邦效力是通过萧何介绍的,后来韩信之死也是萧何出谋划策,因此有了这个成语典故,其实有这样的结果,不是萧

  • 他是云台28将之首,刘秀把他当萧何,二人曾同床共寝,却一夜未眠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萧何

    东汉开国之间光武帝刘秀能从王莽篡汉的乱世中脱颖而出,除了刘秀的个人能力外,其麾下一干将领也是功不可没。为了表彰也为了安抚,汉明帝将跟着父亲刘秀打天下的将领,选出28位杰出代表依次排序,分别画以肖像,史称云台28将。这28人个个功勋卓著,而且没有一个是皇亲国戚,他们代表是军功,是东汉的荣耀。不过这28

  • 萧何为保命贪污,赤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萧何

    常言道,权力是把双刃剑,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享受,同时也会因为权力的排他性让自己处在风尖浪口。在历史上所有追求权力的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野心也会随之滋生,面对皇位之上的存在,到底是选择永远臣服还是选择取而代之,这都是一个很让人揪心的问题。以汉刘邦为例,就多次经历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