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他负责江苏省泰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河、里下河腹地,河网密布,水系众多。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兴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昭阳、楚水。石乃庵、郑板桥、刘熙载等历史人物均出生于此。
兴化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城市。除了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其他季节游人不多。其实兴化城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郑板桥故居、兴化老街、兴化博物馆、兴化县政府、四牌楼等历史文化景点往往被游人忽视。
兴化市政府办公大楼毗邻兴化市博物馆。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当初兴化县公署并不在这里。为整合兴化市历史文化名胜,县政府搬迁重建。与兴化市博物馆、四牌楼、郑板桥故居、老街构成历史文化街区。兴化旅游的名片。
兴化县衙由正门、仪门、大堂、二厅、东西厢房和西花园组成,基本按历史原貌建造。
不得不提的是,北宋天盛三年,也就是1024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兴化县令。城市鼓励农业等。当时,兴化呈现出一幅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图景。这也是范仲淹“先忧天下之忧,后享天下之乐”的毕生志向。
走进大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匾额,正中悬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这样的场景在古代武侠剧中经常看到,寓意官清如水,明如镜。
兴化县政府办公楼虽然地处市区繁华地段,但来这里的游客并不多。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整个兴化县衙并不算大,倒是有个小花园。在兴化任职期间,范仲淹不仅做了许多造福百姓的事,还提倡人人造园,美化城市环境。该园为西园。园内有花木亭台,面积不大,造型别致。
据悉,范仲淹在兴化县政府任职三年。因母亲去世,回家观丧。为纪念范仲淹,这里建了一座范仲淹纪念馆,里面详细介绍了范仲淹在兴化的生平事迹。
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没有开放,没能进去参观。
与兴化县政府隔墙还有一处私家园林,就是梨园船堂。从月门可以进入离园。这是清代地方富商李晓波的私人庭院。梨园船厅规模不大,核心建筑就是这座船厅。很多人会疑惑,这里没有水,为什么要建船堂呢?其实,这与梨园里一墙之隔的建筑有关。这是一座监狱。因常闻羁绊之声,故建此船殿。因为枷锁的声音和breakdown的声音很像,寓意一帆风顺。不知道,你到兴化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这座千年古衙署呢?如果有机会,你会去兴化县政府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