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用了什么计谋,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导致了范增的惨死?

陈平用了什么计谋,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导致了范增的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袁军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16 18:10:45

范增是秦末顶级谋士,被项羽称之为亚父,等于是项羽把范增认作了干爹。项羽对范增也是很尊敬的。

但是,在关键问题上,项羽是容易固守己见的,他目光短浅,听不进范增的建议,最终导致了项羽错失了江山。

就好比鸿门宴前后,是杀刘邦最好的机会。

范增就告诉了项羽了,除了刘邦之外,其它人都是不足为惧的。只要把刘邦给干掉了,整个天下就是项羽的了。

但是,项羽不这么认为。

在项羽看来,刘邦就是小鱼小虾,杀他或者不杀他对整个政局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因此,鸿门宴之前,项羽没有杀成刘邦。

本来他是想要杀刘邦的,因为项伯走漏了消息。通过事后项羽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可以说项羽并没有责备项伯。

这就说明项羽没有听范增的话,没有把刘邦当作最大的敌人。

鸿门宴上,本来是约定好要杀刘邦的,但是,项羽又放过了刘邦。范增还是不死心,让项庄舞剑。

但是,还是没有杀成。

刘邦走了之后,范增就说了以后你们将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尽管说范增看到了结果,但是,没有人相信。

不过,范增还是在尽力的辅佐项羽,主要就是想帮助项羽夺得天下。但是,以后项羽见刘邦的机会就不多了。

之后,就是楚汉争霸。

当然了整个楚汉争霸的过程中,项羽都是占据上风的。直到范增离开了项羽,项羽就像是一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被刘邦在南北战场上来回调着打。

那么,范增为何会离开项羽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陈平了。

陈平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在项羽这里做到了最高级别的官员。鸿门宴的时候,陈平就有参加,是项羽帐下为数不多的参加这个宴会的高官之一。

可以说项羽还是很信任和器重陈平的。

在这个宴会上,陈平肯定也看到了刘邦的圆滑,项羽的幼稚,项羽绝不会是刘邦的对手,所以,在楚汉争霸的时候,陈平就投奔了刘邦。

刘邦得到陈平就如同如鱼得到水一般,因为陈平是项羽阵营里的高官,他是知道项羽这里的很多军事机密的。

最起码他是知道项羽最为倚重的人是谁的?

若是把项羽倚重的人给弄走,就等于是削弱了项羽的势力。

陈平就选了两个项羽最为重要的人来离间,其中一个就是范增,另一个就是钟离昧。

陈平是这样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的,他花了很多钱财,买通项羽周边的人,有高官也有士兵。

让这些人有意无意间经常议论范增,说范增马上就要投奔刘邦了。在议论这样的话的时候,还故意让项羽听到。

同时,楚汉相互交往的使者,也被陈平下了套。

陈平故意冷落项羽派来的使者,对范增派来的使者很热情。这就是故意演戏给使者看,这些使者回去之后,又说范增可能通敌要背叛项羽了。

这样的消息三番五次的爆出来,项羽开始对范增不信任了。

事实上范增一直对项羽忠心耿耿,他看到项羽竟然猜疑自己,所以,就说自己老了想要回家安享晚年了。

项羽竟然准许了,就在范增回老家的路上,他竟然没有到家就死了,很多人认为,他是被项羽气死的。

总之,范增死了之后,项羽就距离失败不远了。因为没有了谋士,项羽在打仗的时候,就没有了长远的规划,最终他被韩信给打败了。

估计在他自刎乌江的时候,他应该是可以想起范增来的,若是当初听了范增的话,或不怀疑范增,应该也不会是这个结局吧。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如果范增不离开项羽,项羽只会败得更快!这是心理学的必然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范增

    读过《楚汉演义》的人都知道,范增善奇谋,而项羽善打硬仗、险仗、恶仗,是天生的战神。二人相辅相成,优劣互补,是天生的一对搭档。然而陈平仅使一简单的离间计就轻易拆散了他们,最后范增愤而归乡,背疮发作死在半路,而项羽也在两年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项羽与虞姬诀别很多读者朋友都认为,如果范增不负气离开项羽,楚

