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英勇善战,范仲淹称其为“良将”,敌人称其为“天使”,可惜没有逃脱名将的

他英勇善战,范仲淹称其为“良将”,敌人称其为“天使”,可惜没有逃脱名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杜健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4/2/28 17:16:39

这个人其实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他这个人一生可谓波澜,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后来成为朝廷中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有成绩,再加上皇帝不是那么昏庸。

在北宋时期,那是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武将的地位很低,士兵那就更低了,狄青呢,从小就喜欢练武,尤其喜欢骑马射箭,于是乎就成了一个小兵,当时呢,西夏大举进犯北宋的边境,而那时候宋朝军政腐败,就接连打败仗,这时候狄青就被派往前线,这货与众不同,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并且装束怪异,披头散发,又戴了个面具,冲入敌军,敌人非常恐惧,久而久之就称他为“天使”。

他连战连捷引起高层重视,经略判官召见他,与他谈兵,他对答入流,于是被推荐给范仲淹,范仲淹也大喜,称他是良将之才,还专门赠他本《左氏春秋》,并鼓励他多学点知识,狄青利用战争间隙学了不少古书,对古人的兵法又做了细致的研究。再后来的战斗中又打了不少胜仗,以至于宋仁宗都特意召见他。

没过多久,西夏服气了,向宋朝称臣,代价是宋朝每天得接济他人民币,茶叶,衣服等等,而狄青呢,被调到其他岗位上,再后来呢,广源州蛮人为拜托交趾控制,想投靠大宋,被大宋拒绝,这货恼羞成怒,攻打大宋,而且势头很猛,攻下不少地盘,宋仁宗接连派几拨大将都未能获胜,这是狄青主动请缨,宋仁宗同意了,并委任他宣徽南院使,并且没给他派政委。

结果狄青果然有大将之风,三下五除二把蛮人收拾了,宋仁宗力排众议,将他提拔为枢密使,这相当于执政大臣,但是有利就有弊,有人看不过眼了,说宋太祖就是周世宗的功臣,但是夺了权成为皇帝,这狄青万一学样怎么办呢,一次两次的宋仁宗不信,可架不住小人多啊,他终于疑心了,把狄青发配到河南,并且每个月从开封派两次时辰,名曰慰问,其实就是监视,狄青不久就抑郁成疾,病故了。

狄青一生都为大宋奔波搏命,最终也没逃脱名将的宿命,可说是非常的遗憾。

标签: 范仲淹

更多文章

  • 一个文人操着武将的心,范仲淹搞庆历改革,目的其实不只是吏治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很多人读书时的座右铭,这句话出自于范仲淹之口,作为一个文人,范仲淹的作品脍炙人口。而在历史上,出身文人的范仲淹,一心想要在政治方面立下功劳,并且曾在中国历史上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改革,虽然他的改革未能取得成功,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值得赞赏。提到他的庆历新政时,人们

  • 宋朝女子早年丧夫,苦情再嫁,生了一个儿子世人皆知,名叫范仲淹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范仲淹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劝以诈;示之以俭,示以奢;贻之以言,贻以财。——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叫陈谏议的人。他家里有一匹烈马,极难为人们所驯。但有一天陈谏议却发现这匹马失踪了。经过询问,他才知道这匹马被卖

  • 民闹饥荒商人趁机哄抬物价,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米价再涨一倍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对于百姓来说,有个体察百姓疾苦的父母官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底层的百姓,如果父母官都不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生活上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历史上,范仲淹就是这么一位体察民情的好官,在百姓眼中,他一直为百姓发声,为百姓的生计担忧,是人们心中的好官。范

  • 以范仲淹之才及士人中的名望,为什么没有入中书省为相呢?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确实是北宋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一生政绩卓著,若宋仁宗能够坚持任范仲淹的改革,北宋的“三冗”弊政可以及早改除,宋仁宗时代将会是一个中兴的局面。可范仲淹这个人性格太过耿直,这是影响他仕途的主要原因,但他已经作到参政知事,即副宰相,可在“庆历新政”

  • 宋朝灾民没钱买米,范仲淹却让继续涨价,事后才知他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观景说史V标签:范仲淹

    引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怀旧》自古以来,粮食问题就无比重要,如果没有粮食,人们就会挨饿,甚至会被饿死。古代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从来没有解决过粮食问题,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表面看上去是赵王使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老将廉颇,才输掉了战争,其

  • 《清平乐》“承包”9年语文书!苏轼最多!范仲淹《岳阳楼记》难背!

    历史人物编辑:教育孩子方法分享标签:范仲淹

    《清平乐》开播之后,很多网友才意外发现这赵祯身边居然有那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有写从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认识了!而到了初中高中!我们依然躲不过被他们支配的恐惧!因为!我们必须得被他们写的文章!也就是我们9年义务教育语文书里面必备的古诗词和古文!如今有些人已经大学毕业了,看到这么多名人,依旧还是会

  • 宋朝灾民没钱买米下锅,范仲淹却说:继续涨价,事后才知他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范仲淹

    导语:江山辈有才人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缺文人骚客或是良才将帅,无数种有趣的灵魂燃起了精彩的时光画卷,构建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廊。有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洒脱,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有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 宋朝灾民没钱买米下锅,范仲淹却说:继续涨价!事后才知他多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范仲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人是文武双全的,笔下可千言,还知兵善战。比如说曹操,武能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文还能写出短歌行和观沧海这样的好诗。而范仲淹显然也是这样一个典型,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出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他的心里有国家,有民族,有百姓,世人

  • 北宋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精彩的朋友圈!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范仲淹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造成了“国强兵弱”的局面,也预示着北宋未来被挨打的命运。然而,却在科学文化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朝是史上少有的思想开放时期,文人得到了最大的发展空间,无论知识分子怎么作作,宋朝终其一朝,没有杀一个知识分子,可见宋朝文人地位之高。北宋有很多标签,发达的科

  • 荒年来临,范仲淹哄抬物价反而解决了饥荒,这其中有那些门道呢?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范仲淹

    在讲述范仲淹提高米价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个故事:“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讲的就是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到寺庙抽签,来看他是否能当宰相,可是第一签的结果却是否。然后他便问第二个问题:那能否当一个医生?在传统士农工商阶级下,医生算是体制外的人,属于杂人,很少有人去尝试。问及缘由:范仲淹说,当不成宰相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