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欧阳修弹劾狄青,到底是在保护狄青,还是在加害狄青?您来评评理

欧阳修弹劾狄青,到底是在保护狄青,还是在加害狄青?您来评评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品文史汇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2/28 17:21:41

北宋名将狄青之死和北宋名臣欧阳修是有很大关系的。

清人昭梿大骂欧阳修,说他和南宋的秦桧一样,残害忠良。

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七世孙,著有《啸亭杂录》一书。

书中说:欧阳修一连串弹劾狄青,说狄青有异心,他这种行为,哪里是人臣为国爱惜人才的做法?他这么做,最终使狄青以忧愤而卒。这之后,奸贼秦桧得以诬陷岳武穆,就是沿袭了欧阳修的路数。

但是,《宋史》却称赞欧阳修非但没有陷害狄青,反而还在用心呵护狄青。

《宋史.欧阳修传》说:欧阳修奏请皇上贬黜狄青,目的是“以保其终”。

《续资治通鉴》也持同样看法,说:欧阳修乞求皇上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贬到陈州任州判,既是想保全狄青,也是为国家消除未萌之患。

那么,欧阳修到底是陷害狄青呢?还是在保全狄青呢?我们来看具体经过。

话说,狄青是武将出身,却出任了枢密使之职,这是“重文轻武”的宋朝之前所没有的。

欧阳修在著《新五代史》过程中,通过对朱温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以及赵匡胤等武将坐大,进而摄取国家政权的史例研究,深感武将官职过大,会对国家形成威胁。于是积极要求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连接上了《论狄青札子》和《论水灾疏》、《论水灾疏灾之二》等奏章,一意要弹劾狄青下台。

虽然明人茅坤评《论狄青札子》时,称赞欧阳修这是“回护狄公”,但现在我们稍加阅读,就不难发现,通篇都是极尽污蔑陷害之词,文意直指狄青有篡位野心。

也正是这样,宋仁宗迅速罢免了狄青枢密使之职,将之贬到陈州任州判。

狄青因此郁郁而终。

了解过整件事的经过,欧阳修是“爱”还是“害”狄青,相信看官已经心中有数。

其实,欧阳修没有沦落到秦桧那种处处被人唾骂的境地,一来他和狄青没有私人恩怨;二来他也没有非置狄青于死地不可的决心,他只是想削减狄青的权势,不让国家出现“政变”、“军变”的恶果;三来狄青是郁郁而终,并没有像岳飞父子那样,被押解上刑场,刀光血影,朝野震慑。

标签: 狄青

更多文章

  • 北宋武曲星,大将军狄青立下赫赫战功,没想到打胜仗靠算卦?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狄青

    出身寒苦小小年纪就参军,脸上有刺字骁勇善战,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民间百姓更是对狄青赞赏有加,因为其英勇无比,更是被称作武曲星转世。而狄青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趣事。在北宋时期,有崇尚鬼神的习俗,狄青征战途中,大军战前准备,他就假装拜神说:“这次征战,胜负还没把握,我

  • 宁波同山下的这个古村,原来是范仲淹后裔的隐居地,杏花美如诗画

    历史人物编辑:楚语乐游记标签:范仲淹

    宁波市奉化城区西北的同山之麓有一个古村,名为西圃,现在为浙江省2A级景区村落。这个村子乍一看并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村子古朴清幽,比较耐看。村子里的杏花盛开如海,衬着树旁的灰瓦老墙,特别有诗意。村外有两个水库,库边的山坡上有许多桃树,绿树红花相映,景色宜人。据《嘉靖奉化县图志》记载,西圃村形成于北宋

  • 宋理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为何范仲淹王安石包拯岳飞四人落选?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范仲淹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有名的功臣榜,比如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名气一般、相对不为人所知的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和清朝乾隆拟定的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今天先来说一说南宋理宗时期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一如既往的重文轻武,狄青和岳飞榜上无名。南宋理宗宝庆

  • 范仲淹屡次被贬,不惜激怒皇帝也要进谏,他这样做是图个啥?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范仲淹

    《史记》上历史上开始有了对于官员的类型判定,并将行教、清廉、守法作为好官的主要的标准,三国末年于始,司马懿的思想当中总结出正式的为官标准,有清、慎、勤,清官也从此逐渐成为好官的代词。细数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一身正气、敢于直言上谏的清廉之官,比如做过发、桀两代夏王丞相的关龙逄因为直言进谏而以炮烙之刑杀害,

  • 强盗兵临城下,高邮的长官反而慰劳这些强盗,范仲淹却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范仲淹

    宋朝时有个强盗叫张海将的,他的人马快要走到高邮时,高邮的军事长官不但不抵抗,反而让城里有钱的人拿出钱财,牛羊还有酒去慰劳这些强盗,富弼就说了要把这人给砍了,但范仲淹却说不能砍。宋朝时强盗张海将快要到高邮,知军晁仲约预计抵抗不了,于是就告谕城中比较富有的民众拿出钱、布、牛羊还有酒去慰劳他们。这事传开后

  • 江苏兴化古县衙,至今已1000多年历史,范仲淹曾在此为官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荷舞水袖标签:范仲淹

    兴化。他负责江苏省泰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河、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水系众多。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兴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昭阳、楚水。石乃庵、郑板桥、刘熙载等历史人物均出生于此。兴化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城市。除了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其他季节游人不多。

  • 范仲淹写下一首边塞词,欧阳修读后发声嘲讽,结果成为了千古名篇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范仲淹

    北宋名相范仲淹,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号称千古第一位“文正公”,词开宋代婉约、豪放二派之先河。生平存作五首,全部都成了词中绝品。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欧阳修,晚他二十年当上宰相,也是苏轼父子三人推出的继“孔、孟、荀、杨、韩”之后的“儒学第一人”,王安石称他是“古文中的‘江河、日星’”。二人一位是“王佐之才,

  • 作家张一一自命不凡,用《新岳阳楼记》叫板范仲淹,读罢高低立判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范仲淹

    导言:作家张一一自命不凡,用《新岳阳楼记》叫板范仲淹,读罢高低立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这句天下为公的名言,成了无数人的座右铭,并且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教材之中,相信很多人对于这篇文章都记忆犹新。当年在读这篇散文时,我感觉好像就站在了岳阳楼前,景色尽收眼底,不得不赞叹范仲淹的高水准,

  • 他英勇善战,范仲淹称其为“良将”,敌人称其为“天使”,可惜没有逃脱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范仲淹

    这个人其实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他这个人一生可谓波澜,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后来成为朝廷中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有成绩,再加上皇帝不是那么昏庸。在北宋时期,那是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武将的地位很低,士兵那就更低了,狄青呢,从小就喜欢练武,尤其喜欢骑马射箭

  • 一个文人操着武将的心,范仲淹搞庆历改革,目的其实不只是吏治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很多人读书时的座右铭,这句话出自于范仲淹之口,作为一个文人,范仲淹的作品脍炙人口。而在历史上,出身文人的范仲淹,一心想要在政治方面立下功劳,并且曾在中国历史上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改革,虽然他的改革未能取得成功,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值得赞赏。提到他的庆历新政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