  • 范增和项羽有何共同点?他们的政治理想本不同,范增为何不愿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范增

    范增,项羽集团首席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有如此高的地位,范增为什么要离开项羽?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范增一直都相信,最终胜利的会是项羽。01范增在项羽集团的地位太高,他没有理由离开。如果你做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你会舍得轻易跳槽吗?就算是跳槽,你能够得到比呆在原公司更好的待遇、心情吗?我想这

  • 千古之谜:范增早有杀项羽之心,这才是范增离开项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范增

    范增一直被后世人认为是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不为项羽所重用,而一怒之下返乡。现在的影视剧《楚汉传奇》、《鸿门宴》等,也按照这一认定,把范增塑造成了一个一心为项羽出谋划策,对项羽忠心耿耿的阴诡之士。范增但这里有两大不解:一是,范增敢违逆项羽,自作主张鸿门宴安排项庄舞剑,意图置刘邦于死地,以范增当时的身份、

  • 项羽的唯一谋士范增,究竟是高人还是庸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范增

    “楚汉之争”是秦末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以原本唾手可得大秦江山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重义气、讲情义,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后人们常常为他的结局而感到惋惜。在他征战天下的途中,身边仅有一位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此人就是范增,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司马迁曾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

  • 嬴政几乎灭亡了所有的诸侯国,但有个小国却到秦二世才真正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秦二世

    文|飞鱼说史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有大大小小几百个诸侯国,诸侯国的林立,也更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以及社会的进步,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吞并,小的诸侯国逐渐被大的诸侯国吃掉,小国的文化和人民也自然成了大国的一部分,如果说古代社会有一种形式可以让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一定是战争。假使你对春

  • 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为什么会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秦二世

    子婴,不在秦二世杀戮名单里。相反,他是秦二世要拉拢的对象。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秦始皇死于沙丘,秦二世担心诸公子、大臣不服,遂采纳赵高之计,“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开始了对贵臣、公子的屠杀。在胡亥回到咸阳前,除了处死扶苏外,他还使“六公子戮死于杜”、“十公主戮死于杜”。其后,他又逼闾昆弟三人自杀。回

  • 扶苏会比秦二世更好么?会让大秦有更长久的国运么?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惜仅仅历经两代,没有做到他想象中的万世,到了二世就灭亡了。而当时更加优秀的扶苏却没有登基,如果是他成为二世之君,那秦朝是不是就会存在更久呢?秦是为什么灭亡的要讨论扶苏能不能让秦朝更长久,首先要明白历史上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在秦朝之前,周朝的灭亡主

  • 帮秦始皇一统天下的10大名将,为何不帮秦二世剿灭刘邦项羽呢?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秦二世

    秦国历经十数代君主励精图治,其政治地位、军事实力大幅提高,终于在秦始皇嬴政上位后得以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当然,秦国的成果除了君王们的功劳,更离不开那些殚精竭虑臣子们。尤其嬴政手底下,那10大能征善战的名将们。秦始皇这里头有件怪事儿,秦始皇建立秦朝后15年就走向灭亡,先被项羽击杀几乎全部的秦朝贵族,后

  • 秦二世若不是胡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国一扫六国而建天下,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历史事实,可惜的是才建立起大一统的嬴政,还没有来得及安定六国,就在巡视的道路上离世了。秦始皇从20多岁开始就追求长生之术,结果50岁的离世却是因为"风餐露宿"没有顾忌到身体,而寒气入身引得病发,不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会不会懊恼不已。不过这断然不会是他最懊悔的

  • 楚人李斯是如何当上秦国丞相的?得罪秦二世被腰斩,是赵高陷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秦二世

    李斯原来是楚国上蔡人,入秦后才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他向秦王献策“灭诸侯,成就帝业”后任丞相,是大秦帝国的二号人物。按理说,一个人做到如此,应该心满意了吧!可李斯并不知足,为了权力,让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代名相,就此身败名裂!我们先看看李斯是如何发迹的,李斯首先在楚国做小史,过着朴实的生活。一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