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樊建科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1/9 19:43:24

在历史上,有一个猛人比霍去病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神人”形容也不为过。在网上广为流传着“他以几十人抵御匈奴两万大军”的传说,令很多人惊为天人。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网上流传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真相。

这个猛人叫耿恭,为人比较低调,但却被匈奴人奉为“神人”。耿恭,今陕西兴平,为东汉将领,为人慷慨多谋略,有将帅才能。公元74年,东汉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而当时,匈奴在西域一家做大,岂能拱手将自己的地盘让出。于是,汉朝军队与匈奴的大战一触即发。

公元75年3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西域的车师国。耿恭派司马领兵三百人前往援救车师,但途中遭遇北匈奴大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随后,2万匈奴骑兵围攻耿恭所驻扎的金蒲城。面对匈奴大军,只有数百人守军的耿恭心生一计,他把毒药涂在箭上,传话给北匈奴人说:“这是汉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紧接着,汉军将这些毒箭射向匈奴,中箭的匈奴士兵伤口处血水沸涌,大为惊慌。并且恰逢当时狂风暴雨,耿恭趁机攻打匈奴,匈奴死伤惨重。对此,匈奴人惊呼:“汉军有神力,可怕至极!”于是,匈奴人暂时撤兵。

公元75年6月,耿恭鉴于当时的疏勒城(今新疆喀什)是汉军的一个军事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率军驻扎于此。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大量的匈奴人又来,他们以绝对人数优势进行攻城,死伤无数,但依然久攻不下。于是,他们决定围而不攻,并且把河流上游给截断了。这一招很毒辣,守军严重缺水,只能“笮马粪汁而饮之”。后来,耿恭亲自带领士兵挖井运土,不久,泉水涌出,众人齐呼万岁。耿恭便命官兵在城上泼水给匈奴人看北匈奴人感到意外,以为有神明在帮助汉军,于是只是围而不攻,希望困死汉军。

公元75年8月,匈奴人伙同车师人一起进攻耿恭,但依然是久攻不下。于是,又一次放弃了进攻,决定困死汉军。几个月过去了,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汉军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汉军一个个死去,但要塞仍然没有陷落。后来,匈奴人使出了招降这一招,派出使者,许给耿恭高官俸禄,而耿恭把使者抓到城头,一刀杀了,然后用火烤其肉。后来,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典出于此。

耿恭此举激怒了匈奴,匈奴人加紧攻城,但耿恭及其汉军将士依然殊死抵抗,匈奴依然是不能得手,但城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而汉朝朝廷这边终于在公元76年正月出兵7000人击败匈奴人,而耿恭的部将范羌带领2000人救援耿恭。当援军到达时,疏勒城只有二十六人存活,随后东归,但沿途不断死亡,到三月抵达玉门时,只剩下了十三人。这十三人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

综上所述,耿恭抵抗数万匈奴军的真相有以下几点:一是当时耿恭守疏勒城时,并非只有几十人,而是最少几百人,并且匈奴人并非是以2万人攻城,应该起码有几千人;二是耿恭能够防守成功,是因为汉军既有地理优势,易守难攻,也有汉军战斗力强悍的因素;三是最终的一点是耿恭足智多谋,令匈奴人死伤无数,心生畏惧,采取了围而不攻,这样就给了耿恭军喘息之机,更是了给了汉军救援的时间。

当时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中写到:“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其中“不为大汉耻”这个五个大字,至今令人动容。各位,你们说呢?

标签: 耿恭

更多文章

  • 耿恭拜井得泉的历史典故及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耿恭

    东汉王朝196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儒家之盛,风化之美,三代以下仅见。而光武中兴、燕然勒功、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然而其中耿恭拜井得泉、13壮士归玉门之历史典故,却鲜为人知。一、平车师耿恭耿家在东汉可谓名将世家,耿弇、耿纯、耿秉、耿国,皆当世名将,耿氏一脉累叶以功名自终,荣宠与国相始终。耿恭

  • 不抛弃不放弃,跨越万水千山,只为拯救你-大汉英雄耿恭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耿恭

