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陈汤半夜偷袭,大获全胜,匈奴从此变乖!

中国历史:陈汤半夜偷袭,大获全胜,匈奴从此变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郝杰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1/8 21:23:54

原创文/李家读史(座右铭:每天垂直更新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点击阅读)

昨天小编和大家讲了赵充国攻西羌之战,今天小编和大家聊陈汤郅支单于之战。此战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百年来的战争。下面我们先从匈奴单于虚闾死后说起:

匈奴单于虚闾权渠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不幸身亡,他死后,汗位空缺,匈奴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了激烈斗争,各集团互相攻打,发生了多次规模宏大的内战,匈奴统治集团变得四分五裂。经过混战,只有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存留下来,争夺匈奴治权力的战争也演变成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战争。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统治的南匈奴对汉称臣,结束了与汉朝的长期对抗,而以郅支单于为首的北匈奴则继续与大汉为敌,不断侵扰汉境。

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西域的康居国被乌孙国(西域国名,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围困,派人向北匈奴求援,希望联合北匈奴围困,并消灭乌孙国这个心腹大患。郅支单于答应了康居王的请求率兵前往康居。

郅支单于率兵前进,匈奴兵强悍勇猛,各国都无力与之抵抗,只好相继臣服,并每年向其朝贡,郅支单于控制了西域各国。郅支单于在西域的发展让陈汤很是忧虑,他认为北匈奴已经完全控制了西域,垄断了东西交通的要道,于是向汉元帝进言,请求出击北匈奴。为了击败北匈奴,夺回西域,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元帝发诏征集西域各国兵马连同汉屯田兵共四万人,浩浩荡荡地攻打北匈奴。

汉军在距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所筑城池)六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通过抓到的一名康居贵族,详细了解了城中的情况,这大大方便了汉军的进攻。

汉军步步推进,在距城三里的地方布下战阵,准备与郅支单于决战郅支单于部署几百人守城,并派骑兵在城下警戒,而步兵则分列城门两侧。汉军针对郅支单于的部署,先用弓弩手万箭齐发,射杀郅支城下的骑兵和步兵,匈奴兵抵挡不住,仓皇逃到城内。

陈汤又命拿盾士兵在前开道拿长兵器和弓弩的士兵紧缩其后,向城下进攻,仰射城上的守军,并纵火烧毁土城外的木城。当夜,匈奴骑兵几百人出城反击,被汉军击退,郅支单于也在战斗中被汉军射伤。汉军在半夜时分攻进了土城。

康居国王见北匈奴处境不利,派一万多骑兵试图援救郅支单于,汉军果断出击,将康居兵打退。之后,汉军攻入城中,放火焚城,郅支单于重伤死去,汉军大获全胜。这次战役汉军彻底摧毁了北匈奴的势力,解除了汉朝的最大威胁,不仅宣告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的结束,也标志着西汉与匈奴百年战争的终结。

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去写,因为历史是厚重的,历史的韵味是所有书籍中最让人着迷的,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重新来的,小编将从不同角度,加上自己的领悟和见解写出每一篇文章,愿在这里每天坚持分享自己的原创的优秀作品给大家,你的喜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欢迎大家评论分享专属于你的意见或建议。

(声明:内容来自李家读史原创,严禁转载洗稿)

标签: 陈汤

更多文章

  • 卡莱战役后罗马第一兵团失踪,传言说后被陈汤俘虏,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陈汤

    公元前53年,罗马共和国的三巨头之一克拉苏不顾元老院的反对,执意进攻安息帝国,他要重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西亚的伟业。7个罗马兵团共计四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入了安息帝国的领土,当时亚美尼亚国王作为罗马的盟友也卷入了这场战争,安息国王决定先率领主力干掉弱小的亚美尼亚,让名将苏来那带着区区两万人牵制住罗马的主

  • 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陈汤

    题/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汉武帝一朝末期大汉的余威逐渐收敛,汉宣帝一朝是大汉朝控扼匈奴、西域最后的荣光,到了汉元帝时期,此时的大汉已经臻至巅峰,若不突

  • 昭君出塞意义甚微,彼时的汉强匈弱要感谢我大汉猛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陈汤

    汉宣帝时,匈奴内部同时出现五个单于,互相残杀,最后仅剩下匈奴南方的呼韩邪(ye)单于以及匈奴北方的郅支单于。两个亲兄弟互相博弈,郅支打败呼韩邪,并将它的地盘逼到汉朝边界。呼韩邪此时十分危险,南方的大汉帝国与匈奴存在百年之仇恨,西方各国又是汉朝与郅支单于的附属国,东方又有逐渐强大的乌桓(原东胡国,后来

  • 西汉将星陈汤:他立下不世之功为何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D科技馆标签:陈汤

    他是中国金句“犯壮士虽远必诛!”的版权人,敢于制定圣旨的铁杆狠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见面的西汉名将——陈汤!从头开始,永不坠落天上陈汤,字自贡,现山东人。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汉书》中记载陈汤家境贫寒,乞丐无德,大概意思就是陈汤平日只能靠乞讨和借钱为生,没有节操。.但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陈汤却非常

  • 虞诩是怎样打败羌兵的?训练士兵的方法?如何维护武都郡的安定?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虞诩

    东汉安帝刘祜的元初年间(du114年—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zhi池,汉安帝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歌县县长虞诩对任尚建议说:“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不变的道理。我们和羌兵打仗,羌兵骑马,一天能跑几百里路,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用步兵追击

  • 耿恭守疏勒时,仅仅几十个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耿恭

    耿恭守疏勒的事迹,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战中,耿恭杰出的军事才能,汉军将士的忠诚坚韧,大汉朝廷的大国气魄,都值得后人铭记。可是,由于缺乏足够宣传,其事迹知名度不高,甚至不少听过“十三勇士”事迹的朋友也未知其详,以至于以为其不过是“靠几十人抗拒两万”的西游记一般的神话。危急之势75年,取得天山之战胜利的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事迹,震撼古今,结局却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耿恭

    唐诗《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讲得就是东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与麾下将土在敌重兵围困下坚守不屈的故事。所展示出的,是汉军的坚甲利兵之志,数百人就敢于纵横万里之外的开拓进取精神,及以一当五的战斗力,与汉朝版的中国军人不抛弃、不放弃的袍泽情。而史书记载:耿恭在坚守疏勒孤城时,车师“后王”王后因其

  • 东汉战神耿恭血性抗击匈奴,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史话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耿恭

    文/文史旺旺东汉班固《汉书》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已成为中国军魂和血性的象征。中国人面对外敌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典型案例不得不提东汉时期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2019年2月13日,一部名叫《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的电影演绎了这段故事,相信有不少朋友可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通过电影画面,我们

  • 壮志饥餐胡虏肉是真的,讲的是大汉耿恭,真人版大兵瑞恩!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耿恭

    相信大家对这样一个情节并不陌生: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瑞恩被敌人围困,他的兄弟们在战争中全部阵亡,一旦他也走了,家中的老母亲便完全失去了依靠。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部又派出了八名士兵去营救尚不知死活的瑞恩,一路上危险重重,他们甚至怀疑担着八条生命的危险去就一个具体的生命是否值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体现了人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耿恭

    在历史上,有一个猛人比霍去病、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神人”形容也不为过。在网上广为流传着“他以几十人抵御匈奴两万大军”的传说,令很多人惊为天人。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网上流传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真相。这个猛人叫耿恭,为人比较低调,但却被匈奴人奉为“神人”。耿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