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增有没有被高估?好像并没为项羽制定什么好的战略,你认为呢?

范增有没有被高估?好像并没为项羽制定什么好的战略,你认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读古今书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3/12/23 12:29:39

范增确实是被高估了,他的水平称得上谋士二字,但是距离当时的顶级谋士还是有相当大差距的。

范增之谋

范增的谋略,体现在两点之上:

第一、立楚王后裔为王

范增总结了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认为他们虽然打着楚国的名头,但是他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楚人恨秦的特点,立楚王后人为王,而是选择了自立。

这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军虽率先反秦,却始终壮大不起来。

项梁等人过江以来,一直有楚人前来投靠,就是因为项梁家族世代为楚将,等于是楚国的象征。

如果项羽立楚国王室后裔为王,那么就会引起更多的楚人前来投靠,间接地壮大项羽的实力。

第二、鸿门宴上杀刘邦

范增了解刘邦的为人,当他得知刘邦入主关中以后反而更加的循规蹈矩以后,他就知道刘邦很有野心。因此,他便想趁着鸿门宴的机会除掉刘邦。

尽管最后刘邦还是从鸿门宴上逃脱了,但是这并非谋士之责,而是项羽之责。

范增不如顶级谋士的地方

上文说的两处,只能说明范增是一个合格的谋士,但并不代表范增是一个顶级的谋士。一个顶级谋士,不仅仅只是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谋略,他还要充分地掌握自家主公的性格特点,并以此制定计划。

鸿门宴上,范增应该了解项羽的秉性,知道他可能不会听从自己的话,因此他就不应该只是劝谏项羽杀了刘邦,而是应该制定一系列计策来击杀刘邦。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过很显然,他没有提前制定,他的项庄舞剑之计,更多的只是亡羊补牢之举。而且很显然,在鸿门宴上,范增输给了张良,这就是范增和顶级谋士之间的差距。

与此同时,作为顶级谋士,不应该碰到一点点挫折,就自暴自弃。鸿门宴上,当范增得知刘邦逃走以后,他便说了一句话,那就是竖子不足与谋。而在之后刘邦的反间计中,范增知道项羽中了反间计,却只是大怒:“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这绝非是顶级谋士应该作出的举动。

结束语

范增有才华,但是其太过于玻璃心。如果事情照着他预想的那样,那么一切相安无事,一旦事情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就会承受不住,不想着如何补救,而是选择破罐子破摔。

因此,范增作为谋士是合格的,但是和张良这样的顶级谋士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陈平用了什么计谋,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导致了范增的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范增

    范增是秦末顶级谋士,被项羽称之为亚父,等于是项羽把范增认作了干爹。项羽对范增也是很尊敬的。但是,在关键问题上,项羽是容易固守己见的,他目光短浅,听不进范增的建议,最终导致了项羽错失了江山。就好比鸿门宴前后,是杀刘邦最好的机会。范增就告诉了项羽了,除了刘邦之外,其它人都是不足为惧的。只要把刘邦给干掉了

  • 如果范增不离开项羽,项羽只会败得更快!这是心理学的必然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范增

    读过《楚汉演义》的人都知道,范增善奇谋,而项羽善打硬仗、险仗、恶仗,是天生的战神。二人相辅相成,优劣互补,是天生的一对搭档。然而陈平仅使一简单的离间计就轻易拆散了他们,最后范增愤而归乡,背疮发作死在半路,而项羽也在两年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项羽与虞姬诀别很多读者朋友都认为,如果范增不负气离开项羽,楚

  • 范增和项羽有何共同点?他们的政治理想本不同,范增为何不愿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范增

    范增,项羽集团首席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有如此高的地位,范增为什么要离开项羽?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范增一直都相信,最终胜利的会是项羽。01范增在项羽集团的地位太高,他没有理由离开。如果你做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你会舍得轻易跳槽吗?就算是跳槽,你能够得到比呆在原公司更好的待遇、心情吗?我想这

  • 千古之谜:范增早有杀项羽之心,这才是范增离开项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范增

    范增一直被后世人认为是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不为项羽所重用,而一怒之下返乡。现在的影视剧《楚汉传奇》、《鸿门宴》等,也按照这一认定,把范增塑造成了一个一心为项羽出谋划策,对项羽忠心耿耿的阴诡之士。范增但这里有两大不解:一是,范增敢违逆项羽,自作主张鸿门宴安排项庄舞剑,意图置刘邦于死地,以范增当时的身份、

  • 项羽的唯一谋士范增,究竟是高人还是庸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范增

    “楚汉之争”是秦末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以原本唾手可得大秦江山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重义气、讲情义,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后人们常常为他的结局而感到惋惜。在他征战天下的途中,身边仅有一位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此人就是范增,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司马迁曾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

  • 嬴政几乎灭亡了所有的诸侯国,但有个小国却到秦二世才真正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秦二世

    文|飞鱼说史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有大大小小几百个诸侯国,诸侯国的林立,也更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以及社会的进步,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吞并,小的诸侯国逐渐被大的诸侯国吃掉,小国的文化和人民也自然成了大国的一部分,如果说古代社会有一种形式可以让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一定是战争。假使你对春

  • 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为什么会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杀?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秦二世

    子婴,不在秦二世杀戮名单里。相反,他是秦二世要拉拢的对象。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秦始皇死于沙丘,秦二世担心诸公子、大臣不服,遂采纳赵高之计,“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开始了对贵臣、公子的屠杀。在胡亥回到咸阳前,除了处死扶苏外,他还使“六公子戮死于杜”、“十公主戮死于杜”。其后,他又逼闾昆弟三人自杀。回

  • 扶苏会比秦二世更好么?会让大秦有更长久的国运么?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惜仅仅历经两代,没有做到他想象中的万世,到了二世就灭亡了。而当时更加优秀的扶苏却没有登基,如果是他成为二世之君,那秦朝是不是就会存在更久呢?秦是为什么灭亡的要讨论扶苏能不能让秦朝更长久,首先要明白历史上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在秦朝之前,周朝的灭亡主

  • 帮秦始皇一统天下的10大名将,为何不帮秦二世剿灭刘邦项羽呢?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秦二世

    秦国历经十数代君主励精图治,其政治地位、军事实力大幅提高,终于在秦始皇嬴政上位后得以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当然,秦国的成果除了君王们的功劳,更离不开那些殚精竭虑臣子们。尤其嬴政手底下,那10大能征善战的名将们。秦始皇这里头有件怪事儿,秦始皇建立秦朝后15年就走向灭亡,先被项羽击杀几乎全部的秦朝贵族,后

  • 秦二世若不是胡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国一扫六国而建天下,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历史事实,可惜的是才建立起大一统的嬴政,还没有来得及安定六国,就在巡视的道路上离世了。秦始皇从20多岁开始就追求长生之术,结果50岁的离世却是因为"风餐露宿"没有顾忌到身体,而寒气入身引得病发,不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会不会懊恼不已。不过这断然不会是他最懊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