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祸乱秦朝的根源人物,阉宦丞相赵高,杀掉胡亥是因为畏惧

祸乱秦朝的根源人物,阉宦丞相赵高,杀掉胡亥是因为畏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琪拉不拉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4/1/5 22:12:56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主,他是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建立。并且,他将秦国从战国七雄之一变成了一个天下独尊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本来,他的秦朝也可以强盛百代,千秋昌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传到第二个皇帝的时候,国家就开始衰败。胡亥朝从一开始就是从政变开始,然后一直在屠戮忠良,滥杀无辜。并且不管朝廷之外的起义军,任由他们挖秦国的墙角。这一切的一切,始作俑者是一个宦官,他的名字叫做赵高

赵高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重的宦官。虽然他在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潜藏着自己的恶毒本性,隐忍不发,并且表现出极强烈的忠心。秦始皇非常的信任这个看似老实而且聪明的宦官。但是,秦始皇一去世,赵高立刻展现出他的权力欲望,首先,他联合老臣李斯,和自己的学生胡亥,一番忽悠将二人拉下水,接着,他自己策划了整个的夺权计划,把秦始皇真正的遗诏给撕毁,假拟圣旨,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二世。并且,他背着胡亥杀掉朝廷当中反对自己以及胡亥的大臣和军队势力蒙恬蒙毅两兄弟。紧接着杀皇族,在后来杀李斯。不到两年,他就掌握了朝中真正的大权。

并且,他还导演了一幕荒诞的宫廷剧,千古著名的“指鹿为马”事件,在这一事件当中,赵高检验出那些反对自己的势力,也看清楚了自己在朝堂中,在皇帝眼中的位置,那是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力的。并且,赵高有一次对权力进行了彻底的洗牌。满朝大臣,上到皇帝,没有人能够撼动自己的位子了。但是,赵高到最后,还是选择杀死胡亥,这是为什么呢?照理来说,他作为一个太监,是不大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篡夺帝位的,名不正言不顺。并且,胡亥已经对自己极其信任,自己也获得了极高的权力,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要下手杀掉胡亥呢?

首先,赵高想要除掉胡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高对胡亥的畏惧。有的人会不同意了:胡亥的老师就是赵高,并且赵高还是自己最信任也是最有恩情的皇位策划人。可以说,胡亥能够从哥哥那里夺的皇位,坐享天下,那都是拜赵高所赐呀。但是,在赵高心里,可不是那么想的。赵高在胡亥即位以后,背着胡亥大肆屠戮朝中的大臣,并且将屠刀对准了秦始皇的皇子,也就是胡亥的哥哥姐姐们,这些事情赵高做了,但是心里是很虚的。

并且,赵高怂恿胡亥享乐,不上朝,不理朝政,必须要给胡亥营造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当时,陈胜吴广的起义军都已经打入关中,四方混乱了。赵高把这一切都瞒了下来,但是他知道,这一切如果给胡亥知道了,那就是欺君之罪。虽然赵高已经通过指鹿为马检验出胡亥认知上的短缺,但是,他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当中,所以,他之后才会在起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毫不留情地杀掉胡亥。

终于,关东起义军打进咸阳附近,赵高决定杀掉胡亥,来向关东军表明自己的诚意。为了自己的权力延续,赵高命令自己的侄子带一千多军士,假借宫中有盗贼的名义,冲进胡亥的寝宫望夷宫。发动政变。正在胡天胡地的胡亥被团团围住,最后被逼自杀。赵高废了二世,这也就彻底葬送了秦国的前程。由此可见,赵高对于秦朝整个命运的影响非常之大,他一直在不停的掠夺着,腐蚀着秦国的国本。可是最终,赵高也被秦国的公子子婴杀死,总算是为秦朝出了一口气。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话,请关注我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参与留言评论转发点赞,给予小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司马迁撒了谎?考古发现曾推翻《史记》,秦始皇实际传位于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胡亥

