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名将狄青有多硬核?兵法套路犹如韩信诸葛亮翻版,西夏称其天使

宋名将狄青有多硬核?兵法套路犹如韩信诸葛亮翻版,西夏称其天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辰星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3/12/6 7:10:37

很多人都认为宋朝很弱,其实不然。北宋时期的文治武功其实都很强,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都是历代中首屈一指。而大部分人爱黑宋朝,主要是认为其武力最弱,名将缺乏。关这一点,主要是宋立国属武将“窃国”,为了防止重蹈前朝覆辙,对武将防范过严,往往扯肘,一取得好的战绩就立即拍死,不能长久。

其实宋朝的名将很多,而故事最多的是兵飞、狄青及杨家将了。杨家将的故事尽管家喻户晓,但毕竟是有名无实,大多是传说而已。即岳飞固然很厉害,其名声大是因为他占据了“民族英雄”这个高度,但在用兵上似乎这没有了伙青硬核。

狄青主要是在抗击西夏中战功卓著,犹以英勇畏、用兵如神著称,因为屡屡挫败西夏军,西夏人对其非常忌惮,认为他是上天派来的,是不可心战胜的,故称他为“天使”。

狄青成功的传奇战例很多,很多打法在套路上感觉有韩信诸葛亮的影子。狄青贯用的、也是最成功的是“骄兵之计”,还善于杀“回马枪”。我欣赏两个战例。

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进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完全训练好,尚未掌握战阵,只要遇见敌人,一接战就溃败,根本无法与西夏抗衡。那时狄青在边塞为将,面对西夏大军的进犯便心生计,采取骄故之策。

狄青在边疆长期与西夏作战,非常了解西夏军队的作能力,因此平时非常重视部队的训练。在他的手下训练有一支“虎翼军”,战力非常强,故西夏兵也常常吃亏,不但忌惮,而且在战术上也很重视。

由于万胜军刚刚组建,尚无战力,但只靠虎翼军兵力上显然对于劣势。狄青将虎翼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万胜军的旗帜,然后率虎翼军出战。

果然,西夏人看到来迎战的是不堪一击的万胜军,就非常轻视,想都没有想,便指挥全部人马直接冲了过来,结果嫩青率领虎翼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几乎全军覆没。

狄青在泾原路守边时,有一次遇到西夏大规模进攻,由于兵力对比悬殊,丝毫没有胜算,他认为必须用奇计才能制胜。

狄青命令军中全部舍弃弓箭弩机,只允许带短兵器。然后又在军中约定,听到一声锣响就停止前进;听到锣声再响起来则严阵以待,然后佯装退却;锣声停止即返身突击敌人。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率领部队迎了上去。

宋军刚与西夏军刚一相遇,狄青立即下令击锣,士卒都停了下来;锣声再次响起,士卒都退却。西夏人看到宋军还没有交战就撤退了,都大笑着说道:“谁说狄天使是勇武的将领?”等到锣声停止,士卒忽然转身勇往直前,突入敌阵,敌兵顿时大乱,相互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

从这两个战例可以看出,狄青确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当然其英勇在民间的传说也是非常多的。传闻狄青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这大概是个舞台形像吧,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是这样,确实没有看到有相关的记载。

但是,狄青在戍边的四年时间里,也确实够拼的。他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役,身上多处负伤,但从不畏敌,在宋与西夏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官至枢密副使。

但是,由于北宋特殊的政治制度,狄青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攻击,嘉祐元年八月被贬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朝廷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后郁郁而死,年仅49岁。

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之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

标签: 狄青

更多文章

  • 欧阳修弹劾狄青,到底是在保护狄青,还是在加害狄青?您来评评理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狄青

    北宋名将狄青之死和北宋名臣欧阳修是有很大关系的。清人昭梿大骂欧阳修,说他和南宋的秦桧一样,残害忠良。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七世孙,著有《啸亭杂录》一书。书中说:欧阳修一连串弹劾狄青,说狄青有异心,他这种行为,哪里是人臣为国爱惜人才的做法?他这么做,最终使狄青以忧愤而卒。这之后,奸贼秦桧得以诬陷岳武

