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卡莱战役后罗马第一兵团失踪,传言说后被陈汤俘虏,是真是假?

卡莱战役后罗马第一兵团失踪,传言说后被陈汤俘虏,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殿力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3/12/7 10:48:06

公元前53年,罗马共和国的三巨头之一克拉苏不顾元老院的反对,执意进攻安息帝国,他要重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西亚的伟业。7个罗马兵团共计四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入了安息帝国的领土,当时亚美尼亚国王作为罗马的盟友也卷入了这场战争,安息国王决定先率领主力干掉弱小的亚美尼亚,让名将苏来那带着区区两万人牵制住罗马的主力军,等自己胜利后再两军汇合,一同对付罗马的主力。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南征北战无敌手的罗马军队,竟被数量只有它一半的安息军队歼灭了。苏来那得到军队后,决定不听从国王制定好的战略,想要以少敌多直接与罗马军队来个硬碰硬。

当罗马军队越过美索不达米亚沙漠时,他们的斥候汇报说发现了安息的大部队,克拉苏立刻令罗马军队列阵,重步兵围成了四方形的盾墙,弓兵和骑兵被保护在军阵中心,列阵完毕的罗马军队逐步向安息部队逼近。

等他们看到了安息骑兵时,那些骑兵才脱去改在他们和战马身上的布,露出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铠甲,罗马人才发现这是威名鼎鼎的安息重骑兵。他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罗马军阵发起了冲锋,罗马军阵为了防御只好收缩阵线,这给了安息弓骑兵可乘之机,他们迅速向罗马军阵两翼包抄,密如雨点的箭铺天盖地地射向罗马军阵。

罗马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克拉苏的儿子带着骑兵去追击安息弓骑兵,可是被安息重骑兵、弓骑兵汇合起来歼灭,罗马骑兵全军覆没,克拉苏儿子的头颅也被一名骑兵挂在枪尖向克拉苏炫耀。

战斗一直进行到黄昏,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罗马军队死伤惨重,到了晚上,克拉苏不得不抛弃五千伤员,带着尚存的军队撤退到卡莱。第二天,安息大军将五千名罗马伤员全部杀死,后来他们又包围了卡莱,克拉苏最后只好带领军队突围,只有不到一万人活着回到了罗马,其余三万余人全部被安息人杀死,克拉苏也是其中一员。

后来经过交涉,安息人将他们俘虏的罗马士兵还了回去,可罗马人清点人数后发现只有区区几百人,难道其余三万多人全都死了?罗马人不信。回国的俘虏们说,当时跟着克拉苏出征的罗马第一军团并没有被歼灭,他们一直向东方推进,最终流落他乡。

中国史书上的一些记载可能与这支神秘消失的军团有关,汉元帝时期,陈汤带着几万人的军队远征中亚,杀死了因畏惧大汉而流亡在中亚的郅支单于。在与郅支单于交战的过程中,陈汤的军队发现一个离奇的现象,就是致支产于有一支军队列出了奇怪的鱼鳞阵。

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被甲乘城;又出百馀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

自从汉宣帝扶持呼韩邪统一匈奴后,这个郅支单于的日子一天过得不如一天,如今他虽有单于的名号,面对陈汤的攻击也只能凑出不到一千人的军队。中亚大多是游牧国家,部队大多由骑兵构成,鲜有精锐的步兵,郅支单于这支一百多人的步兵到底从何而来,如今已经成了一个谜。

作为一个匈奴君主,郅支单于为何要在自己的大本营安置一支步兵呢?我猜,这一百人的步兵必定是精兵,否则致支单于大概是看不上眼的,更不可能让他们作为亲兵守卫自己的大本营。

这一百人的步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按照中国史书的记载,中亚诸国的军队都弱得可怜,一个汉军士兵可以同时对抗三个“胡兵”,中亚怎会出现一支被堂堂大单于看得上的步兵,军事技术十分落后的中亚怎会出现一支能列出鱼鳞阵的步兵呢?

现在就有学者猜测,当年的罗马第一兵团有些命大的士兵逃到了中亚,被大月氏、康居等国收留,成为那个国家精锐的雇佣兵,郅支单于很可能就雇佣了一支。

史书并没有提到陈汤将他这次俘虏的人安置在骊靬村,所以有关骊靬村的争议在这里就没必要提了。

结语

我们可以按照中国的历史大胆猜测一下。

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有很多汉军将士被俘后向匈奴效力,也有很多匈奴人主动投奔了汉朝。这些投奔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汉朝边境的一些重要防御城池周围,负责帮助汉朝边兵巡逻,和在汉军出击匈奴时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力量加入汉朝大军,据说霍去病手下就有很多胡人骑兵。

