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文浩 访问量:1709 更新时间:2024/2/12 7:30:21

在甘肃博物馆有一尊骞骑马铜像,看过这尊铜像的人,无不为这尊铜像精湛的雕工,非凡的气势所感染和震撼,可是有句话这样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罢器宇不凡,威风凛凛的张骞,再看他骑着的马,一眼就可以判定,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马,因为它走的步子是一种“特殊”的步伐,您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让小编从头给您揭秘: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还是按照老规矩,给大家说一下张骞的丰功伟绩。

张骞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汉武帝的手下,个顶个都是干工作的“硬手”。张骞率领100多个人出使西域,便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鉴于张骞不世的功劳,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

我们单看张骞的三个绰号: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就知道这个张骞有多么的厉害了。

张骞绝对是个大狠人,他如果没有胆量,没有勇气,没有智谋,怎么能取得如此大的功劳呢?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汉武帝送给了他一匹宝马。人人都谈宝马,谈宝马必须要懂马,在过去有一个《相马经》,只有符合《相马经》上的要点的马,才是真正的宝马。

《相马经》小编懂一些,但跟读者说那些老旧、过时的知识,那是会招骂的,小编只说一个关于相马的核心要点,读者只要掌握了这点,您就知道张骞的马,究竟是不是好马了。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识,那就是好马跑得平稳,而劣马跑得颠簸。您可千万不要小看了颠簸,一个骑马的人,在马背上颠簸几个小时,下马后,浑身酸痛,不休息几天,根本缓不过劲儿来。

故此,古代的时候,真正的宝马跑起来,绝对不是四蹄交替落地,一路狂奔,漫天的烟尘,它们经过特殊的训练,变成了走马的状态,走马是飞驰,而不是奔跑,走马四只马蹄的落地顺序是不一样的,小编举一个例子:左边的前后蹄同时抬起,落地后,接着右边的前后蹄继续抬起,接着再落地,这种平稳的、交替的“顺拐”步,就叫——走马。

走马步绝对不是小编在故弄玄虚,《狩猎出行图》中的太子贤的坐骑,马踏飞燕铜雕的的马蹄步伐,全都是走马步。

很显然,汉武帝是极其重视张骞的,赏赐给了他一匹难得的宝马,而士为知己者死,张骞带着汉武帝殷切的希望,终于以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精神,踏上了打通丝绸之路的征程。

甘肃省博物馆中,制作张骞铜像的雕塑家绝对是一个高手,他通过查阅资料,画册,终于复现出了他的坐骑的步伐……

历史会说话,细节不蒙人,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时间,还是到甘肃博物馆,感受一下,张骞铜像马匹上自带的大汉雄风吧!……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张骞

    月氏真的神秘吗?其实神秘源于不了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国家一样,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月氏国吧。1、月氏的起源关于月氏的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议,一个认同较多的说法是,月氏是吐火罗人的一支,其先祖就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的古印欧人。古印欧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以及

  •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张骞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

  • 新疆库车的龟兹古城,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后,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编辑:马海龙标签:张骞

    按照古丝绸之路的划分,现在就说说丝路中道上的库车市的历史。张骞向汉武帝说龟兹情况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将龟兹、温宿、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汇报给了汉武帝。张骞的出使,疏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当时汉武帝很是高兴,因为他让张骞摸清了西域各城邦诸国的情况,这对大汉来说,

  • 张骞从西域带来了黄瓜,这位皇帝用它考核了一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张骞

    汉武帝时期,汉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匈奴的封锁,联合西域诸国共同讨伐。张骞被扣留匈奴长达十年之久,花费十三年时间,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称其为“凿空”之举。第二次的再出使西域的时候,情况大为改观,匈奴已经被卫青、霍去病赶走,河西走廊被打通。这一次,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和物质交流的目

  •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三次出击匈奴,还导致李广差点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张骞

    一提起张骞,我们就会想起张骞出使西域,其实在历史上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的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削弱匈奴。虽然两次出使的直接目的都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为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新世界,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梁启超称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如何过的?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爱情,结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张骞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归汉一段让人感叹无比。曾经的风流少年郎,在浪荡匈奴十余年后成两壁斑白中年人。这十余年风霜摧残艰难坎坷,让汉武帝不由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最后为郑重起见,按下心中激动,沐浴更衣后,才见了心心念的张骞。只见张骞破衣烂衫,由远至近,叩首无言,泪流满面。看完这段后,除了对于坚持者的钦

  • 张骞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她来自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张骞

    长安夜寒,她所爱的人成就功名利禄的时候,她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一切了!向北而望,目光中有着思念和不舍,或许远嫁女儿都一样,都是对故乡的愧疚对亲人的眷恋!她闭上眼,带着对丈夫的爱,对故乡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张骞的匈奴妻子,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的女人,她美丽迷人,她又默默无闻,她的故事要从20

  • 美貌多情的西王母见过张骞?还见过穆天子和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张骞

    大西北文化苦旅第一部分宁夏以西:民族、战争和生态的话题提示: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但在所谓汉民族辉煌的背后,我却常常想起那些离我们已经远去了的,而且永远都不会回来的已消失的古代民族,匈奴便是其中的一个。今天,面对那屡次来袭的沙尘暴,在那苦涩的土腥味里,更多想起的是他们在蓝天白云下的诗意牧

  • 《龙文鞭影》卷三 一 先 宋臣宗泽 汉使张骞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张骞

    宋臣宗泽 汉使张骞sòng chén zōng zé hàn shǐ zhāng qiān【注释】(2) 张骞:字子文,汉朝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之命二次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开拓了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为著名探险家、外交家。【语译】北宋大臣宗泽是抗金名将,汉朝的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 张骞和班超都立功西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后世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一年,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重新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你们认为他们二人谁的贡献更大一些呢?张骞凿空西域公元前139年,在汉武帝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