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流年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2/12 7:30:27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立官署,将西域地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期间张骞功不可没。

西域跟中原王朝一直是分分合合,张骞经略西域时,汉朝牢牢控制这西域,西汉后期汉朝实力衰弱,逐渐丧失了西域的霸主地位,可是到了汉和帝时期,班超陈汤等人镇守西域,又再一次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汉之后,西域跟中原王朝有一段很长的分离期,不过到了唐太宗时期,咱们再一次让西域诸国称臣纳贡。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又实现了唐宗汉武的伟业。了解了西域地区跟中原王朝的关系,其实你会发现有一片区域跟西域何其相似。

它就是南海地区。汉朝时张骞经略西域,敲开了西域的大门,其实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人像张骞一样,敲开了南海的大门,他便是朱元璋亲自任命的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黄森屏。黄森屏为大明王朝镇守南海防线,他在断手河流域建立武装根据地,以此为据点镇守南海诸国,在明朝看来,黄森屏不过是海南地区的一个总兵,可在南海诸国看来,黄森屏这支武装力量,其实就是一个华人政权。

说到底黄森屏借助明朝的强大依托,成了南海地区的片警,哪个小国出现动乱了,都想请求黄森屏的支援,而黄森屏还真起到了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的作用。黄森屏经略南海十余年,将明朝的国威传至南海诸国,南海各大岛国见识过明朝的军威后,纷纷向明朝称臣纳贡。这期间,黄森屏就是明政府在南海地区的代言人。虽说黄森屏称霸南海十余年,但他依旧思乡情切、心念祖国,1408年,67岁高龄的黄森屏毅然决定返回祖国。

他跋山涉水,不顾路途艰辛、车马劳顿,从断手河流域一直走到了明都南京,他见到了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可惜黄森屏毕竟不是二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这年10月到南京,12月黄森屏就因旅途劳顿病逝在南京。黄森屏镇守南海期间,跟渤泥国来往密切,并且有着复杂的姻亲关系,黄森屏利用手中的武装帮助渤泥国建国,抵御强敌,黄森屏也就成了渤泥国的开国元勋。而这个渤泥国就是现在文莱,文莱在亚洲是小国,可是文莱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成了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国的人均GDP远超我们,比咱们富有多了,这一切都写在了黄森屏的功劳簿上。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新疆库车的龟兹古城,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后,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编辑:马海龙标签:张骞

    按照古丝绸之路的划分,现在就说说丝路中道上的库车市的历史。张骞向汉武帝说龟兹情况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将龟兹、温宿、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汇报给了汉武帝。张骞的出使,疏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当时汉武帝很是高兴,因为他让张骞摸清了西域各城邦诸国的情况,这对大汉来说,

  • 张骞从西域带来了黄瓜,这位皇帝用它考核了一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张骞

    汉武帝时期,汉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匈奴的封锁,联合西域诸国共同讨伐。张骞被扣留匈奴长达十年之久,花费十三年时间,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称其为“凿空”之举。第二次的再出使西域的时候,情况大为改观,匈奴已经被卫青、霍去病赶走,河西走廊被打通。这一次,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和物质交流的目

  •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三次出击匈奴,还导致李广差点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张骞

    一提起张骞,我们就会想起张骞出使西域,其实在历史上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的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削弱匈奴。虽然两次出使的直接目的都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为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新世界,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梁启超称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如何过的?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爱情,结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张骞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归汉一段让人感叹无比。曾经的风流少年郎,在浪荡匈奴十余年后成两壁斑白中年人。这十余年风霜摧残艰难坎坷,让汉武帝不由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最后为郑重起见,按下心中激动,沐浴更衣后,才见了心心念的张骞。只见张骞破衣烂衫,由远至近,叩首无言,泪流满面。看完这段后,除了对于坚持者的钦

  • 张骞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她来自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张骞

    长安夜寒,她所爱的人成就功名利禄的时候,她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一切了!向北而望,目光中有着思念和不舍,或许远嫁女儿都一样,都是对故乡的愧疚对亲人的眷恋!她闭上眼,带着对丈夫的爱,对故乡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张骞的匈奴妻子,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的女人,她美丽迷人,她又默默无闻,她的故事要从20

  • 美貌多情的西王母见过张骞?还见过穆天子和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张骞

    大西北文化苦旅第一部分宁夏以西:民族、战争和生态的话题提示: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但在所谓汉民族辉煌的背后,我却常常想起那些离我们已经远去了的,而且永远都不会回来的已消失的古代民族,匈奴便是其中的一个。今天,面对那屡次来袭的沙尘暴,在那苦涩的土腥味里,更多想起的是他们在蓝天白云下的诗意牧

  • 《龙文鞭影》卷三 一 先 宋臣宗泽 汉使张骞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张骞

    宋臣宗泽 汉使张骞sòng chén zōng zé hàn shǐ zhāng qiān【注释】(2) 张骞:字子文,汉朝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之命二次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开拓了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为著名探险家、外交家。【语译】北宋大臣宗泽是抗金名将,汉朝的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 张骞和班超都立功西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后世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一年,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重新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你们认为他们二人谁的贡献更大一些呢?张骞凿空西域公元前139年,在汉武帝的支持

  • 中国历史的第三个拐点: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琦趣科技发现标签:张骞

    汉武帝要与匈奴决战,汉朝搜集到的军事情报中提到,大月氏人曾是匈奴的劲敌,战败后西迁了,因此汉武帝派张骞西使,向西去寻找大月氏人,寻求建立军事同盟,与汉朝一起进攻匈奴。要进入完全陌生的世界,去寻找从未接触过的族群,并要说服他们与我们建立军事同盟,只是因为据说他们是我们的敌人的敌人。曾经的中国人,思维就

  • 张骞出使西域:揭秘中国古代开辟通向中亚的壮举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大约公元前138年。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个故事。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国向外扩张,不仅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大片领土,还向西探索,希望开辟通往西域(今天的中亚地区)的商路。当时,中国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但是这些贸易由于中间商人的掌控,加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