最有名的例子要数浑邪王带着4万人归降了大汉,他的手下被分为五个属国安置在了汉朝的边境;还有汉武帝身边有个叫金日磾的匈奴人,他最后甚至成了汉武帝四大托孤重臣之一。

罗马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难道安息人就不眼馋,真的会把所有落队的罗马将士赶尽杀绝了吗?如果罗马第一军团真的逃出生天了,他们又没回到罗马,安息人或是其他的部落可能会向这支绝望的军团伸出援手,招降他们,用他们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在与敌国残酷的对抗中利用到他们。

标签: 陈汤

更多文章

  • 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陈汤

    题/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汉武帝一朝末期大汉的余威逐渐收敛,汉宣帝一朝是大汉朝控扼匈奴、西域最后的荣光,到了汉元帝时期,此时的大汉已经臻至巅峰,若不突

  • 昭君出塞意义甚微,彼时的汉强匈弱要感谢我大汉猛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陈汤

    汉宣帝时,匈奴内部同时出现五个单于,互相残杀,最后仅剩下匈奴南方的呼韩邪(ye)单于以及匈奴北方的郅支单于。两个亲兄弟互相博弈,郅支打败呼韩邪,并将它的地盘逼到汉朝边界。呼韩邪此时十分危险,南方的大汉帝国与匈奴存在百年之仇恨,西方各国又是汉朝与郅支单于的附属国,东方又有逐渐强大的乌桓(原东胡国,后来

  • 西汉将星陈汤:他立下不世之功为何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D科技馆标签:陈汤

    他是中国金句“犯壮士虽远必诛!”的版权人,敢于制定圣旨的铁杆狠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见面的西汉名将——陈汤!从头开始,永不坠落天上陈汤,字自贡,现山东人。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汉书》中记载陈汤家境贫寒,乞丐无德,大概意思就是陈汤平日只能靠乞讨和借钱为生,没有节操。.但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陈汤却非常

  • 虞诩是怎样打败羌兵的?训练士兵的方法?如何维护武都郡的安定?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虞诩

    东汉安帝刘祜的元初年间(du114年—119年),西南方的羌人发动武装起义,进攻汉朝的城zhi池,汉安帝派任尚为中郎将,到与羌人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歌县县长虞诩对任尚建议说:“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不变的道理。我们和羌兵打仗,羌兵骑马,一天能跑几百里路,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用步兵追击

  • 耿恭守疏勒时,仅仅几十个人是如何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耿恭

    耿恭守疏勒的事迹,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战中,耿恭杰出的军事才能,汉军将士的忠诚坚韧,大汉朝廷的大国气魄,都值得后人铭记。可是,由于缺乏足够宣传,其事迹知名度不高,甚至不少听过“十三勇士”事迹的朋友也未知其详,以至于以为其不过是“靠几十人抗拒两万”的西游记一般的神话。危急之势75年,取得天山之战胜利的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事迹,震撼古今,结局却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耿恭

    唐诗《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讲得就是东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与麾下将土在敌重兵围困下坚守不屈的故事。所展示出的,是汉军的坚甲利兵之志,数百人就敢于纵横万里之外的开拓进取精神,及以一当五的战斗力,与汉朝版的中国军人不抛弃、不放弃的袍泽情。而史书记载:耿恭在坚守疏勒孤城时,车师“后王”王后因其

  • 东汉战神耿恭血性抗击匈奴,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史话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耿恭

    文/文史旺旺东汉班固《汉书》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已成为中国军魂和血性的象征。中国人面对外敌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典型案例不得不提东汉时期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2019年2月13日,一部名叫《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的电影演绎了这段故事,相信有不少朋友可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通过电影画面,我们

  • 壮志饥餐胡虏肉是真的,讲的是大汉耿恭,真人版大兵瑞恩!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耿恭

    相信大家对这样一个情节并不陌生: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瑞恩被敌人围困,他的兄弟们在战争中全部阵亡,一旦他也走了,家中的老母亲便完全失去了依靠。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部又派出了八名士兵去营救尚不知死活的瑞恩,一路上危险重重,他们甚至怀疑担着八条生命的危险去就一个具体的生命是否值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体现了人

  • 东汉“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耿恭

    在历史上,有一个猛人比霍去病、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神人”形容也不为过。在网上广为流传着“他以几十人抵御匈奴两万大军”的传说,令很多人惊为天人。那么,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网上流传的那样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真相。这个猛人叫耿恭,为人比较低调,但却被匈奴人奉为“神人”。耿恭,

  • 耿恭拜井得泉的历史典故及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耿恭

    东汉王朝196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儒家之盛,风化之美,三代以下仅见。而光武中兴、燕然勒功、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然而其中耿恭拜井得泉、13壮士归玉门之历史典故,却鲜为人知。一、平车师耿恭耿家在东汉可谓名将世家,耿弇、耿纯、耿秉、耿国,皆当世名将,耿氏一脉累叶以功名自终,荣宠与国相始终。耿恭