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名将王翦向朝廷大肆索要财物秦王却毫无怒气

战国名将王翦向朝廷大肆索要财物秦王却毫无怒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会动的汽车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1/17 18:44:14

名将王翦,关中频阳东乡(今属陕西富平东北)人,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杰出的军事家,为秦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与白起、李牧、廉颇等名将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出身贵族,他是周灵王太子姬晋的十八世孙,功成名就之后,隐居家乡,成为太原王氏,琅琊王氏的始祖。

少年时代的王翦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一直在秦王嬴政身边服侍。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

李信却大言不惭说“不过二十万人”就可灭掉楚国。秦王嬴政非常高兴,认为王翦老了,胆子小了,于是就派李信、蒙恬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伐楚。

李信、蒙恬率领的人马得意洋洋而去,却灰溜溜败北而归。秦王嬴政大怒,亲自乘快车到频阳,向辞官的王翦道歉,答应增加兵力,请王翦再度出山。

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就要出发的时候,他向秦王提出“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的请求,理由是“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在出关之前,连续五次向秦王要房子要田地。

王翦的纠缠不休,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担心他这种过分要求会惹怒秦王。

王翦对部下说:“秦王这个人生性多疑,六十万大军由我指挥,他岂能不怀疑我呢?我之所以多次讨要房宅田产,是强调我只在乎金钱,没有别的企图。”

王翦的过分要求非但没有惹怒秦王,反让秦王消除了担心他拥兵自重的疑惧。

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部队抵达楚国境内,王翦按兵不动,修整了一年之久,士兵每日以比赛投石为乐。缺少兵源的楚国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正当楚国调集兵马的时候,王翦突然发兵出击,大破楚军,斩杀名将项燕,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就此灭亡。随后,王翦趁机平定了百越部族。

秦王大喜,封王翦为武成侯,赏赐大量良田美宅。

此时的秦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家还需要将才,但是王翦却急流勇退,向朝廷提出隐退的请求,秦王百般挽留,他却坚持辞官回乡,远离了权力的角斗场,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秦王扫六合的最大功臣,一代名将王翦的人生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王翦

    引言:一个王朝的开创,特别是一个划时代的王朝的开创,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而且还需要学会控制和利用这些机会,才可能会成功。在秦国六代秦国君主的共同努力下,在无数的秦国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下,秦国最终升华为秦朝。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拥有一位善于用

  • 王翦和李牧谁更厉害?答案出乎意料,一代战神名不虚传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王翦

    春秋战国 群雄割据,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现了很多的猛将,《大秦帝国》系列,也为观众们呈现了名将的事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了,他们分别是白起 廉颇 李牧 王翦,这四个人两个是秦国,两个归赵国所有,这也是赵国能够与秦国相抗的原因,其中白起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更是设下妙计水淹郢都,之后打破赵魏

  • 王翦同样功高震主,为什么能摆脱韩信那样的命运,安然终老?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王翦

    历史上总喜爱开演鸟尽弓藏的戏。殊不知本来是在同一时期里,秦朝将军王翦在灭了五国,荣誉鼎盛的状况下却可以独善其身,舒适安逸的终老,这取决于他为人处世的心态。相比白起硬汉的风格而言,王翦在处世层面要圆润得多,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军事上精确领兵,政冶上面耍手段用方式。他的待人之道更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王翦

  • 王翦才是秦始皇的嫡系,统一天下王氏父子功劳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王翦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战国四大名将,除了王翦之外,其余均不得善终。白起虽战功卓著却被秦昭王赐死,无奈自杀谢世;廉颇受赵王猜忌而外逃,郁郁而终,客死他乡;李牧因郭开挑拨离间,而被赵王杀害。王翦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得以善终,明显不同于与之并称其他三位战国名将。“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

  • 王翦感觉自己功高盖主,主动要求解甲归田,没曾想被秦始皇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王翦

    从自从有皇权开始,皇帝肯定是整个国家大权的首要掌控者,其次的权利被依次分给下面的大臣。这些有了权利的臣子就组成了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运行管理体系,所以权利的分封也算是更好的管理国家。但是,权利再大,功绩再高的臣子都高不过皇帝,可皇帝肯定会对他产生防备,甚至杀心。历史上有一句话形容皇帝身边的人,“伴

  • 王翦为何能够全身而退,他太了解秦始皇嬴政的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有跟其它三人不同的经历,这个经历为他功成名就全身而退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廉颇、白起和李牧是靠个人能力横扫天下,嬴得声名的话,那王翦纯粹就是依靠与嬴政的私人关系谋取了一官半职,从而做到了公私兼顾,名扬天下。首先,王翦的成功,是伴随秦始皇嬴政成长进步分不开的。史书上记载,王翦也算得出身

  • 王翦功高震主却安然退隐,可谓是智商情商超绝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王翦

    《过秦论》中写到六王毕,四海一是秦奋六世之余烈取得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谁的功劳最大呢?毫无疑问是王翦。王翦生卒年不详,史记中记载他是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将军。王翦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呢。横扫三晋,计杀李牧公元前236年,除掉了吕不韦和嫪毐后的秦王政开

  • 王翦:功高震主,挫败燕国之后选择急流勇退,是嬴政威逼利诱吗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王翦

    文/四季文史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心是与日俱增,所以后来所发生的种种,看似偶然实则是有意为之的事情。无疑,这些

  • 大秦第一战神到底是谁,不是白起,不是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王翦

    若论大秦第一战神,有人说是“杀神”白起,也有人说是灭五国的王翦,然而,却又一人若称第一,其他人必然起身鞠躬,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如果问秦灭六国的最大对手是谁,赵国绝对排在第一位,即使在长平之战后,秦国也没能力去一口吞掉赵国,相反在后来的战争中,两国各有胜负。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人,那么为何赵国还

  • 王翦打仗有个恶习,这让秦始皇觉得十分心疼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王翦

    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王翦,除了战功卓著以外,还有其他三位不具备的政治智慧。在建立不世之功之后懂得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王翦能够善终的原因,并不是依靠他的功勋,而是因为他的一个“恶习”。这个“恶习”是伴随着他的成长而成长,在灭楚战争中达到顶峰,那这个恶习到底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染上这个恶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