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考古发掘范增墓,一盗洞令专家啼笑皆非,直呼:这盗墓贼太另类了

考古发掘范增墓,一盗洞令专家啼笑皆非,直呼:这盗墓贼太另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张文长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4/2/29 18:48:44

历史上有谋有勇、名留史册的人不少,西楚朝的范增算其中一个,他助项羽推翻秦王朝,深得士卒的爱戴,但后来当楚汉相争正激烈之时,范增却因受到项羽的怀疑,请求去职回乡,不料未到彭城竟然病死,遂葬于当地。

《魏书·地形志》有记载“彭城有亚父冢”(范增别称),《徐州府志》、《铜山县志》中也有相应记载。据说范增死后他手下十万士卒悲痛不已,士兵们用头盔盛满土将他埋葬,以至于他的墓垒砌得如同一座土山,相传在(今徐州)南云龙山北麓。

彭城,即现在的徐州,这里历史化底蕴深厚,光是汉代古墓就有8座,因为相传“亚父”范增的墓也在这里,此地的名气就更大了。

范增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秦汉时期又流行厚葬,因此有人认为他的古墓中不会缺少珍贵的陪葬品,历史上还真有人盗过他的墓,而且此事还记载在册。谈起盗掘范增墓的盗墓贼也是十分有趣的,这个贼人的盗墓经历堪称奇葩。元代《初盗发亚父冢》中记载:“戏马台前范增冢,英雄千载行人疎。冢中宝气腾光芒,识宝贾胡心为动。筑室潜谋二十年,一朝凿井穿其垄。”

意思是说元代一个叫贾胡的人,听说范增的古墓葬在“戏马台前”,这哥们为了盗取墓中财物,竟然在这里选址建了一座房子,看上去他就是当地一个普通的居民,不料暗地里他却进行着一个惊天阴谋。在贾某的家里,一个耗日持久的工程正在进行,他正对准古墓夜以继日挖着盗洞。没有专业的工具,贾胡就一点一点人工打凿,熬过穿暖秋凉、夏热冬寒整整20个年头,他终于如愿以偿到达墓室。

据说贾胡进入墓穴后得到了一支宝剑,也算是“一夜暴富”了,然而好景不长,倒霉的事马上就来了,他很快被官府发掘缉拿归案。贾胡盗墓自此后就成为一个奇葩的笑谈,然而这件事背后却还有一个问题令很多人很不解,那就是虽然没有专业工具,一个深四十多尺的盗洞也用不着花20年时间吧?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直到1977年的考古发掘给出了答案。这一年,在土山下发现偶然发现了一直被老百姓称作范增墓的古墓,当专家进入墓室着实惊讶坏了。众所周知,考古学以文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墓内出土的文物来判断葬者的身份、年代、价值等,有着严密的实证性和科学性、可信性。然而,在此墓中找不到一件能证明墓主是范增的文物证据。

此墓南北进深约30多米,东西宽约20多米,墓中还出土了银缕玉衣和鎏金兽形砚,考古家根据形态判断应是一座王侯级别的墓,最后专家们认为墓主人是东汉的一位彭城王,而非范增墓。另外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墓中的一个盗洞,看到这个洞考古专家们简直啼笑皆非。此洞凿穿了层层巨石,直到墓穴中心!

所谓的巨石其实就是重达一吨左右的黄肠石,每块石头长1米左右,宽不超过1米,在此墓中一共铺砌了四层,可谓是墓中一道非常非常坚实的“防盗门”。如此坚硬厚重的石头,在没有机械辅助工具的古代得花多少力气才能凿穿?这个答案由元代的盗墓侠客贾胡给了出来。至此,考古专家们都不得发出感叹,这个盗墓贼还真有点儿意思,不仅毅力惊人也算是十分敬业了。

从盗墓精神的角度讲,贾胡能够打满分,最后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至于范增本尊的古墓到底在哪里,现在考古界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有专家猜测,他的古墓可能由于墓葬叠压在某个东汉墓下;也有可能由于封土严重削蚀,墓葬或推移到了土山的边缘地带;再或是被周边建房的开发商已经破坏或者蓄意掩盖,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新发现会让范增墓的下落水落石出的。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轻视刘邦、怀疑范增、信任叛徒,项羽为何输给平平无奇的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范增