    秦朝统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分歧。至于秦朝为什么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纷争,掀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包括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地理形势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且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便是

  • 胡亥、李斯是怎么被赵高拖下水的?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了沙丘宫,这个沙丘宫可是个诡异的地方,前有赵武灵王“沙丘政变”饿死沙丘宫,话说秦始皇到了沙丘宫,突然一病不起,秦始皇本是为着求仙而来,还想着长生不老呢!突然的重病,秦始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立下诏书:宣长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速回都城咸阳给自己办理丧礼,大家都知

  • 从秦二世胡亥、崇祯皇帝之死谈古人口中的“文人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胡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文人的地位始终较为尴尬,这也与文人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部分文人经常自命不凡,喜欢在自己专业性不强的领域发出一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论断,部分论断凭借着自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变得极度扩散,甚至会对法令、律例的大方向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古代历史上,因文人的“论断”而直接导致社稷危亡的例子不在

  • 秦始皇死后,后宫全被胡亥下令殉葬,尸骸双腿分开引猜疑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胡亥

    先说一下殉葬,这是奴隶社会兴起的一种残酷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越来越少使用了,根据挖掘古墓可以知道,很多都是用动物的尸体替代,即使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也太野蛮。秦始皇有个兵马俑,就是用来给他陪葬的,其实以他的能力就算把这些兵马俑换成活人,又有谁敢说个不字。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才登基,在现代是壮年时期

  • 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胡亥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从后结果来看,胡亥做得很差,所以很多人反感这人物。就当时来看,祖龙看到情况,胡亥那会儿还没搞事情。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胡亥属于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特别坏的事的状态。窃以为胡亥不能算不得宠的孩子,因为祖龙巡游天下还能带着这个孩子来

  • 秦朝除了秦始皇和胡亥,还有一个皇帝,只是历史不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洞鉴五万年标签:胡亥

    别看秦国经历过三十几任领袖,但是作为统一的王朝,却没有维持多久。后人常说“秦历三世而亡”,也有的喜欢强调“秦历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这最后一任皇帝得不到历史的认可。公元前207年,胡亥去世,于后人而言只不过少了个昏庸糊涂的历史人物,但是于当时的朝臣却意味着,以后没了发号施令的老板,也没了国家机器之所

  • 读史笔记:或许,胡亥真是始皇帝选中的继位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胡亥

    —01—长久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公元前210年,祖龙赵政于巡行途中突然驾崩,面对虚悬的皇帝之位,李斯、赵高等人为了一己私利,悄然销毁了始皇帝欲立长子扶苏为帝的传位诏书;一番权谋操作,将那个易于摆布且昏庸不堪的胡亥扶上帝位。最终,由于秦二世的胡作非为,大秦的万年江山,轰然崩塌······毫无疑

  • 秦二世胡亥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大秦帝国轰然倒下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胡亥

    秦朝结束了东周时期,长达500年的大分裂,最主要的是,秦国不仅仅是消灭了六国,而是深度统一了中国。始皇一统六国通过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风俗这些等等这些措施,秦朝把华夏大地打造成一个非常坚实的整体,尤其是给人们灌输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我们是统一的整体,这种思想被深深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也使得

  • 中国历史文化:秦二世胡亥是如何失去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胡亥

    审核编辑:风云细说排版插图:风云细说资料收集:风云细说秦二世胡亥上台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带着丞相李斯“东行郡县”。效仿秦始皇巡行天下。这一举动似乎说明了胡亥体察民情,忧国忧民;但由于胡亥刚登基不久,资历尚浅,无法体会到平民的疾苦,以及社会底层人员的压力。第二件事就是对一些朝政老人的灭杀,他这

  • 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继位,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却在第二年爆发。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天下还算安定,胡亥即位后却马上发生了起义?难道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成了反派?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严惩,修建了长城、赤道等工程,南征百越,北攻匈奴,大举招兵买马。人的力量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