    公元75年,汉军主力从西域撤退,耿恭和关宠各率数百人驻守金浦城和柳中城。匈奴单于认为良机已到,集结了数万大军准备复夺西域。面来势汹汹的敌军,耿恭决定以有死无生的精神来捍卫金浦城和大汉勇士的尊严。他利用毒箭,利用夜袭,一次次打败匈奴,杀伤敌军,终于迫使匈奴解围而去。耿恭也乘机撤退到更适合坚守的疏勒城。

  • 班超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百人守疏勒,晚明此人三百人开边镇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耿恭

    毛文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字振南,浙江杭州人,毛文龙早年葬父,寄居舅舅沈光祚家中,“为人落拓不治生产,好谈兵”(语见《毛太保传》),又兼生得“有英气,虬髯”(《明季北略》),相面的人见了,都说他将来必定登坛拜帅,建不世功业。在吴山,还有一个相面的明白无虞地指着他说“公铁面银牙,髯虬而熊虎威,他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操和耿恭是这样子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耿恭

    古代的战争,好像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定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没有什么用途,两个军队都打起来了,双方还要派遣使臣相互沟通一下吗?其实在古代的战争当中,使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一个弄不好身家性命就丢掉了,最好的结果是全身而退,不好的结果最厉害的就是死亡,轻

  • 张安世作为霍光的死党,麒麟阁的第二功臣,为何能逃过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张安世

    公元前51年,在皇帝的职位上奋斗了23年的汉宣帝,终于在这一年迎来了丰收的大果实。北方草原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因为皇位继承战争产生了分裂,史称五单于并立。作为正统继承人的呼韩邪单于,被四个兄弟打得奄奄一息,只好放下日月所立,天地所生撑犁孤涂单于的脸面,跑到大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城,俯首称臣,请求大

  • 麒麟阁第二功臣张安世,本人低调内敛,后代世代功侯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张安世

    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为感念汉武帝以及他在位时期的功臣勋贵。在公元前51年,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之所以叫麒麟阁十一功臣像,是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了麒麟而命名。刚刚设立就有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的说法。这十一人以博陆侯霍光为首,其他人分别是:富平侯张安世,按道侯韩增,营平

  • 原本34张,错进错出,丁浩终于完成逆袭,力压韩增第一人朴廷桓!

    历史人物编辑:图文说历史标签:韩增

    3/4子,进出错,丁浩终于完成逆袭,力压韩增一号朴廷桓!在中国围棋比赛冷清的今天,让我们来看一场丁浩九段与韩朝昔日头号选手朴廷桓九段的激战。两位大将可以说是情敌,不过最终丁浩更胜一筹,赢得了比赛!比赛中,丁浩先手黑,朴廷桓先手白。开场,两将反击,黑棋左下入角,白棋简单布局,右上反击!于是局势很快就形

  • 车骑将军韩增与汉宣帝家族有世仇,为何能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贺云祥标签:韩增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这是唐朝诗人高适写的一首诗,描绘的是西汉时期列入麒麟阁的十一位功臣。而在这十一位功臣中,有一位就是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韩增家族与汉朝皇帝有血海深仇,为何他还要继续忠于汉朝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韩刘恩仇韩增出身汉朝勋贵世家,为弓高侯韩颓当曾孙,

  • 西汉丞相丙吉的发家史:心怀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报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丙吉

    题/谁说好人没好报?西汉这位丞相的经历告诉你,善良是最大的美德文/有疾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摘要:汉武帝在自己统治的最后时期,突然爆发了一场巫蛊之祸。这一场祸事牵连之广,斩杀人数之多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实数罕见。不过我们大家都

  • 丙吉:一个无所作为的宰相,为何能进麒麟阁?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丙吉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王朝传奇丞相——丙吉。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狱长,却在汉宣帝时期被一举提拔为国家首席宰相,其升迁速度堪称是传奇。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丞相上任之后,不关心国家大事,反而关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当时他所乘坐的车辆是一辆牛车,他隔三岔五就要给那头拉车的老牛检查身体,看看老牛的舌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