    你能想象吗?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遭受血与火的洗礼。楚汉之争,就是其中一个战争,一场长达3年多的战争,一场让布衣天子刘邦赢得天下的战争,一场让西楚霸王项羽失去生命,失去胜利的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项羽死了,刘邦赢了,这是楚汉之争的结果,也是刘邦和项羽间最后的结

  • 欺骗了我们千年的两大形象:樊哙之智与范增之愚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范增

    看到小编的标题,读者朋友们肯定会问,樊哙不是鸿门宴上那个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莽夫吗?范增不是被西楚霸王项羽尊为“亚父”的一流谋士吗?为什么还要学樊哙不要做范增呢?听小编一一道来!樊哙有“五智”樊哙第一智:眼光独到在职场中,跟对领导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甚至能成为你的“政治资源”。虽

  • 鸿门宴,范增为啥不埋伏刀斧手砍了刘邦?苏东坡一语道出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范增

    “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王毂《鸿门宴》秦朝两而亡,这之后没多久我国又进入楚汉争霸时期。在刘邦与项羽的交锋中,鸿门宴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博弈。不过很多人在查阅这一段历史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鸿门宴上范增为什么不埋伏刀斧手砍了刘邦呢?鸿门宴公元前20

  • 范增一招陷项羽不义,此招是好谋略还是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范增

    范增身为楚汉时期都重要谋士,先随项梁,后辅佐项羽,其谋虽不及张良韩信,但也可圈可点。相氏集团因范增而兴,又因范增而败,更有人质疑范增城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清代学者王鸣盛直言“增计最拙,得误相氏”。关于范增微词,在于他献计立熊心为楚怀王。笔者认为范增之计,如双刃剑,项梁以此剑砍敌人,项羽却砍向自己。范

  • 范增:老板不听取自己的建议时,是该走还是该留?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范增

    范增(生卒年不详)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之前也没什么名声,只是作为一个宅男经常在家学习兵法谋略。陈涉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楚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也响应起义,范增就投靠了项梁,时年七十。后来陈涉被杀,章邯带领的秦军异常强大,而且诸侯们又各自为政,反秦斗争陷入低潮。范

  • 作为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的能力和水平究竟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范增

    范增最大的毛病,是能识尽天下英雄,却识别不了自己的主人。比如说,表面上看对项羽恭敬诚服、唯命是从的刘邦,范增一眼就识出此人必成大患,力劝项羽于鸿门宴上杀之。但是他却始终识辩不出,项羽实非可辅明主,任范增有百般奇谋,也是最终成空。刘邦灭项羽后,曾叹息曰:“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三国名

  • 陈平的一个离间计,就让项羽和范增分道扬镳,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范增

    自古以来,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需要掌握很多东西,并且可以克服自身欲望之人,一个人的能力在很多时候,与性格有很大关系,要是性格缺陷太严重,即使能力再强,也可能最终一事无成。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十分多,比如项羽就是因为性格原因,最终导致失败,而陈平则是因为性格以及谋略,能够得以明哲保身,最终得以善终。

  • 范增为何给历史留下的不是足智多谋,而是一个被项羽抛弃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范增

    范增:(公元前277——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巢湖(今安徽巢湖市亚父)人。《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

  • 深度分析范增对于项羽成为西楚霸王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范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楠猫编辑|楠猫前言范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谋士,也是项羽的老师,做为项羽的指导老师,范增在项羽成为西楚霸王的奋斗中有哪些贡献?范增帮助项羽消除心理障碍范增被项羽尊称为自己的亚父,也可

  • 范增出走:老朽的赤胆忠心你不领情,项王请好自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范增

    夏季,四月,楚军在荥阳围攻汉军,形势紧急。刘邦向项羽请求议和,将荥阳西面的地区划归汉国。但范增却劝项羽火速攻打荥阳,刘邦为此忧心忡忡。项羽已经怀疑上钟离眜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虚实。刘邦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见到项羽的使者,刘邦就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