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立官署,将西域地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期间张骞功不可没。
西域跟中原王朝一直是分分合合,张骞经略西域时,汉朝牢牢控制这西域,西汉后期汉朝实力衰弱,逐渐丧失了西域的霸主地位,可是到了汉和帝时期,班超、陈汤等人镇守西域,又再一次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汉之后,西域跟中原王朝有一段很长的分离期,不过到了唐太宗时期,咱们再一次让西域诸国称臣纳贡。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又实现了唐宗汉武的伟业。了解了西域地区跟中原王朝的关系,其实你会发现有一片区域跟西域何其相似。
它就是南海地区。汉朝时张骞经略西域,敲开了西域的大门,其实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人像张骞一样,敲开了南海的大门,他便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黄森屏。黄森屏为大明王朝镇守南海防线,他在断手河流域建立武装根据地,以此为据点镇守南海诸国,在明朝看来,黄森屏不过是海南地区的一个总兵,可在南海诸国看来,黄森屏这支武装力量,其实就是一个华人政权。
说到底黄森屏借助明朝的强大依托,成了南海地区的片警,哪个小国出现动乱了,都想请求黄森屏的支援,而黄森屏还真起到了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的作用。黄森屏经略南海十余年,将明朝的国威传至南海诸国,南海各大岛国见识过明朝的军威后,纷纷向明朝称臣纳贡。这期间,黄森屏就是明政府在南海地区的代言人。虽说黄森屏称霸南海十余年,但他依旧思乡情切、心念祖国,1408年,67岁高龄的黄森屏毅然决定返回祖国。
他跋山涉水,不顾路途艰辛、车马劳顿,从断手河流域一直走到了明都南京,他见到了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可惜黄森屏毕竟不是二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这年10月到南京,12月黄森屏就因旅途劳顿病逝在南京。黄森屏镇守南海期间,跟渤泥国来往密切,并且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黄森屏利用手中的武装帮助渤泥国建国,抵御强敌,黄森屏也就成了渤泥国的开国元勋。而这个渤泥国就是现在文莱,文莱在亚洲是小国,可是文莱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成了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国的人均GDP远超我们,比咱们富有多了,这一切都写在了黄森屏的功劳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