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撒了谎?考古发现曾推翻《史记》,秦始皇实际传位于胡亥

司马迁撒了谎?考古发现曾推翻《史记》,秦始皇实际传位于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秦汉历史号 访问量:794 更新时间:2024/1/6 13:25:44

秦朝统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分歧。至于秦朝为什么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纷争,掀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包括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地理形势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且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便是人心所向。

关于秦始皇临终前确立继承人一事,我们一直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即胡亥之所以成功就任,是因为赵高李斯篡改法令。但在2009年,北京大学从海外回购了一批西汉竹简。其中,有一批竹简被命名为《赵正书》。这本书透露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秘密:秦始皇原本打算把皇位传给胡亥。消息一出,史学界一片哗然。难道司马迁撒谎了吗?

《赵正书》大致写于汉代,作者不明。它主要是从第一个皇帝沙丘病重开始写到秦朝灭亡。这本书的重点不是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而是对秦二世王国覆灭做出的反思,最后则以秦二世不听劝谏为由作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赵正书》竹简50篇,大多保存完好,共近1500字。书中大部分篇幅记录了秦始皇生前与李斯的对话,李斯遇害前的陈述,以及子婴的忠告等等。负责编纂此卷的赵化成认为,其成熟年代可能在西汉初年。书中将“秦始皇”称为“秦王赵正”,将秦二世称为“秦王胡亥”,说明作者并不视秦朝为正统,可能是六国贵族后人所作。

太史公说,始皇帝传位扶苏,篡改法令的是赵高和李斯,并逼杀了扶苏与蒙恬。但《赵正书》称秦始皇传位胡亥,扶苏、蒙恬拥兵自重。赵高与李斯则以始皇帝之名处死了扶苏与蒙恬。

不过,胡亥篡位的真实性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首先,《史记》中没有记载秦始皇将王位传给长子扶苏的态度。相反,扶苏经常与坚持儒家思想的秦始皇对峙,因为他信奉法家思想。秦始皇不喜欢他,于是他逐渐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的机会。

其次,秦朝的传位习惯一直是谁受宠谁就是太子。秦始皇的父亲是这样,他的祖先也是这样。秦朝并没有这样遵循《周礼》的规定:“立储以嫡,无嫡立长”。而是他喜欢谁,那就立谁。最终,秦始皇只带胡亥随行,表明秦始皇更加宠爱胡亥,真心想让他成为帝王。

有学者说,仅仅一本《赵正书》不足以推翻司马迁的说法。《赵正书》写于西汉初年。从作者直接称秦始皇为赵正可以看出,并不视秦始皇为正统,他大概是六国贵族的后裔。关于秦末历史,汉代流传的版本很多,《赵正书》只是其中之一,也只算是孤证。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因为父亲的缘故,能够阅读大量的官方书籍和资料,既有正史也有非正史,也因为他自己现场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因此,《史记》的权威性远远高于前者。

这两本书中有许多段落是相似的。考古学者们分析了两种可能性。

一是《史记》参考了《赵正书》;二是《史记》没有参考《赵正书》。两者都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来源。

但显然,像《赵正书》这样的出土文献的出现,无疑丰富了我们对史实记载认识的诸多可能性,但真实性还有待我们考究。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胡亥、李斯是怎么被赵高拖下水的?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了沙丘宫,这个沙丘宫可是个诡异的地方,前有赵武灵王“沙丘政变”饿死沙丘宫,话说秦始皇到了沙丘宫,突然一病不起,秦始皇本是为着求仙而来,还想着长生不老呢!突然的重病,秦始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立下诏书:宣长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速回都城咸阳给自己办理丧礼,大家都知

  • 从秦二世胡亥、崇祯皇帝之死谈古人口中的“文人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胡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文人的地位始终较为尴尬,这也与文人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部分文人经常自命不凡,喜欢在自己专业性不强的领域发出一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论断,部分论断凭借着自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变得极度扩散,甚至会对法令、律例的大方向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古代历史上,因文人的“论断”而直接导致社稷危亡的例子不在

  • 秦始皇死后,后宫全被胡亥下令殉葬,尸骸双腿分开引猜疑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胡亥

    先说一下殉葬,这是奴隶社会兴起的一种残酷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越来越少使用了,根据挖掘古墓可以知道,很多都是用动物的尸体替代,即使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也太野蛮。秦始皇有个兵马俑,就是用来给他陪葬的,其实以他的能力就算把这些兵马俑换成活人,又有谁敢说个不字。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才登基,在现代是壮年时期

  • 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胡亥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从后结果来看,胡亥做得很差,所以很多人反感这人物。就当时来看,祖龙看到情况,胡亥那会儿还没搞事情。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胡亥属于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特别坏的事的状态。窃以为胡亥不能算不得宠的孩子,因为祖龙巡游天下还能带着这个孩子来

  • 秦朝除了秦始皇和胡亥,还有一个皇帝,只是历史不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洞鉴五万年标签:胡亥

    别看秦国经历过三十几任领袖,但是作为统一的王朝,却没有维持多久。后人常说“秦历三世而亡”,也有的喜欢强调“秦历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这最后一任皇帝得不到历史的认可。公元前207年,胡亥去世,于后人而言只不过少了个昏庸糊涂的历史人物,但是于当时的朝臣却意味着,以后没了发号施令的老板,也没了国家机器之所

  • 读史笔记:或许,胡亥真是始皇帝选中的继位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胡亥

    —01—长久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公元前210年,祖龙赵政于巡行途中突然驾崩,面对虚悬的皇帝之位,李斯、赵高等人为了一己私利,悄然销毁了始皇帝欲立长子扶苏为帝的传位诏书;一番权谋操作,将那个易于摆布且昏庸不堪的胡亥扶上帝位。最终,由于秦二世的胡作非为,大秦的万年江山,轰然崩塌······毫无疑

  • 秦二世胡亥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倒下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胡亥

    秦朝结束了东周时期,长达500年的大分裂,最主要的是,秦国不仅仅是消灭了六国,而是深度统一了中国。始皇一统六国通过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风俗这些等等这些措施,秦朝把华夏大地打造成一个非常坚实的整体,尤其是给人们灌输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我们是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被深深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也使得

  • 中国历史文化:秦二世胡亥是如何失去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胡亥

    审核编辑:风云细说排版插图:风云细说资料收集:风云细说秦二世胡亥上台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带着丞相李斯“东行郡县”。效仿秦始皇巡行天下。这一举动似乎说明了胡亥体察民情,忧国忧民;但由于胡亥刚登基不久,资历尚浅,无法体会到平民的疾苦,以及社会底层人员的压力。第二件事就是对一些朝政老人的灭杀,他这

  • 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继位,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却在第二年爆发。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天下还算安定,胡亥即位后却马上发生了起义?难道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成了反派?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严惩,修建了长城、赤道等工程,南征百越,北攻匈奴,大举招兵买马。人的力量的使用,

  • 李斯究竟为什么会舍弃扶苏,而去扶植胡亥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胡亥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在沙丘,临死前拟了遗诏:将皇位传于长子扶苏。而宦官赵高说服公子胡亥,想与之密谋篡改诏书,自立为帝。但这事仅靠自己办不成,必须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才行。于是,赵高就向李斯进行了游说。刚开始李斯还严词拒绝了赵高的阴谋,但当赵高以相位和权力相威胁的时候,李斯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