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考古意外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学者:胡亥比嬴政残忍

考古意外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学者:胡亥比嬴政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船长趣谈 访问量:4022 更新时间:2024/1/7 11:32:53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仅统一了天下,而且结束了战国末年的纷争乱世,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作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统治者,他的嫔妃和儿女也一定很多,有些史书中记载他一共有12个儿子,女儿也有十几个,一些历史专家经过考证认为:秦始皇的子女多达33人。这些公主皇子虽然身份高贵,但是在史书中的记载却非常少,有名字只有扶苏胡亥公子高将闾四个人。

1976年在距离秦始皇陵东侧350米处的上焦村附近,发现了17座庞大的秦汉墓葬群,考古学家随即对其中的8座古墓进行挖掘清理。除了一座是空墓外,共清理出了5男2女,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而且现场清理出了大量的金银玉器陪葬品,从陪葬品和规格来看,就能立马判定出这些人肯定是皇族。

考古队在一次考古探索中,发现了一片“乱坟岗”,这片墓地杂乱不堪,让人一看就不会认为是什么王公大臣们的坟墓,但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走一个”的思想,考古队还是对这片“乱坟岗”进行了考察,这一查不得了

公子扶苏德行美好,是当时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许多大臣也甘心追随他。后来公子扶苏触怒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了边境,协助蒙恬修建长城。

秦始皇死在了巡视天下的半道上,死前,秦始皇让赵高带着遗照去迎接扶苏回朝登基,奈何赵高是个大奸臣,伙同丞相李斯把胡亥立为太子。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后继位,成为了秦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亡国之君。胡亥作为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按道理说就算秦始皇病逝,要轮也轮不到胡亥登基的,胡亥从小的时候就在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所以自小就很喜欢赵高,在秦始皇病逝后,在赵高与李斯的怂恿下,胡亥私自擅改诏书,本来秦始皇是要传位扶苏,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胡亥顺利的登上了帝位。为了自己以后的皇位,胡亥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送到了驻守北境的扶苏,命令赐死扶苏,最终扶苏自刎而死。皇位最大的威胁已经消灭了。

专家随后在墓穴中发现了一块腰牌,上面写着“阳滋”二字,这个阳滋就是秦始皇最喜欢的女儿阴嫚。史书典籍对于秦始皇儿子的描写最多的就是长子扶苏和胡亥,其次是公子将闾和公子高,几乎很少有人听说过秦始皇有女儿。实际上,秦始皇一共有33个孩子,其中12个儿子和21个女儿。

最后,专家们认定就是秦始皇的一个子女们的墓葬群,里边的所有歪歪扭扭的尸骨全都是秦始皇的儿子们和女儿们,其中有一个就是他的最小的女儿,叫做秦阴嫚的墓葬。

可怜秦始皇,奋斗一生打下的江山,却败在了二儿子胡亥手中,自己的骨肉也都落下了这般下场。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北大一部失传古籍,内容推翻《史记》记载,专家:历史抹黑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胡亥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当时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的帝王制度。后来的各种统一政策,治理国家的方法都对后世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政治上给中国带来了中央制度,法律制度,郡县制度;军事上创立了军队制度,还创造出了秦军兵器与秦剑;经

  •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宝座,对人民实现高压政策 大兴土木,

    历史人物编辑:大黄鸭子标签:胡亥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宝座,对人民实现高压政策。大兴土木,遥役赋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民怨载道。天下苦秦久矣。加上民心本来就不稳定,在全国范围内民众反抗的声音日益高涨,呼声一片。继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之后,各地的地方武装也揭竿而起,具中,刘邦项羽是最有实力的两大武装集团。当时,西楚霸王

  • 祸乱秦朝的根源人物,阉宦丞相赵高,杀掉胡亥是因为畏惧

    历史人物编辑:安琪拉不拉标签:胡亥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主,他是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建立。并且,他将秦国从战国七雄之一变成了一个天下独尊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本来,他的秦朝也可以强盛百代,千秋昌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传到第二个皇帝的时候,国家就开始衰败。胡亥朝从一开始就是从政变开始,然后一直在屠戮忠良,

  • 司马迁撒了谎?考古发现曾推翻《史记》,秦始皇实际传位于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秦汉历史号标签:胡亥

    秦朝统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分歧。至于秦朝为什么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纷争,掀开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包括经济发展、商鞅变法、地理形势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且有一个重要的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便是

  • 胡亥、李斯是怎么被赵高拖下水的?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了沙丘宫,这个沙丘宫可是个诡异的地方,前有赵武灵王“沙丘政变”饿死沙丘宫,话说秦始皇到了沙丘宫,突然一病不起,秦始皇本是为着求仙而来,还想着长生不老呢!突然的重病,秦始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立下诏书:宣长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速回都城咸阳给自己办理丧礼,大家都知

  • 从秦二世胡亥、崇祯皇帝之死谈古人口中的“文人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胡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文人的地位始终较为尴尬,这也与文人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部分文人经常自命不凡,喜欢在自己专业性不强的领域发出一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论断,部分论断凭借着自身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变得极度扩散,甚至会对法令、律例的大方向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古代历史上,因文人的“论断”而直接导致社稷危亡的例子不在

  • 秦始皇死后,后宫全被胡亥下令殉葬,尸骸双腿分开引猜疑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胡亥

    先说一下殉葬,这是奴隶社会兴起的一种残酷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越来越少使用了,根据挖掘古墓可以知道,很多都是用动物的尸体替代,即使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也太野蛮。秦始皇有个兵马俑,就是用来给他陪葬的,其实以他的能力就算把这些兵马俑换成活人,又有谁敢说个不字。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才登基,在现代是壮年时期

  • 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胡亥

    老朽说事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秦始皇不喜欢扶苏而喜欢不学无术的胡亥呢?从后结果来看,胡亥做得很差,所以很多人反感这人物。就当时来看,祖龙看到情况,胡亥那会儿还没搞事情。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胡亥属于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特别坏的事的状态。窃以为胡亥不能算不得宠的孩子,因为祖龙巡游天下还能带着这个孩子来

  • 秦朝除了秦始皇和胡亥,还有一个皇帝,只是历史不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洞鉴五万年标签:胡亥

    别看秦国经历过三十几任领袖,但是作为统一的王朝,却没有维持多久。后人常说“秦历三世而亡”,也有的喜欢强调“秦历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这最后一任皇帝得不到历史的认可。公元前207年,胡亥去世,于后人而言只不过少了个昏庸糊涂的历史人物,但是于当时的朝臣却意味着,以后没了发号施令的老板,也没了国家机器之所

  • 读史笔记:或许,胡亥真是始皇帝选中的继位人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胡亥

    —01—长久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公元前210年,祖龙赵政于巡行途中突然驾崩,面对虚悬的皇帝之位,李斯、赵高等人为了一己私利,悄然销毁了始皇帝欲立长子扶苏为帝的传位诏书;一番权谋操作,将那个易于摆布且昏庸不堪的胡亥扶上帝位。最终,由于秦二世的胡作非为,大秦的万年江山,轰然崩塌······毫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