  • 北宋武曲星,大将军狄青立下赫赫战功,没想到打胜仗靠算卦?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狄青

    出身寒苦小小年纪就参军,脸上有刺字骁勇善战,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民间百姓更是对狄青赞赏有加,因为其英勇无比,更是被称作武曲星转世。而狄青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趣事。在北宋时期,有崇尚鬼神的习俗,狄青征战途中,大军战前准备,他就假装拜神说:“这次征战,胜负还没把握,我

  • 宁波同山下的这个古村,原来是范仲淹后裔的隐居地,杏花美如诗画

    历史人物编辑:楚语乐游记标签:范仲淹

    宁波市奉化城区西北的同山之麓有一个古村,名为西圃,现在为浙江省2A级景区村落。这个村子乍一看并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村子古朴清幽,比较耐看。村子里的杏花盛开如海,衬着树旁的灰瓦老墙,特别有诗意。村外有两个水库,库边的山坡上有许多桃树,绿树红花相映,景色宜人。据《嘉靖奉化县图志》记载,西圃村形成于北宋

  • 宋理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为何范仲淹王安石包拯岳飞四人落选?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范仲淹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有名的功臣榜,比如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名气一般、相对不为人所知的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和清朝乾隆拟定的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今天先来说一说南宋理宗时期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一如既往的重文轻武,狄青和岳飞榜上无名。南宋理宗宝庆

  • 范仲淹屡次被贬,不惜激怒皇帝也要进谏,他这样做是图个啥?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范仲淹

    《史记》上历史上开始有了对于官员的类型判定,并将行教、清廉、守法作为好官的主要的标准,三国末年于始,司马懿的思想当中总结出正式的为官标准,有清、慎、勤,清官也从此逐渐成为好官的代词。细数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一身正气、敢于直言上谏的清廉之官,比如做过发、桀两代夏王丞相的关龙逄因为直言进谏而以炮烙之刑杀害,

  • 强盗兵临城下,高邮的长官反而慰劳这些强盗,范仲淹却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范仲淹

    宋朝时有个强盗叫张海将的,他的人马快要走到高邮时,高邮的军事长官不但不抵抗,反而让城里有钱的人拿出钱财,牛羊还有酒去慰劳这些强盗,富弼就说了要把这人给砍了,但范仲淹却说不能砍。宋朝时强盗张海将快要到高邮,知军晁仲约预计抵抗不了,于是就告谕城中比较富有的民众拿出钱、布、牛羊还有酒去慰劳他们。这事传开后

  • 江苏兴化古县衙,至今已1000多年历史,范仲淹曾在此为官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荷舞水袖标签:范仲淹

    兴化。他负责江苏省泰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河、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水系众多。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兴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昭阳、楚水。石乃庵、郑板桥、刘熙载等历史人物均出生于此。兴化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城市。除了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其他季节游人不多。

  • 范仲淹写下一首边塞词,欧阳修读后发声嘲讽,结果成为了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范仲淹

    北宋名相范仲淹,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号称千古第一位“文正公”,词开宋代婉约、豪放二派之先河。生平存作五首,全部都成了词中绝品。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欧阳修,晚他二十年当上宰相,也是苏轼父子三人推出的继“孔、孟、荀、杨、韩”之后的“儒学第一人”,王安石称他是“古文中的‘江河、日星’”。二人一位是“王佐之才,

  • 作家张一一自命不凡,用《新岳阳楼记》叫板范仲淹,读罢高低立判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范仲淹

    导言:作家张一一自命不凡,用《新岳阳楼记》叫板范仲淹,读罢高低立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这句天下为公的名言,成了无数人的座右铭,并且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教材之中,相信很多人对于这篇文章都记忆犹新。当年在读这篇散文时,我感觉好像就站在了岳阳楼前,景色尽收眼底,不得不赞叹范仲淹的高水准,

  • 他英勇善战,范仲淹称其为“良将”,敌人称其为“天使”,可惜没有逃脱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范仲淹

    这个人其实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他这个人一生可谓波澜,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后来成为朝廷中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有成绩,再加上皇帝不是那么昏庸。在北宋时期,那是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武将的地位很低,士兵那就更低了,狄青呢,从小就喜欢练武,尤其喜欢骑马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